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起义中,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朱德充分利用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和滇军中的人脉资源,对当时驻江西的滇系军队高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为发动南昌起义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后来保存起义残部的革命火种创造了有利条件。

01 讲武堂聚集人脉资源

1909 年,朱德从四川来到云南,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从此,这里成为朱德军事生涯和革命道路的起点。在讲武堂“坚忍刻苦”的校训熏陶下,朱德不仅系统学习军事理论,锻炼了指挥才能,而且结识了朱培德、金汉鼎、王钧、范石生、杨如轩、杨池生、唐淮源等一大批同窗好友。在共同的学习和战斗中,朱德以优异成绩和诚恳忠厚的品格,赢得了赞誉和信任,和他们建立起深厚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讲武堂

朱德与朱培德在讲武堂时既是同学又是好友,他们皆因品学兼优,凡是有上级或外宾到校检察参观,多由他们出面指挥表演,时有“模范二朱”的称誉,很受其他同学羡慕。。

讲武堂毕业后,朱培德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因护国、护法战争有功,北伐开始前夕,朱培德的驻粤滇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朱任军长,赫然与蒋介石、程潜等其他7 个北伐军军长成了“一字并排王”,一跃而为客籍滇军中的最高人物。朱德评价他是“旧军人中是个比较老实的人,他所部第三军同我们比较接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培德与朱德

在讲武堂同学中,朱德被金汉鼎、范石生、杨如轩、杨池生、杨蓁等尊为师兄。他和范石生、杨如轩、杨池生等七八个人组织了一个叫“五华社”的小团体,以拯救中华为宗旨,经常在一起学习、讨论、交流新思想。

与朱德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金汉鼎。在护国、护法战争中,他们一直并肩作战,以骁勇善战驰名川滇,共同经历多次生死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汉鼎

范石生与朱德同期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入学不久,就一见如故成为好朋友。范石生还秘密介绍朱德加入同盟会,他们经常秘密传阅、摘抄进步书刊。

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们在蔡锷的领导下,共同参加了昆明“重九”起义。云南军政府成立后,朱德、范石生被编入援川军第二梯团,朱德任排长、范石生任连长,开赴四川,帮助四川抗击清军,援川军势如破竹,很快取得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石生

朱德从到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到最后离开云南,一共在云南度过13 年。在这段时间里朱德与讲武堂同窗好友的情谊深厚,共同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朱德的这些同窗好友后来都成为滇军高级将领,到南昌起义前夕,他们手握重兵,分别驻守江西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到江西统战滇军,为起义做准备

1927年初,朱德在四川结束了对杨森易帜和支持北伐的统战工作,中共中央又交给他一项新的任务,到江西去从事军运工作。朱德途经九江,探望了驻防九江的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金汉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军军长金汉鼎

第二天,金汉鼎陪朱德到南昌面见了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总指挥的朱培德。当被称为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模范二朱”见面后,两位老同学自有说不完的话。鉴于第三军在江西战场损失很大,进入南昌后部队进行了补充,但下级军官和军士素质很低,朱德建议成立一个军官教导团,并按照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军事政治训练。朱培德欣然采纳了这个建议。

1927年3月5 日,朱培德开办军官教导团,任命朱德为第三军总参议兼教导团团长。蒋介石和李烈钧出席了教导团开学典礼。蒋介石还发表了讲话,他说第三军追随孙总理,有着光荣的历史,此次北伐也很努力,并希望学员们在朱团长的教导下好好学习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级陆军上将朱培德

朱德对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学员加强军事训练外,注重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觉悟,经常请郭沫若和方志敏、邵式平、曾天宇等同志到教育团讲述中国革命、农民、社会等问题,并且在每个连队都秘密建立起共产党小组,积极发展党员(有的连队共产党员甚至占学员的1/3)。教育团实际上掌握在共产党的手中,成为党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

除了训练队伍之外,还办了工人农民训练班,农民讲习所,以后一部分在赣东北和井冈山上的干部,就是那时候训练出来的。

1927年4月初,国民党任命朱培德为江西省主席,他在就任省主席当天,又任命朱德为南昌公安局局长。朱德利用南昌公安局长的身份,率领教导团学员和工人纠察队攻打国民党江西省党部,逮捕和驱逐了反革命分子程天放等7 人,在白色恐怖日趋迫近的情况下,为南昌起义扫除了一个障碍。

03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迫离开

这时,蒋介石突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朱培德迫于压力,对第三军中的140 余名共产党员每人发放了路费后,将他们全部“礼送”出境至武汉,从而使他们免遭了屠杀。朱德此时并且将军官教育团的第一、二营学员提前毕业,只留下第三营。毕业学员大部分回到扩编的第三、九军,其余分到赣江流域各县开展工农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官教育团毕业证书

7月15日,蒋汪合流后白色恐怖迅速蔓延,朱德也“被朱培德‘欢送出境’”。金汉鼎为了掩护朱德等人脱险,挺身而出,亲自把他们接到九江,直到他们全部平安离开九江为止

04 回南昌准备起义,金汉鼎将二十八师交给中共领导

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中共中央决定发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统治,起义地点选在党的工作基础较好的江西南昌。

