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年来,一代代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以下简称:博医团)队员到“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医疗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他们将科研追求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相连,用专业和爱心为病患带去希望和温暖。

今天(10月25日)下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医团3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9届上医文化论坛活动在枫林校区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致辞,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书记沈炜、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魏士强做总结讲话。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左焕琛,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书记赵丹丹,上海医学会会长邬惊雷,复旦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原上海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彭裕文,复旦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原院长桂永浩,上海红十字会原常务副会长、原上海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熊仿杰等出席大会。大会由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主持。

金力表示,博医团全体队员30年间与祖国同向、与人民同行,提供医疗帮扶、对接健康中国、助力乡村振兴,一代代复旦上医人身体力行地诠释了“正谊明道”的上医院训,为师生们呈现了在祖国万里疆域开展的“大思政课”。服务人群,这是上医人的职责所在;爱国奉献,这是上医人的精神底色;大医精诚,这是上医人的高尚品格。面向复旦上医创建百年的新征程,要加强博医团自身建设,擦亮博医团服务品牌;要强化立德树人,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要进一步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牢牢把握部委市三方共建托管契机,在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上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加快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再突破、再深化和再落实,把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与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党和国家服务、为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在新时代、新征程书写上医的新辉煌、新荣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医团朗诵

会上,上医西迁专家、重医附属第一医院教授董为伟,“指点江山医疗队”队员、华山医院原党委书记张永信,中山医院原党委书记汪昕,复旦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原上海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彭裕文,博医团专家志愿者、儿科医院骨科主任王达辉,博医团学生副团长、中山医院2023级直博生韩丞治等作主旨发言。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一天下来大家嗓子都哑了

“博士生需要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要了解哪些地方缺医少药,将来就能把科研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参与博医团发起工作的原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刁承湘研究员这样谈博医团的建立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4年,博医团在江苏泰县义诊

1994年,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博士生组成博医团,每年暑假前往“老少边穷”等医疗欠发达地区开展医疗志愿服务工作。自此以后,学校每年都以高标准组建博士生,奔赴各地提供医疗服务,一晃就坚持了30年。

起初,博医团的成员人数仅十人左右,主要由各医院的特色科室博士生组成,同时邀请部分学科专家及研究生院负责思想工作的教师参与,“大家每到一个地方都很受欢迎,学生回来以后也非常受教育”,刁承湘说。

1997年起,博医团进一步拓展线路,前往四川、湖南、江西等地开展医疗志愿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年,江苏安义县人民医院向博医团赠送锦旗

从上海出发,博医团的成员们乘坐火车,行驶整整一夜,最终抵达江西安义。“当时吃住很艰苦,交通也很不便,话也听不懂。”1999年,陈苏华作为博医团指导教师,第一次带团开展医疗服务。

义诊首日,尽管来的病人不是很多,但随着患者们口口相传,之后几天来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多的时候,陈苏华就帮着抄方,同时还兼顾队里的其他工作。一天忙下来,所有人的嗓子都哑了,却没有一个抱怨,“大家都觉得农村需要我们,所以很想为老百姓多做一点”。

当时没有微信,队员们的沟通主要通过邮件或口头转达。“出发的时候,大家都互不认识,只能提前告诉他们我会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等回来的时候,大家就难分难舍了。”陈苏华说。

2000 年,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强强联合,组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学校党委和医学院党委关心指导下,博医团继续奔赴祖国贫困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为基层百姓提供医疗帮扶。

“当你沉下来看各地的医疗发展情况,就会发现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关注的地方,这也使我们更有责任感。”20年前,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朱晓勇曾以博士生志愿者身份跟随博医团队伍,去重庆垫江开展医疗服务。

当时,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当地乡卫生院使用的很多药材直接取自附近的山上。朱晓勇至今记得卫生院外院子里晒着的僵蚕——作为一味中药,用僵蚕入药的成品药在大城市医院里并不少见,但对朱晓勇来说是第一次见到它的制作过程。“那是一种很原始的状态。这种落差促使我迫切地想在当地多看几个病人,和当地的医生多一些交流,把我们的一些经验知识传输给他们”。

从每年1支拓展为多支队伍

白衣天使行走在大山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暑假,博医团志愿者在福建宁德开展送医入户服务

2016年起,博医团由每年1支队伍拓展为多支队伍,来自复旦附属医院的专家和博士研究生组成的博医团队伍前往多地开展医疗志愿服务。

30 年来,博医团的足迹遍布 2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9 个县 7行程超过 35 万公里,服务群众 12 万余人次。

