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淮海战役前夕,吴绍周在河南确山接到了命令,要求他迅速率部出发,向东进入徐蚌地区。

吴绍周出发时便很不情愿,原因在于他被划归到黄维兵团下辖。

尽管黄维兵团号称国民党军精锐,但实际上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一支队伍,而这一切都与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有关。

蒋介石1948年8月初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商量组建兵团各项事宜,各方就因为十二兵团编成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

从表面上来看,十二兵团全副美械装备,拥兵十余万,但十二兵团内部整体是存在分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维十二兵团下辖四个军,第十八军、第十四军、第十军以及第八十五军,其中第十军、第十四军或多或少都和原来的十八军有点关系,但唯独八十五军不一样,军长吴绍周以及部队原来是汤恩伯系的,并不是陈诚的“土木系”。更为关键的是,何应钦当时才是吴绍周的靠山。

国民党军组建第十二兵团时,黄维一开始原本考虑将李良荣的整编28师收拢到麾下,并允诺李良荣升任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员,但白崇禧扣住整编28师不放。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国防部只好采纳何应钦的提议,将吴绍周的85军划归十二兵团,并允诺吴绍周升任十二兵团副司令。

可即便是这样,白崇禧依然不满意,几次从中掣肘,吴绍周的85军原本驻扎在确山,白崇禧坚持要调这个军到广水、应山一带,后来还是黄维跑到国防部力争,白崇禧才勉强同意。

吴绍周接到命令率领八十五军出发,一直到黄维与我军在蒙城开战后,他才姗姗来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淮海战役也不关黄维兵团的事儿,但随着战局的变化,蒋介石不得不考虑在徐州增兵。

原来淮海战役开始以后,华东野战军在发现国民党军处于战略收缩阶段后,立即转入追击状态,3天后,华野各个纵队将黄百韬兵团包围于碾庄。黄百韬兵团遭到我军进攻,使得国民党军徐州剿总惊慌失措起来。

按照战役前的准备,原本他们在中野解放郑州后,将徐州剿总所属的4个兵团和4个绥靖区,总计25个军共约60万人收缩在以徐州为中心,以陇海、蚌埠铁路为主的防御战线。然而黄百韬兵团遭遇我华野主力进攻后,打破了国民党军战略准备。

为了解徐州之困,蒋介石这才下令调华中剿总所属的第十二兵团进入徐蚌地区。然而也正是这个决定,将黄维兵团最终送到了一个绝路上。

至于吴绍周,在碾庄战役打到最后的时候,他已经不打算与黄维、胡琏在一起突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吴绍周过去的经历,不难看出,他其实是国民党军中非嫡系出身的将领。能够以非嫡系的将领,担任国民党军中央军嫡系军军长,本身也说明了他的能力确实出众,但他率领的八十五军与十八军之间毕竟还差了两层关系,以至于碾庄战役期间,吴绍周率领的85军还出过一档子事儿,他下属的110师在师长廖运周的率领下战场起义了。

黄维原本计划的是,让廖运周师与另外三个师合并,以四个师的兵力合力打开一个缺口突围,但廖运周那时早已经与中野取得联系,一看这样的安排不利于他起义,所以直接建议黄维,他的一个师作为排头兵当先杀出重围,掩护后续三个师。

黄维大喜过望,还当众表扬廖运周,但让黄维想不到的是,突围当天,中野六纵在阵前打开一个口子,接应110师出来,等到后面三个师尾随过来的时候,六纵一下子又扎紧了口袋,黄维突围计划失败,军心动摇,气得几欲喷血。

到1948年12月13日,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已经被围了20多天,各军防守的阵地都被我军突破,军心动摇,黄维召集兵团、军、师级以上将领开会,会上黄维下达了最后一项命令,要求各部队四面开弓,全线反扑、觅缝钻隙,冲出重围。

兵团司令黄维与两个副司令胡琏、吴绍周各自乘坐一辆坦克准备逃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维

有意思的是,胡琏临走时还特意大方了一把,将一辆新坦克让给黄维,没想到的是黄维的坦克没走多远就抛锚,后来被我军俘虏,胡琏乘坐的旧坦克反而安然无恙,最终带着他侥幸突围。

相比之下,吴绍周境况更为惨一些,当时他跟着黄维、胡琏的坦克一直逃到了玉皇庙附近,准备渡河,但河上唯一的一座桥被两人的坦克压坏了,这样一来吴绍周的坦克自然就无法通过,索性干脆从坦克里跳出来,坐在玉皇庙门前,等着被我军俘虏。

