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十八旋。上山二十五,下山三十一。”这首民谣描述的六盘山海拔约3000米,山势蜿蜒、气象万千。因为山高难登,当地传说最初只有野鹿能攀到山顶,故而又称“鹿攀山”。

六盘山位于宁夏南部与甘肃交界地带,纵贯宁夏固原市的原州、隆德、泾源等县区。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固原市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空气优良天数等多项指标均稳居宁夏前列,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但因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相对较差,以往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这里摘掉了贫困帽子。步入新征程,如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是当地持续探索的课题。

将人请进来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毛泽东同志这首著名的《清平乐·六盘山》,让僻处一隅的六盘山广为人知。1935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留下了革命浪漫主义的佳话。

作为红军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被誉为“胜利之山”,也因此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固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青龙说,固原之美既美在康养胜境,又美在红色热土,12处爱国教育基地、355件革命文物镌刻着革命先烈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英雄传奇,呈现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的生动图景。

为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宁夏和上海立足红色旅游与都市、生态等资源,联合开通了上海六盘山红色旅游专线。今年8月30日,100余名游客从上海出发,乘坐六盘山号红色旅游包机飞往宁夏,开启首航之旅。

作为国家生态安全“两屏三带”的重要节点、西北重要的种质资源基因库,六盘山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生态绿岛”和“天然水塔”。“真没想到,这里这么漂亮!”内蒙古游客黄艳是第一次到六盘山。她告诉记者,在固原不仅感受到了厚重的红色文化,生态旅游体验也令人印象深刻。

六盘山夏季平均气温18℃,凉而不寒、润而不湿,被誉为“天然大空调”“绿色大氧吧”。车行在盘山公路上,由低山草甸草原、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矮林等组成的垂直植被景观依次映入眼帘。

“在固原,尽可开启一次说走就走的清凉之旅,登上巍峨峻拔的六盘山,体验‘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壮丽美景;眺望五彩斑斓的火石丹霞,感受‘中国最壮美丹霞地貌’的鬼斧神工;置身湍湍清澈的老龙潭,探索‘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的美妙神奇……”固原市委书记滑志敏说,六盘山“纯手工”打造的整地林带可绕地球赤道三圈半,“靠苦力”建设的旱作梯田被誉为最美大地“指纹”,在宁夏乃至全国的生态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把货卖出去

口渴之时,一瓶来自六盘山的蜂蜜水清新爽口,给人带来小小的惊喜、满满的甜蜜。

六盘山区气候温凉,水源干净,野生蜜源植物丰富。宁夏众天蜂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秀成起初从事苗木产业,十年前他在固原市泾源县干起了蜜蜂养殖。期间,最让他难忘的还是2020年,大量土蜂蜜滞销。在无数次彻夜难眠的焦虑后,他想到可借助蜂蜜水的形态,改变“一瓶蜂蜜吃半年,一挖蜂蜜手就黏”的传统状态。

开启之前,蜂蜜与水“各安其位”,方便运输和保存。慢旋瓶盖,轻晃瓶身,蜂蜜千丝万缕般落下,与水融为一体。

最初只生产了1万瓶蜂蜜水投向市场试水,很快就受到外来游客的热捧,让于秀成对深层次开发蜂蜜产品信心倍增。当地政府结合实际,把蜜蜂养殖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产业,他紧抓机遇,依靠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发出了蜂蜜醋、蜂蜜手工皂、蜂珍素、蜂胶等系列产品。

随着养殖规模扩大,越来越多蜂蜜产品投向西安、厦门等城市。然而,包装太随意让不少人只看不买,滞销现象再次出现。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于秀成聘请专业团队设计出美观环保的包装,终于收获了顾客的关注和好奇,打开了外地市场,产品被收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他趁热打铁,紧抓“文旅+生态”的契机建成集观光旅游、产品体验、研学培训于一体的中蜂养殖体验园,从只有150箱的养蜂场发展到如今年产值3700多万元的土特产企业,并通过“龙头企业+养蜂大户+合作社+残疾人”的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当地一批农户过上“甜蜜日子”。

