最近,美国海军进行了一项让全球军迷和军事专家瞩目的尝试——“华盛顿·钱伯斯”号补给舰为“长津湖”号巡洋舰进行一次海上导弹再装填。
作为现代海战的核心,导弹的运用和装填一直是各国海军面临的关键挑战,在战争中导弹的消耗量非常大,如何快速、高效地补充导弹成为决定海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又把旧货拿出来显摆。
海上导弹再装填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操作,特别是在战时条件下。
在现代海战中,舰艇携带的导弹数量有限,尤其是在高强度作战中,导弹的消耗速度极快。一旦舰艇的导弹被耗尽,它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沦为敌方攻击的“靶子”。
因此,能够在海上补充导弹是保持海军持续作战能力的关键,然而海上补给尤其是导弹再装填,面临巨大的技术和实际操作挑战。
导弹作为精密的军事装备,体积大、重量重,需要极高的精度才能在海上动荡的环境下完成装填。
一艘舰艇在海上航行时,不仅受到风浪的影响,还会因为自身体积和重量的变化而产生摇晃。再加上补给舰和作战舰艇需精准对接,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进行导弹再装填,这无异于在“走钢丝”。
而美国海军此次在海上尝试导弹再装填,虽从技术角度展示出一定的创新,但背后更多的是无奈之举。然而,美国海军重新尝试海上导弹再装填,可以看作是一种应对导弹消耗与舰艇战斗力不足的策略。
虽然海上补给可使舰艇快速恢复战斗力,但它依然存在许多无法忽视的缺陷。
首先,导弹再装填的过程中,舰艇必须停止作战,这使得其在装填期间完全暴露在敌方火力下,成为敌军的目标。
其次这项操作需大量的后勤支持,不仅要有专门的补给舰,还要有成熟的对接技术和复杂的操作流程。
相比之下,中国海军早在上世纪就意识到这种海上再装填方式的局限性,并逐步转向更高效的作战策略。
中国通过提高舰艇自身的载弹量,研发出更为先进的多用途导弹系统,并注重导弹发射的精度和打击效果,以减少导弹的消耗。此外,中国海军的后勤补给系统更注重港口补给,而非海上补给,这不仅能够提高补给效率,还能在港口进行全面的舰艇维护和补充。
可以说,中国对海战的理解更偏向于“打得准、打得狠”,而不是一味追求导弹补给的频率。
那么,中国为何放弃海上导弹再装填呢?对于这样方面确实让不少人百思不得其解。
中国早年间曾考虑过海上导弹补给的技术,但最终选择放弃,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难度与风险过高: 在战场上,任何长时间的停顿或补给操作都可能成为敌方的突破点。在现代战争中,敌方的侦察手段极其先进,舰艇在海上进行导弹补给时极易暴露自己,增加被攻击的风险。因此,与其冒险在海上装填导弹,不如提升舰艇的自持能力和导弹携带量。
提升导弹打击效率: 中国在导弹技术的研发上更加注重打击精度和弹药的威力。通过提高单发导弹的命中率和毁伤力,中国舰艇在战场上消耗的导弹数量相对较少,这就减少频繁补给的必要性。
如中国的“东风”系列导弹以及“鹰击”系列反舰导弹,凭借其先进的制导技术和强大的穿透力,能够一次性摧毁敌方的核心目标,而不需多发导弹反复打击。
加强岸基支援与多层次防御: 与美国海军不同的是,中国海军更注重岸基导弹部队和空中支援的协同作战,在中国的海战规划中,舰艇虽然是作战核心,但岸基导弹、战斗机和无人机等也承担着重要的打击任务。这种多层次的防御和打击策略大大降低舰艇单独作战的压力,减少导弹的消耗。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选择重新启用海上导弹再装填技术,其实就可反映出:其对现代海战的一个现实考虑。
随着全球安全环境的复杂化,美国海军在全球多个海域执行任务,面对的对手和挑战各不相同。为了保持长时间的全球部署,美国需确保舰艇在远离基地的情况下也能持续保持作战能力。
海上再装填导弹虽有其风险,但对于美国这样需要全球部署的海军来说,确实是一个无奈而有效的选择。
此外,美国海军的作战理念依然基于“大洋决战”的思路。
在这种思路下,海上持续作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补给舰的存在和作用被放大,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海军依然投入资源在海上补给系统上,以确保其舰队在远洋作战时,依然能够保持战斗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