如今,从大型义诊、便民门诊、健康科普,到送医下乡、科室会诊、示教查房、病案讨论、前沿学术讲座等,博医团通过持续增加服务内容,致力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最基层。“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是老百姓喊出的亲切称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高继明与博医团志愿者前往云南永平的患者家中为其诊断

2020年7月,附属华山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继明第3次走进大理州永平县开展医疗志愿服务。他与同行的志愿者们马不停蹄地在当地开展基层义诊、临床示教、疑难病例讨论、学术报告和专题讲课等活动。

在帮助一名卧床20年的高位截瘫患者定制康复器械时,高继明和同事们通过重新诊断病情,发现患者仍有实现一定生活自理的可能。“照顾儿子20年了。第一次看到他笑得这么开心。他笑了,我就看到希望了。”患者母亲的话,让高继明印象深刻。

30年来,博医团送医下乡,走村入户,开展义诊、医疗讲座培训,助力当地学校完成健康扶贫,培训当地医务人员,依托互联网医疗技术建立远程会诊、专家工作站,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看到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暑假,博医团在新疆喀什开展义诊

今年,博医团再一次扩展服务线路,覆盖上海支援的新疆喀什、复旦帮扶的云南永平、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四川北川、乡村振兴主战场河南兰考等多地。从革命老区江西瑞金、广西百色、福建宁德,到“指点江山”医疗队扎根奉献过的贵州剑河,再到附属医院援建医院所在地海南海口,复旦的优质医疗资源向更多地区下沉,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30年前,我们坐绿皮火车到南昌,第二天坐汽车一路颠簸到井冈山宁冈县医院,整整花了两天时间;如今我们乘飞机2小时到赣州,再上2小时的高速公路,就能到瑞金。”对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徐松涛来说,今年的路线有着特别意义。

30年前,徐松涛刚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就踏上前往江西井冈山的医疗帮扶之旅。岁月流转,他重返赣南,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让他欣慰与自豪。通过调研中,他发现,当地医院的硬件设施完善,社区体检的组织和慢病管理也卓有成效,但当地胸外科的学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他建议当地设立肺结节专科门诊和多学科门诊,提高肺结节的诊治水平。

“到最艰苦、缺医少药的地方去。”1968年,“指点江山医疗队”队员、华山医院原党委书记张永信跟随医疗队下到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他们访病问苦、送医送药,经常背起药箱一走就是十余里甚至几十里山路出诊。在极度缺医少药的贫困山区,他们扎根11年。

2022年,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成锋追随父亲张永信的脚步,作为博医团专家志愿者,回到父母的第二故乡剑河县。在当地,他参与开展了大型义诊、教学查房、手术指导、送医上门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同时走访当年被救治的患者、医疗队培养的赤脚医生和资助的贫困学生。“医疗队的精神永远不过时。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复旦上医人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紧密连在一起,实现卓越的人生价值。”

从脱贫摘帽,到乡村振兴,见证美丽乡村蜕变的同时,一批又一批博医团在绿水青山中挥洒青春和热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博医团专家志愿者王达辉在贵州剑河救治患儿

“博医团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城乡医疗发展还不均衡,老百姓更高的医疗需求还得不到满足。我们还任重道远。”附属儿科医院骨科主任王达辉说。在贵州剑河,得知一位股骨颈骨折患儿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王达辉专程赶到他家,说服其父母同意接受手术,并与当地医院沟通,免除手术费用,治好孩子的大腿,避免了残疾。

在贵州麻江,当时是博士生志愿者、现眼耳鼻喉科医院主治医师朱文卿接诊了一名角膜皮样瘤患儿。患儿视力受损严重,病情危急。囿于当地医疗条件,朱文卿和团队立即与学校和附属医院联系,开辟绿色通道,协助患儿转诊到上海实施角膜移植术,孩子重获光明。

在甘肃瓜州,一个呕吐伴有进行性肌力减退的女孩引起当时是博士生志愿者、现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张澜的关注。当地医疗经验和诊疗水平有限,诊断不明。为了尽快明确诊断,她当机立断与家属充分沟通,顺利为女孩完成腰穿处理。“这些操作对我们来说非常常规、熟练,对于当地医院却不常做。这也让我意识到博医团的意义。”

“输血”更“造血”。在过去的十年里,华山医院静安分院、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放射科主任梁宗辉四次奔赴甘肃酒泉、云南德宏、四川甘孜、甘肃平凉等地区,开展医疗援助工作。他不仅为当地医疗提供技术支持,更注重培养本地人才。每到一处,他都会通过授课、现场指导、多学科会诊等多种方式,帮助当地医生提高对复杂病例的影像诊断能力,致力培养一支持续服务当地的“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接地气”中长才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博医团在青海玉树开展义诊

