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林晓丽

人在草木间,无事绊心弦。

作家林清玄说:“喝茶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茶’字拆开,人在草木间,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最近在福建,一个名为《人走茶不凉》的短视频火了。视频的主人公是一位爱喝下午茶的英国年轻小伙伍斯,作为“背包客”偶然闯入武夷山的“草木间”,发现街边三五不时有茶馆,家家户户摆茶具,便想领略下“中国茶”。一碗碗茶汤唇齿留香,对茶的“偏见”烟消云散,对“闽味”生活心驰神往。

福建人在自发地点赞、转发中,似乎想传递出一种态度:茶,是越啜越香的生活。

有事喝茶,三杯两盏淡茶中事情谈成,谈不成也不伤和气;无事也喝茶,茶香氤氲,家长里短“和着”温热的茶水下肚,油然升起“人间烟火气”。

茶融入了福建人生活百态,也拉近了福建与世界的距离。

在闽北古镇武夷山下梅村,“晋商万里茶路起点”石碑意蕴悠长。四百多年前,一条长达13000多公里的国际商道以此为起点,横跨亚欧大陆,直抵恰克图。福建茶叶经这条“万里茶道”穿洋越海,开启了与世界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梅古村。人民网 黄东仪摄

千年时光的空隙如何填平?

两年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建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等6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列其中。古老技艺的余韵留存至今,在同一片土地上,与千年前的“链接”于一片叶上。

如今到“万里茶道”的起点武夷山,不仅仅是喝茶赏景、游山水那么简单。住茶宿、吃茶膳、品茶趣、探茶乡、泡茶汤、赏茶戏……茶文旅产品不断“上新”,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过一把“茶香四溢”的“闽味”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夷茶已有千年历史,在武夷香江茗苑茶文化体验园的茶田之中,以大红袍、肉桂为代表的武夷岩茶茶树叶青翠欲滴。人民网 李唯一摄

如何理解文旅融合?当游客的追求从观光旅游变成文化体验,从脚下的“千里路途”演变成心灵的“万里归途”,一杯茶里品的是生活,一条街上看的是生活,一座城里游的是生活。

千年前,像伍斯一样远渡重洋踏上东方土地的马可·波罗来到刺桐港,被眼前的繁盛所震撼,于是在游记中写下“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2022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56项世界遗产。这座古时的东方大港以这种方式重新登上了世界的舞台。

泉州西街上,还保留着千年前的海港记忆。当头戴簪花、身着旗袍,手里摇着一把团扇的曼妙女郎,身姿摇曳地走过长街的青石板路,身后是通淮关帝庙与清净寺比邻而居,佛教与印度教和谐共处;街头是夜市热闹喧嚣,街尾是千年南音袅袅……不过寥寥数步间,中西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场景生动呈现,仿若福建多元文化的缩小“模型”。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乡有一俗”,是福建多元文化的注脚。从古老的闽越文化到海丝文化,从儒家的书香门第到佛教、道教的名山古刹,从闽南红砖古厝到客家土楼,福建的文化景观展现了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共生。

隐匿于时光中的福建特色文化,犹如栖于一隅的乐章,当有人俯身拾起、拂去蒙尘,照章奏出人间仙乐,才得以走进人间烟火,代代相承。

伴随着“来福地品福茶福味”,福建旅游市场热度持续走高:上半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2.9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3807.44亿元,分别比2019年同期增长34.6%和21%,均创历史新高。

今年,福州“三条簪”、泉州“簪花”等成为现象级爆点,看似偶然的“出圈”,却是对福建文化深层次耕耘后的“破土重生”。

“谁簪花,谁漂亮”,泉州“簪花围”源于中亚妇女戴花的习俗,在宋元时期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当地。当地人一致认为,戴花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希望自己“活得漂亮”的体现。福州“三条簪”将三条扁平如剑的银簪插入发髻,逐渐沉淀出“一把为国,一把为家,一把为己”的内涵,那是百年前福州女子将勇敢、刚柔并济置于发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头戴簪花的游客走在泉州街头。程薏熹摄

“簪花”之美在“外”也在“内”,因与海丝文化、传统女性精神相融,带来的不仅是人气,也重现了历史,延续了文脉。福建从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中寻得“沧海一粟”,并将之用现代的审美方式、营销模式、多元形式进行文化表达,成就了一个个“爆款”。

借用《人走茶不凉》中一句话:“这里的人来来去去,茶,一杯接一杯,却从来没凉过。”这杯未凉的茶置于福建的山水间,品出人间百态,映照出岁月的流转与多元文化的韵味。正所谓,人走茶不凉,情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