吴绍周之所以决定“主动当俘虏”,一方面是因为战场形势,他确实是无处可逃了,另外一个方面,吴绍周考虑到,他的八十五军在整个战役中表现确实是差了一些,战斗进行了一半,师长廖运周就带着110师战场起义了,随后在碾庄血战中,八十五军下属的第23师以及第216师一个团也在黄子华的带领下向解放军投诚了。就算是自己能跑到南京,身边已经没有了一兵一卒,肯定会被蒋介石怪罪。还不如投诚算了。

可吴绍周坐在玉皇庙门前左等右等,等不来我军,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一行人冲得太猛,实际上已经远离主战场,这时候我军正在忙着打扫主战场,暂时还顾不上,吴绍周与自己的随从副官在原地一直坐了四个小时,这才等来了我军的搜索部队,吴绍周交出了随身的武器,如愿以偿的当了“俘虏”。

不仅仅是吴绍周,时任八十五军副军长的张文心比军长更着急被我军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绍周

因为吴绍周本身兼任着兵团副司令,所以战前他被黄维安排在兵团司令部,张文心以副军长的身份,负责指挥八十五军,被安排在前线。在我军猛烈炮火的轰击下,张文心早已不愿再战,为了避免误伤,他躲到了伤兵隐蔽部暂住。

到12月15日,张文心听说碾庄一带已经没有国民党守军,黄维、胡琏、吴绍周已经乘坐坦克逃走了,就踏踏实实地留在原地等着被俘。结果一直等到天黑,都没有等来解放军,张文心怕被解放军炮火误伤,索性指派一个姓刘的副官出去找,找来了一个解放军的搜索班,张文心这才遂了心愿。

建国后,吴绍周等被俘的国民党军战犯,一起被送到了北京广安门解放军军官教导大队去学习。

与大多数国民党军被俘的战犯不同,吴绍周从一开始对我党的思想改造并没有排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吴绍周想要了解共产党的知识,好从中探寻一番自己究竟是为何输的,也正因为他在态度上很柔和,我军也乐意为他介绍我党的一些政策以及革命道理,让吴绍周整个人思想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面干预,并派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主席派出志愿军入朝参战。

吴绍周在学习期间,就听说了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消息,与大多数国民党军战犯幸灾乐祸不同,吴绍周却十分渴望为志愿军出谋划策,他是国民党军中央军嫡系部队的将领,所辖八十五军又是全美械装备,之前美军派出军事顾问来华时,吴绍周就曾向这些人请教过问题,对美军一些思维以及作战方式十分了解。

吴绍周响应号召参加了美军战术研究班,根据对周围人的意见以及自身的情况,吴绍周后来与杨伯涛合作,由他口述,杨伯涛执笔写下了一篇6万多字的资料《关于美军之战术研究》,针对美军战法提出了两点针对性意见,一是夜战、利用夜间发动突袭;二是近战,利用堑壕隐蔽接敌,抵近射击爆破。

毛主席以及中央军委的领导人在看后,对他所提出的两点意见十分赞同,志愿军在武器装备上与美军有着显著的差距,而通过近战、夜战,确实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进我军与美军之间的差距,从而争取更大的战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也正因为吴绍周做出的努力,为他后来提早获得特赦奠定了基础。

1952年10月,经毛主席同意,人民政府对吴绍周进行了宽大处理,由华北军区政府资遣回湖南长沙定居,与妻子以织布、打纱为生。1956年,吴绍周参加了长沙市织布生产劳动,就此蜕变成为一个合格的生产劳动者。

不过,吴绍周毕竟是抗日名将,加上晚年年老体衰,精力多有不济,陈明仁一次回长沙探亲,去探望吴绍周,发现他视力很差,生活上有很多不便利,陈明仁后来向有关部门反映了吴绍周生活困难,并建议对他予以生活上的照顾。组织上出于实际考虑,将吴绍周安排在长沙织布社从事管理工作。

1962年,经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提名,吴绍周被特聘为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

1966年,吴绍周因病去世,被葬于长沙公墓。2008年,吴绍周的侄儿吴江与湖南省委统战部等有关单位取得联系,希望迁葬吴绍周至老家天柱安葬,经党组织考虑后批示同意,吴绍周遗骸运回家乡安葬时,当地百姓闻听后,纷纷赶来燃放鞭炮,迎接吴绍周将军荣归故里。

想来吴绍周泉下有知,必然也会感到欣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