7 月下旬,中央遂派朱德返回南昌,为起义做各项准备工作。7月20日,朱德先到九江,动员金汉鼎参加起义。金汉鼎没有答应,但他出于兄弟情义,将第九军二十八师交给中共领导,为南昌起义增添了革命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的朱德和金汉鼎

朱德回到南昌后,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起义准备工作,积极领导军官教育团留校学员和南昌市公安局部分警察准备参加起义。与此同时,朱德积极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滇军的关系,详细调查南昌城内敌人番号、人员数量、武器装备及城防部署等情况,绘制成一张“敌军分布草图”。并掩护参加南昌起义的中共领导人陆续到达,在南昌旅社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义前夜,朱德宴请滇军第三军第二十三团和第二十四团长,拖住他们以保证起义顺利进行。席间得知有叛徒告密,朱德立即将消息告知贺龙。起义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决定提前两小时发动起义,朱德在起义前开展的一系列周全、细致的准备工作,得到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高度评价,称赞朱德:“为南昌暴动立了头功!”

05 利用与滇军同窗关系掩护南下起义部队,保留了革命火种

1927年8月3日,按照原定计划,起义军分批撤离南昌,南下广东潮汕地区开辟根据地。从南昌出发前,朱德送信给驻防临川的国民党第二十七师师长,原滇军同窗好友杨如轩,劝他加入革命队伍。杨如轩没有同意,但考虑到同朱德多年的情谊,给起义军让出一条南下的大路。这样,起义部队得以顺利通过临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扬如轩

同年11月上旬,朱德余部抵达位于湘粤赣边的江西崇义县上堡一带。上堡乃杨如轩军事防区,朱德再次写信给他,希望能“把上堡借我练兵三个月”。杨如轩再次大开绿灯。朱德抓住契机开展“上堡整训”。这是自南昌撤退3个以来,朱德余部取得的一个休养环境,使得这些后来都成为新中国开国元勋的将帅们,得到了充分的休整,东山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部队的给养问题得不到解决,快到隆冬季节,战士穿的还是单衣短裤,粮饷、枪支弹药更是没有着落。在艰难困窘的时刻,朱德在报上意外地看到第十六军范石生部驻防湖南郴州、汝城一带的消息。朱德便写信联系,范石生收到信后,立即回信表示欢迎。

11月21日,朱德与范石生在汝城会晤,商定起义队伍编为第十六军四十七师一四0团,朱德化名王楷,任四十七师副师长兼一四0团团长。部队在组织上、人事上完全自主,不受干涉,还能来去自由。随之,范石生给一四零团补充枪支弹药、军需物资,发放粮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石生

1928 年1 月初,蒋介石得知朱德隐蔽在范石生部队中,立即密令范石生解除起义军的武装,并逮捕朱德押送南京。范石生接到命令后,迅速写信通知朱德转移,并送去几万元现洋路费和一批军用物资。在信中,范石生特别嘱咐朱德仍以十六军番号,带领部队走大路,不要走小路,以免部队遭受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湘南暴动(油画)

朱德随即率部脱离险境,转战到湖南宜章一带,并发动了湘南暴动。4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范石生的鼎力相助,朱德于1944 年在编写红一军团战斗史座谈会上说:“ 由于我与范石生个人同学关系,我们的兵员、枪弹、被服、医药等都得到了补充,部队也得到了很好的休整。这些对我们以后的斗争,都起了很大作用!

06 后续

1928年5月,获悉杨如轩放水的蒋介石恼羞成怒,命令杨如轩率其27师对井冈山红军进行围剿。杨如轩所部对红军“围而不攻、追而不打”,采取“避实就虚、敷衍了事”的自保策略。杨部滇军士无斗志,得混且混,结果被红军冲个七零八落。

其后,蒋介石又令杨如轩部的另外四个团,配合同为滇军的第三军杨池生部一个团,进攻永新、宁冈一带,这次敷衍自保的军事行动中,连杨如轩本人也被流弹击中负伤,史称“龙源口战斗”。以致井冈山一带流传一首歌谣,“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蒋介石缩编朱培德的第五方面军(滇军为主),杨如轩被解除27师兵权,调任中央军事参议院任中将参议。蒋委员长后来再把滇军的杨池生等部,推到围剿红军的前线当炮灰。可是,但凡有滇军参加的军事围剿行动,依然都会上演这些闹剧。所以滇军当时被误以为战力不行、军士无能。 但从护国靖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来看,近代滇军的战斗力却是一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池生

反观当时中央军、湘军、桂军,无论是在四一二政变、苏区围剿、长征围堵、还是后来的皖南事变,对红色政权都是心狠手辣、毫不留情。所以,对比之下才知道滇军为什么对红军能网开一面,这与朱老总云南讲武堂的人脉关系和同学情谊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