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在人民解放军骁勇善战,势如破竹的趋势下,国民党军队逐渐土崩瓦解。
曾经在大陆不可一世的蒋介石已再无翻身之日,就匆匆逃往了台湾,但蒋介石还是希望能够重振旗鼓,再次回到大陆度过晚年。
直到1956年的某一天,曾经做过蒋介石秘书的许孝炎,给他带来了一封简短而又特殊的信。
蒋介石
这信,蒋介石足足看了半个钟头,尤其是信里最后的那句话,还让他出神般地念出了声。
过了一会儿,蒋介石把信交给了许孝炎,只说了一句“辛苦你了”,就自己默默地离开了。
这封信究竟隐含了哪些信息呢?为什么能让蒋介石如此感慨呢?
在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把祖国的统一视为己任。最初,大陆对台湾地区采取的态度是用武力解决,而对岸的国民党也是不断骚扰大陆的沿海城市,双方就这样一直僵持着。
宣传画
直到1956年,全国政协第二届二次会议上,周总理宣布了力争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这才让僵局发生了转变。
在此之后,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会见了著名爱国人士章士钊,两人交谈得极为融洽。
在会谈的最后阶段,周总理向章士钊谈到了蒋介石和台湾的问题,并希望台湾可以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也欢迎蒋介石回到大陆,章士钊在听完之后就意识到,周总理是这把联络台湾的任务交给了自己。
章士钊
章士钊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做过参政会的参政员,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因此,让他来做两岸联络代表最为合适。章士钊在思考了片刻之后,对周总理说到,自己可以用探亲的名义前往台湾,然后再想办法联络蒋介石。
周总理在会面结束之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对章士钊的想法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并亲自接见了他,和他商量好了行程计划。为此,毛主席还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亲笔信,让章士钊带给蒋介石。
毛主席
章士钊想到,蒋介石特别警惕大陆来的人,就算是故交也会拒绝见面。于是,章士钊决定先去香港找到许孝炎。首先,章士钊和许孝炎是同乡关系,又因为许孝炎曾经做过蒋介石的秘书,深得蒋介石信任,让他做中间人,绝对保证万无一失。
于是,章士钊便将毛主席的委托告诉了许孝炎,并说明了大陆对台湾的态度。
许孝炎知道事关重大,不敢耽误太久,就带着信火速飞往了台北,面见了蒋介石。
当蒋介石看到信封上写的名字之后,犹豫了起来,但还是拆开看了看。这封简短的信,蒋介石足足看了半个钟头,尤其是信里最后的那句话,还让他出神般地念出了声。
因为这封信包含了极为重要的信息:首先,台湾必须要统一于中国,台湾回归祖国之后,除了外交权,蒋介石依旧可以掌管军权和人事调动。第二,台湾如果在经济建设方面有困难的话,可以由中央政府拨款资助。第三,中央会尊重蒋介石的意见,暂缓土地改革。第四,两岸不再互相派遣特务,共同维护两岸的团结。
蒋母之墓
至于让蒋介石念出声的那句话就是:“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这让蒋介石的心里五味杂陈。
蒋介石在来到台湾之前,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每年都要带着一家老小去给去世的母亲扫墓,不可谓不孝,而他自己也有着“落叶归根”的思想。
毛主席深知蒋介石的心思,就派军队将他的住宅和他母亲的坟墓保持原样,虽然还是有人擅自闯入并将其破坏,好在中央政府及时发现,并加以修复。
按照这封信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央对蒋介石采取了非常宽大的政策。但许孝炎从蒋介石得到的答复可以知道,这次大陆对蒋介石的联络是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蒋介石没有表明态度,但是也并不代表他就不为所动。蒋介石虽然与毛主席在政见上存在分歧,但两人始终保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虽然国民党内部也有搞分裂的人,但是迫于蒋介石的压力,也不敢有太大的动作。