如何让土特产“特”而不“土”?作为一个农业大市、生态大市,这是固原市农产品破茧突围普遍面临的难题。

说到土,没有比泥土更土的了。固原砖雕(魏氏砖雕)历经百年沧桑,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魏氏砖雕的第五代传承人魏亚龙发现,人们对砖雕的理解大多停留在建筑、装饰上,对其中的文化价值知之甚少,长此以往市场难免萎缩、技艺很可能失传。他意识到要把泥土卖出去,应该将砖雕从屋顶上“请下来”,让其成为家具、饰品、生活用品,被戴在身上、摆在桌上、用到生活中。

基于“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设计理念,魏氏砖雕非遗传承基地打破砖雕只能被当作建材的传统思维定式,既不忘六盘山区的乡土文化,又创新开发集装饰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产品。利用砖的原材料,搭乘新中式的时尚潮流,设计了摆台、冰箱贴、茶宠等文创产品。魏亚龙举例说,他们创作的“罐罐茶”用上了砖雕的传统技艺,既可以作为实用性极强的茶具,又可以作为观赏互赠的礼品,颇受欢迎。

固原是宁夏优秀传统文化遗存最集中的地方,有124处文物保护单位、4.5万余件馆藏文物、77个非遗代表性项目、47个非遗传承基地和218名非遗传承人。“固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如砖雕、皮影、泥塑、剪纸、刺绣、社火等,要努力让这些古老的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目前我们的文创设计研发团队已设计完成各类文化创意产品600余件,其中不少受到了市民游客的青睐。”宁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冯巢说。

让绿变成钱

销得出去,还得卖得上价。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道地、绿色、有机等成为众多六盘山产品闯出新路的卖点。

六盘山野生生物资源丰富,仅药用植物就有数百种,党参、黄芪、贝母等药材知名度高。固原市目前的中药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23万亩、2.2万吨,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17家,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7亿元。

隆德县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位于该县六盘山工业园区,是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实验示范基地,先后被评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并取得宁夏特色品牌、宁夏标志性品牌等荣誉。“我到这里已经10年了,选择固原就是因为六盘山既是中药材的宝库,也是我们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宝地。”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永强说,他2014年开始在隆德县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2018年开始种植有机黄芪、有机当归、有机党参、有机甘草,2022年公司种植的黄芪取得“三无一全”证书。

该公司加工车间内,工人们忙着对黄芪进行切片、拣选,化验室、炮制设备等一应俱全。“自古药食同源。我们同时拥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药品生产许可证,目前公司除了经营中药材种植加工及销售,还涉及大健康产品开发、预包装食品的加工及销售等。”田永强说。

被称为“六盘山黄牛之乡”“冷凉蔬菜之乡”“马铃薯之乡”的固原,九碗十三花、五香羊羔头、隆德暖锅、全牛宴等特色美食让食材身价倍增。

椒麻鸡、凉拌苜蓿菜、小炒黄牛肉……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举办的“乡宴”美食文化旅游节活动现场,从传统的热菜、凉菜,到独具特色的面食面点,再到地道的小吃,各式各样的美食摊位一字排开、香气四溢。在青山脚下,不少游客和美食爱好者人头攒动,被集美食、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盛宴所吸引。原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樊勇介绍,该区突出六盘山特点,持续开发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美食,打造独具特点和风格的饮食文化,让百村千碗、乡村美食深入人心,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餐饮企业宁夏福苑实业集团以六盘山地区优秀餐饮文化为根基,以六盘儿女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特色风味为基础,以固原本土食材为主要原料,深入挖掘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元素,打造出“丝宴”餐饮品牌。宁夏福苑实业集团负责人何丽霞说,食材合理搭配,不仅有来自山之崖的土豆、固原菜心、六盘山黄牛肉,也有来自海之角的鲍鱼、千岛湖的鱼头,并将配菜故事化,让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引起情感共鸣。

固原市还探索“以地换林”新路径,培育了一批林下经济企业和林下经济农民合作社,加快植绿增绿护绿步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比如,泾源县、彭阳县分别引进宁苗生态集团、宁夏金成林生态公司,投资1.14亿元,实施生态修复和流域治理1万亩,打造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两个“样板工程”。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六盘山,已经从制约固原经济民生发展的阻碍,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依托。滑志敏说,当前固原正在加快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旅特色市,将挖掘用好各类生态资源富矿,持续提升“六盘山”品牌的知名度,努力打造乡村美、生态好、产业兴、文旅旺的现代化美丽新固原。 (经济日报记者 杨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