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贸易争端悬而未决,让德国意识到必须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于是朔尔茨将目光对准印度,包括欧盟都想把重注投在印度身上,希望印度取代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印度对此非常欢迎,然而印度是否能真正替代中国仍然是个未知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是欧洲对中国最依赖的国家。作为全球制造业巨头之一,德国一直依赖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来支撑其重要的汽车和电动汽车产业。多年来,中国不仅是德国汽车品牌的重要市场,而且许多德国汽车公司在中国投入巨资,搭建生产与研发设施。仅2022年,德企在中国投资超过1000亿欧元,可以说中国是德国海外最大市场,德国对中国经济和制造业的依赖有目共睹。中欧贸易摩擦越发激烈让德国意识到,德国对中国太过依赖了。

欧盟为了保护本土汽车产业,对中国电动车加征高额关税。然而,在欧盟的内部投票中,德国却旗帜鲜明地反对这项提案。因为无论德国还是德国汽车都无法承受中国反制导致的经济损失,然而德国无力改变大局,在法国意大利积极推动下,欧盟通过了对华电动车加征高额关税的议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降低因为中国对等反制造成的风险。于是德国总理朔尔茨到处寻找能够替代中国的市场,印度无疑是最佳人选。

德国选择印度为合作对象,主要看中了其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及近年来稳定的经济增长。印度不仅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其快速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也使其对外资充满吸引力。近年来,印度采取了多项政策,力图吸引外国投资,营造出更具开放性的经济环境。在全球范围内的反华情绪背景下,印度逐渐成为一些西方国家眼中的“香饽饽”,其市场似乎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安全感。然而,尽管印度对外资表现出友好的态度,许多外国企业却对印度市场的局限性保持谨慎态度。

然而印度对外资非常不友好,但显然德国没有吃过亏。对于外国公司而言,印度的部分地区政府将“敲诈”外资企业视为一种生财之道。小米和Vivo等在印度市场遭遇过类似的情况,这些公司被指控违反印度的各项法规,并被处以巨额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这些企业严格遵守当地法律,仍难以避免一些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而找借口“卡住”外企的发展。印度的官僚体系在执行法规时缺乏透明度,导致许多外资企业在印度难以顺利运作。德国希望通过对印度的大规模投资实现经济合作的多元化,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德国企业面临的并不仅是管理风险,还要应对可能带来的法律和行政困境。总之,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除此之外,印度的人力资源水平也是德国在印度扩大生产和投资面临的另一大障碍。德国的汽车和制造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而中国正是依靠多年来在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的持续投入,培养了数量庞大的技术工人群体。印度的工人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难以胜任复杂的工业生产工作。德国想要依靠印度的劳动力资源来支撑其在电动汽车和先进制造业方面的需求,仍然面临重重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印度的电力、交通等基建更是远无法和中国比,如果德国选择重仓赌印度,恐怕这额外的成本就足以抵消掉所有的利润了,而且还可能面临印度工人要求世袭岗位的离谱要求。

德国官员曾表示,德国并不打算完全放弃中国市场,印度的确难以替代中国在其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位置。德国的选择更多的是一种双重布局,即在保留中国合作的同时,寻求在印度和其他市场分散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越来越多地基于其自身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对于德国而言,尽管印度有吸引力,但短期内并不能真正替代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发展战略强调多边合作与共同发展,为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和升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德国的“去风险化”战略虽然可能短期内有所成效,但长期来看,单靠印度或任何一个替代市场都难以完全取代中国的角色。

毕竟如果中国好取代,美国早就对华“脱钩”了,显然德国还是和印度打的交道太少,只有深入了解后,恐怕才会知道中国只有一个,印度永远也取代不了中国。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嘴上喊着对华脱钩,身体却很诚实的想赚中国的钱,这才是最尴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