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统计的数据来看,在辛亥革命前后便参加革命的女性,有名有姓可查的仅有380多人。这一数字看起来,似乎远低于男性革命者。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差异,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旧社会时期的中国女性,本身就要承受更多时代的枷锁。

尽管面临种种压力,但她们仍然拼尽全力,为这个国家和民族,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就在这380多名女性中,能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就更少了,只有180多人,而其中参加过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仅有54人,而能够贯彻始终,坚持革命到底,横跨民国与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就只有何香凝一个人。

研究过去革命历史的,何香凝是一个绕不开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香凝一家

从幼年时代开始,何香凝便具有反抗精神,她本身是出生于一个香港一个茶叶商家庭,尽管因为家庭条件好的缘故,何香凝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局限于时代,她的父母更希望女儿将来是一个能够融入上流社会的大家闺秀,所以在教育上更偏重让何香凝接受旧时代女性的教育。

但何香凝对这一切很是不喜欢,她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女兵征战沙场的故事,羡慕故事中的女性英勇善战,于是她开始反抗,反抗家庭想要强加给她的枷锁。那时家里不许她上私塾读书,她就买了本书自学,遇到不懂的就请教哥哥,或者是让女仆拿着书本去问先生。

何香凝很快便迎来了第一道难关,原来就在她到了年纪后,家里人也开始给她缠足,在旧社会,缠足可以说是对女孩迫害最深的陋习,每一个女孩儿在幼年时都要缠足,硬生生地把脚缠成畸形,

何香凝很不喜欢缠足,她渴望像女兵一样拥有一双天足走上战场,而不是成为一个深闺妇人。后来何香凝准备了一把剪刀,父母每次白天给她缠好,晚上她就用剪刀剪开,后来母亲没收了她的剪刀,她就用积攒的钱又买了一把剪刀,一来二去就连何香凝的父母也毫无办法,只好向女儿妥协。

周围邻居家都知道他们何家有一个天足女儿,在过去这样的女孩儿很难嫁得出去,就连说媒提亲的都不敢上门,何家夫妇也为此发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香凝

可就在这个时候,从香港皇仁书院学习归来的廖仲恺放出豪言,要娶一个天足女子,何家夫妇赶紧托人上门说和。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来反而促成了两人之间的缘分。

廖仲恺与何香凝成婚后,因为经济上尚未独立,就住在了哥哥廖恩焘家里,那时候廖仲恺夫妇虽然生活上并不富足,但始终恩爱异常,何香凝一直到晚年,回忆起这段时光,依然毫不讳言的说,那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更为关键的是,何香凝后来成为廖仲恺在求学以及革命生涯中最得力的臂助,

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初婚时,生活一度贫穷,廖仲恺从香港皇仁书院毕业后,本计划赴日留学,但局限于经济条件,一度踌躇,但何香凝坚决支持丈夫去日本,不仅决定一同去,还说服了家里的父母变卖细软,资助他们两人赴日留学。

为了能跟上丈夫的脚步,何香凝绝不只是简简单单做一个追随者,她到日本后,先后在女子师范学校、东京目白女子大学和东京本乡美术学校学习,竭尽全力的学习文化知识,以便能跟得上丈夫的步伐,也正是在日本留学期间,廖仲恺、何香凝结识了孙中山,并开始为革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中山与廖仲恺

何香凝于1903年在日本发表了《敬告我的同胞姐妹》,被认定为是中国革命早期宣传妇女解放屈指可数的文章,她也因此成为了妇女运动的先驱人物。

作为国民党中的元老,廖仲恺与何香凝夫妇拥有很高的声望,但由于他们支持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引起了一大部分国民党右派的不满。特别是孙中山病逝后,国共之间的矛盾逐渐地公开化。何香凝坚决站在丈夫身边,坚决同邹鲁、孙科、伍朝枢等国民党右派做斗争。

廖仲恺遇刺之前,就有谣言汹涌而来,一部分国民党右派更是准备对廖仲恺进行刺杀,何香凝一度担忧丈夫的安危,提醒他增加两个警卫,但廖仲恺认为,增加警卫也只是能起到捉拿刺客的作用,并不能阻止行凶,所以坚决不同意。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何香凝夫妇乘车前往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开会,结果在门前遭遇暗杀,廖仲恺牺牲,享年48岁。