毛主席与蒋介石合照
美国人也不停地在从中作梗,妄图分裂中国,可蒋介石无论如何都不配合,于是美国人就联络国民党内部那些想搞“独立”的分子,并扶持他们上位,这样的举动,自然会让蒋介石处于不利的地位。而毛主席也多次表示:“处理台湾问题,还是蒋介石最为稳妥。”
对于毛主席的这次邀请,蒋介石也考虑开始联络大陆,便找来蒋经国,让他联络曹聚仁。曹聚仁是鲁迅先生的文友,虽然是个文化人,但在国共双方均有密切往来,他曾经在1939年与叶挺和陈毅相识,并在1941年,受到蒋经国委托,给国民党创办过《正气日报》。
曹聚仁
所以,在蒋介石的心里,曹聚仁是最合适的中间人,也是最合适的谈判见证人。
曹聚仁在受到蒋介石的委托之后,于1956年7月动身前往北京。中央十分重视曹聚仁的到来,周总理特意在颐和园接见了他,并再次阐述了中央对台湾的态度。随后,毛主席又在中南海盛情款待了曹聚仁,当曹聚仁问道台湾人民是否可以保留原来的生活方式时,毛主席当即表明态度,并保证完全可以。
毛主席让曹聚仁去蒋介石的故乡走走,多拍点照片带回台湾让蒋介石看看,一来安抚蒋介石的思乡心切,二来这也是大陆的一片心意。毛主席还题了一首词相赠,词中有两句:“明月依然在,何时彩云归”表达了毛主席对蒋介石回归大陆的诚意。
蒋介石
曹聚仁回到台湾之后,将大陆的详细情况一一告诉了蒋介石,并说故乡的一切都保存完好,蒋介石一边听着曹聚仁的阐述,一边看着他带回来的照片,内心深受感动,也减少了对大陆的疑虑和抵触。
经过双方多次的沟通之后,两岸的往来也是越来越密切。大陆表示,随时欢迎台湾同胞回来走亲访友,并且会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还特赦了一大批国民党战犯。蒋介石甚至表示,随时欢迎中共到台北进行访问。
特赦大会
在1972年,毛主席在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还把蒋介石称为“老朋友”,只不过有些时候会吵架罢了,并且毛主席向尼克松表示:“我们和蒋介石的交情,比你们美国人长的多。”
1974年,南越派军舰侵犯西沙,并与我国爆发“西沙海战”,西沙方面海军请求增兵支援,获得毛主席批准,并且命令军舰直接从台湾海峡走过去不要绕弯路。
西沙海战
当时双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解放军的军舰都是绕道巴士底海峡。其实,毛主席让军舰直接经过台湾海峡,也是为了“考验”一下蒋介石。其实蒋介石在得知南越入侵之后,就表明了态度,甚至也准备让台湾的军舰前去迎击入侵之敌。当知道大陆的军舰经过台湾海峡的时候,蒋介石就下令:“不用管他们,让他们过去,并打开所有探照灯,让他们顺利通过!”
可是,天公不作美,就在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曹聚仁和章士钊先后去世,连接大陆和台湾的两座桥梁就这样离开了,而蒋介石也在1975年因病离世。
晚年蒋介石
在蒋介石最后的那段时光里,他对家乡的思念越来越多,并交代蒋经国,自己去世后不要葬在台湾,等到中国彻底统一之后,把自己和母亲安葬在一起。
而毛主席在得知蒋介石去世的消息之后,把自己关在屋里,一整天不吃不喝,把《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的演唱放了一天。并且毛主席还把词中“举大白,听金缕”,改成了“君且去,不须顾”,表达了自己对这位“老朋友”离世的悲痛,也对尚未完成统一的两岸深表遗憾。
晚年毛主席
回首那年,毛主席和蒋介石都曾经历过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也都经历过人生低谷,可再多的荣辱与成败也都交予了历史的长河,再多的是非与对错也都成为了不朽的画卷。
尽管两人的立场不同,但两人的心愿都是为了祖国能够完成统一。在此,衷心祝愿总会有实现的那一天,我们也相信,一切都会尘埃落定。
可如今,两岸的统一还是受到种种阻拦,两岸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复杂。但无论如何,台湾始终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不会放弃与对岸的交流,我们也永远会等他们“回家”。
因为只有自己的父母才会长久地疼爱自己的子女,别人的父母是不会真正疼爱别人的子女的,即使会,也不会长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