博医团不仅是医学实践育人模式的一次创新探索,也是一堂在祖国广袤土地上开展的“大思政课”,为医学生们提供宝贵的“第二课堂”。医学生们深入基层,拓宽视野,将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将科研探索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2020年至今,面向“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博医团转型升级,服务项目由暑期实践项目拓展为日常化实践项目,进一步成为医学生实践育人载体。

除了长期坚持的义诊服务外,博医团积极探索形成基层医疗志愿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医疗帮扶、人才赋能、专业培训,努力实现全覆盖、全方位、全领域的立体医疗服务体系,让博士生志愿者们同步受教育、长才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暑假 ,博医团博士生志愿者王婷在福建宁德向高中生开展科普讲座

“福建当地的多发癌症是什么?”“如何面对老年人、中青年、在校学生等不同群体,设计合适的科普宣讲课程?”

科普是博医团行程的重点之一。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博士生王婷跟随团队走进福建宁德赤溪村,面向村民开展影像报告中的常见结节和老年慢性病科普宣讲活动。

在宣讲中,王婷努力将专业术语以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为村民消除观念壁垒。“比如,部分村民对拍片子、做CT有恐惧感,这就需要倡导科学认知。”队员们还邀请当地医护工作者和福建籍志愿者用方言转述专业建议。像这样“接地气”的科普,频频出现在博医团的行程中。

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博士生陈天慧去年前往宁夏西吉时,亲眼目睹了“教科书式”的线虫病患者。在义诊中发现和收集的基层科学问题,助推她的科研进展。陈天慧表示,通过收集西吉等全国各地患者的眼部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团队在9月开发出适合中国患者的人工晶体度数计算方法,正在眼科顶级期刊送审。

“不仅仅要成为一名会看病的医生,更要随着时代和医学的发展不断学习精进,在增进专业能力的同时传扬仁医精神,成为一名有深度、有温度的临床医生。”今年暑假,附属妇产科医院博士生常龄予随队前往河南兰考开展医疗志愿服务。作为一名常驻实验室与细胞和小鼠打交道的科研型博士生,此次经历给了她接触临床、深入基层的学习机会。

“在这样的实践中,我开始真正理解医疗服务的意义——不仅仅是提供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案,更是为那些无助的人点燃希望。”附属华山医院博士生焦可馨曾跟随博医团前往贵州剑河开展医疗服务,并参加了多项日常化义诊活动。

附属中山医院博士生车鑫雨曾跟随博医团两度出征,分别去到湖北公安和山西太原开展医疗服务,期间与当地的医生、百姓结下了美好情意。在她看来,博医团之行是重温医者初心,服务人群之旅,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激励。

付出,得到了群众的好评。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博士生韩丞治对今年前往江西瑞金、会昌的志愿服务经历印象深刻。当时,博医团行程紧凑,在瑞金送医下乡将要出发启程时,老乡往博医团的汽车塞了一个大西瓜。一路马不停蹄行医治病后,大家才有机会分享这只西瓜,“走过红色之旅,‘真理西瓜’特别甜”。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打开“复旦大学博医团”公众号,世界关节炎日、全国爱牙日、全民健身日等系列推送以各类相关节日为线索,向读者介绍健康科普知识。公众号服务菜单里,还集成预约义诊服务、预约科普讲座等相关信息。这是博医团持续发力推动建设的“线上阵地”。

“会考虑居民群众对健康科普知识的好奇点,有针对性开展选题设计。”王婷也是相关公众平台的运营者之一。她表示,博医团成员会定期开会,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撰写相关推送文章。目前,博医团已建设近40门医学健康科普课程。

不断发展的博医团,更加注重细水长流的日常性工作。作为博医团指导老师,尤小芳与博医团结缘超过10个年头。她发现,博医团立足上海,越来越多的专家加入实践志愿者队伍,在服务过程中教学相长。

“未来,我们会更加注重通过博医团,去示范引领更多同学,让更多人参与到服务中来。”尤小芳表示。目前,博医团不断总结实践工作经验,提出组织化、规范化、日常化的“三化”工作路径,形成规范化工作手册,为持续推动实践服务建立长效机制。

30年来,博医团不仅为无数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更为各地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他们的努力,让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在更广阔的土地上发芽,为推动医疗均质化发展打下基础。

新的历史起点,博医团将秉承爱国奉献、服务人群的初心,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坚定的信念,投身医疗援助事业,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组 稿

校融媒体中心

文 字

汪蒙琪、金雨丰、赵天润

摄 影

成钊 等

视 频

医学学工部

责 编

汪蒙琪

乐可悦

▼更多复旦新闻,敬请留意复旦大学官方网站。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