何香凝与丈夫情深意笃,在丈夫去世后,她一方面强忍悲痛,一方面接过丈夫手中的大旗,致力于同国民党右派之间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廖仲恺

就在廖仲恺遇刺两年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何香凝悲愤之余,毅然决然辞去国民党内外一切职务。在长久的革命生涯中,何香凝逐渐意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命运,她同中国共产党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在何香凝的影响下,她的一双儿女先后投身革命,廖承志1928年加入共产党,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廖梦醒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及保卫中国同盟,为妇女解放事业做贡献。

多年来,周恩来对廖家一双儿女都很关心,早在大革命时期,廖仲恺夫妇便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关系好,当年廖仲恺遇刺后,周恩来也是冒着极大的危险,亲自赶到医院去探望,周家与廖家的关系始终很亲密,廖梦醒的丈夫李少石还曾当过周恩来的秘书。

遗憾的是,1945年10月8日,李少石陪同来曾家岩50号探望周恩来的柳亚子乘车回家时,路上遇到了枪击,李少石身负重伤,于当天送重庆市人民医院抢救,最终不治牺牲。

对于李少石的牺牲,周恩来始终心怀歉疚,特别是想到了当年廖仲恺先生就是遇刺身亡,心中对廖家很是过意不去,他后来坚持要国民党方面调查清楚真相,并交出凶手,好给廖家一个交代,廖梦醒对此始终记忆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少石与廖梦醒

何香凝一生致力于革命运动,她比丈夫更幸运的是,她看到了新中国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以后,何香凝身兼数职,为国家建设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党中央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对这位从辛亥革命就走过来的元老十分尊重。

1958年是何香凝八十岁大寿,周恩来、邓颖超、陈毅等一众好友还专程赶来为她庆生,大家坐在一起,一边吃着,一边唱歌。何香凝还为大伙贴心地准备了糕点,在得知周恩来夫妇还要去看望烈士遗孤的时候,何香凝特别吩咐,要多包一些给他们,好让他们带着去给那些孩子们。

三年后,周恩来在政协礼堂主持召开“百老庆寿大会”,何香凝作为一个83岁的老人,与上百名70多岁的革命原来一同出席了庆寿大会,当周恩来赶到会场的时候,在人群中一眼就注意到了何香凝,他快步走了过来,同何香凝打了个招呼。

因为年迈体力不支的关系,何香凝本来心情激动地想站起来与周恩来握手,没想到却碰到了一旁的拐杖,周恩来见状,赶紧快步上前,弯腰将地上的手杖捡了起来,仔细的询问了她身体健康情况,在得知无恙后,周恩来这才放心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

尽管周恩来与在座的老人们约定,要在20年后再聚首,但很遗憾,何香凝最终没等到那一天。

出生于1878年的何香凝,到六十年代初时便已经是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身体各方面情况自然不能同年轻时候相比。

1970年5月,92岁的何香凝不慎跌倒,加上患有肺炎,被安排进医院治疗,周恩来对何香凝的病情很是关心,经常到医院去探望,在医院全力救治下,何香凝的身体逐渐好转。

两年后,何香凝再度因肺炎住院,一住就是半年,这一次何香凝在医院度过了她人生中最后一个生日,医院虽然拼尽全力进行治疗,但何香凝身体状况还是每况愈下。

1972年8月27日,周恩来到医院探望,何香凝那时已然饱受病痛折磨,消瘦了大半,她看到周恩来后,强撑着疼痛的身体,挣扎着对周恩来说了自己的遗言,她不想在去世后被火葬。但这一遗言却让周恩来很是为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与何香凝

早在1956年的时候,中央决定移风易俗,便倡议实行火葬,毛主席、朱老总等一大批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纷纷在倡议书上签字。但何香凝人生已至暮年,想到了当年同丈夫“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约定,希望周恩来能够特别批准她实行棺葬,好与丈夫团聚。

听了何香凝的话,周恩来强忍泪水,代表党中央同意了何香凝的请求,当听到周恩来肯定的答复后,躺在病床上的何香凝满意地笑了。

1972年9月1日,何香凝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4岁,遵照她生前的遗嘱,何香凝的家人廖梦醒、廖承志、经普椿以及邓颖超、刘斐等党内外友人专程护送她的灵柩到了南京与廖仲恺合葬。

后来,周恩来也与廖承志聊起自己当时的想法:,他认为何老太太一生革命,贡献很大,她的这个要求应该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