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际,皮定均为正军级国家干部,授予少将军衔,主席看到名单后特批:“皮有功,少晋中”,对历史熟悉的朋友一定知道皮将军的这段故事。

让人不解的是,得主席厚爱的皮定均在离世15年后,为何骨灰被迁移出安葬地“八宝山公墓”。

这一切得从头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定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其灵活多变的作战指挥,在大大小小战役中取得节节胜利。皮定均早年还在豫西地区组织游击队伍,伏击日寇,飞身强渡黄河,建立了豫西革命根据地。在其坚持不懈下,建立了十个团级部队,为后来豫西地区解放打下了坚实基础。

伟大的征程

皮定均于193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中国革命的艰难旅程。他用自己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的信念,铸就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在抗日战争中,皮定均用自己在一次次战争中掌握的军事理念,将麻雀战、地雷战和游击战等灵活战术,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

皮定均领导的豫西根据地,日寇伪军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跨过雷池一步。正是皮定均等先辈的抗战精神与军事才能,为中国抗日力量添砖加瓦,最终于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艰巨任务一肩扛

1946年6月,重庆谈判结束,中国共产党履行了重庆协定的相关条款,但蒋介石不过是把谈判作为了消灭解放军的缓兵之策。

中原区自古以来一直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位于豫南的中原解放区,被国民党统治区孤立,形势最是危急。国民党军也知此地战略意义,于是公然集结30万大军,放出“48小时内歼灭”中原解放区的6万人民军队的狂妄直言,企图再次制造“皖南事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无视停战协议,发动内战。

万分危急之际,主席指示中原局立即突围,根据情况自行制定突围方法。

敌强我弱,硬拼显然是行不通的。中原军区经过会议研讨,决定全面突围,留下一支强力部队作为掩护,而这支部队生存的机会,则是微乎其微。皮定均所率的第一旅,是当时中原军区的强力部队,皮定均又是红军时期的“老革命”,用他来做掩护部队,再合适不过。

“皮定均传”中记载,皮定均此次的任务,军区首长都知道生的希望不大了,让他有什么要求尽管提,而皮定均只是斩钉截铁地说了句:“保证完成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辗转千里突围

为掩护军区主力部队顺利突围,皮定均用起了围点打援的战略措施,避其锋芒,声东击西,为主力部队赢得三天的撤退时间。任务完成后,皮定均并未向西追赶主力部队,因为这样会将敌人吸引过去。在考虑到向南向北均无法突围的时候,皮定均最终制定了与主力部队背道而驰,向东突围的计划。

6月26日,连中原主力军面都没碰着的蒋介石恼羞成怒,急命数万国军歼灭皮定均的掩护部队。当时的皮定均只有几千人,面对人数装备都远超自己的敌人,难度可想而知。

皮定均制定了一个“支撑点式”的防御作战体系:每座小山包零散投入火力,实现火力交叉,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敌人一波又一波的围攻,形势仍是十分严峻;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天空突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倾泻而下;光线尤为昏暗,十米之外便不见人影。

皮定均当下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刻下令反攻,而后又迅速撤回阵地,国民党军此时摸不清头脑,自然不敢贸然进攻,而他则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率部从后方脱离战场,神不知鬼不觉的从几十万敌军眼皮下突围,绕过敌军包围圈,急行700多里,到达了华中解放区。皮定均千里突围,一人未损的事件轰动了全国。

此次突围事件,还登上了《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毛伟人后来对皮定均都发出了高度的赞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便是主席特批“皮有功,少晋中”的由来。

皮定均不仅军事能力杰出,他还是一位对人民有着深厚情感的好领导。

1944年,皮定均带领部队在豫西根据地展开减租运动和“倒地运动”,帮助广大贫困农民拿到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田地。豫西地区大量穷苦百姓有了活路,自然更加爱戴皮定均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定均对人民深厚的情感还体现在细节中。一次会战结束,皮定均去后方看望伤员,正在吃饭的时候看到一个几岁的小孩子可怜巴巴地看着他。见此,皮定均立马把眼前的孩子拉在了自己的怀里,把饭喂给他吃。

皮定均常跟自己的部下说:为人民服务就要从自己做起,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爱护人民就要落实到咱们的实际行动中。

正是如此,豫西根据地军民一心,在当地又继续发展了党组织、农会,老百姓积极参军,主动为八路军查探敌情,站岗放哨。百姓又自发组织了伤员医护部,主动送水送饭,护理伤员。其实,皮定均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赢得人民的爱护和支持,正是他创造战争奇迹的法宝。

体恤战士的好领导

长征时期的一个夜晚,皮定均照常检查战士床铺,发现一个小战士蜷缩在土堆旁瑟瑟发抖,原来是这个小战士饿得路都走不了,又不敢掉队,就把背包扔掉了。皮定均看到后非常心痛,就派人把自己的被子给小战士盖上,旁边的通讯员却不忍心,又要把自己的被褥给皮定均盖上,而皮定均说什么也不同意。就这样,皮定均和小战士两个人相互依偎着取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不在家多住些时日

1953年,皮定均离开家乡24年首次返回探亲。他带着他的妻子荣归故里。四邻八乡的父老乡亲都过来看望,络绎不绝。

没一会,皮定均却突然告知妻子要离乡归队,妻子十分不解,这才回来没过一天,为何就要返回部队。许多乡亲为此纳闷之际,皮定均已经带着妻子离开了。据传,当日将军是顶着山洪走的。

多年后,皮定均妻子张烽坦言道:“其实当时我也不明白,在部队时朝思暮想回到家乡,到了家不到一天却急着离开。返回部队的途中,他任我满腹牢骚也是一言未发。数年后他才洒泪吐露心迹,原来是皮定均心念战死的将士,其他人白骨皑皑,只有他荣归故里,这如何向死者家人交代。

据金寨县志记载,1930年开始,全县有10万青年参加革命,最后活下来的不足两千人。当初有14人跟着皮定均参军,如今仅有皮定均一人生还。

浴血一生,感念死去的战士,又无言以表。

英雄殒命

1976年7月,皮定均因挂念正在进行的海空防御军事演习。带病乘坐飞机前往指挥,不幸遭遇空难,壮烈殉国,享年62岁。一同失事的还有13名战士以及他的儿子皮国宏。

7月13日,福州军区为皮定均将军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1500多名官兵来为皮定均将军追思。追悼结束后,中央令福州军区护送皮定均将军骨灰,送至北京,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人不解的是,在将军在去世15年后,骨灰又被迁出北京八宝山,这是为何?

将军尸骨分葬两处

原来在抗战年代,皮定均将军解救了河南,豫西等地无数群众,皮定均将军深得当地百姓爱戴,所以当地人民想守护将军尸骨,希望安葬在登封烈士陵园。将军妻子张烽得知后,感动落泪。

张烽则是希望日后能和将军合葬灶山一处,故在征得将军妻子张烽的同意后,皮将军尸骨被一分为二,分葬于登封烈士陵园和灶山之巅。

皮定均将军抗敌一生,用“九死一生”来形容毫不为过。在将军头颅上有块刀痕,近半尺长,据悉是红军时期与敌人拼大刀所致,若再下劈一寸,将军当时便无生还可能。

除此外,皮将军身上受伤的大大小小十余处。

革命先辈虽已远去,但其忠心为民,忠心为国的大无畏精神,永远值得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