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之耻是怎样炼成的?西方联手给中国做的高端局,把英国玩废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

1990年代初,英国政府全力推动虚拟经济,以为从此能在高科技和服务业中继续领跑。然而,这一赌注却让曾经的工业霸主沦为钢铁废墟。

如今,工业退化的英国试图靠“2035战略”重振制造业,但面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崛起,重拾往日荣光成了一个奢望。曾经的工业巨头,最终为何被自己的盟友与高端规则“反噬”到步步退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业革命大哥,怎么就变成“钢铁废墟”了?

故事得从英国的工业革命讲起。那个年代的英国,真是“风光无限好”,从蒸汽机到纺织业,哪一项不是全球首屈一指?后来发明低成本转炉炼钢技术的贝塞麦更是把英国带上了“世界钢铁中心”的宝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上世纪70年代,英国的钢铁业巅峰时期,光是钢铁从业人数就高达32万。放眼全球,英国的钢铁产量几乎占了一半,当时的伦敦塔桥、铁路网、轮船,都是英国钢铁工人的骄傲。

可是好景不长。进入20世纪后半叶,英国的工业地位逐渐被美、德、日等国赶超。到了2000年以后,这个曾经的钢铁帝国进入了真正的寒冬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英国钢铁产量已经不到全球的1%,本国钢铁业从巅峰的几十万人骤减到现在不足两万的规模。

位于南威尔士的塔塔钢铁厂一宣布撤资,直接撂下了1.5万个岗位,把英国政府愁得团团转。英国政客们是怎么安抚的?

“我们会尽全力保住这些工作岗位……不过,国有化也不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场面,不夸张地说,就像电影中的末日场景。这个曾经靠工业革命起家的国家,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钢铁厂逐渐变成“废墟”,连英国人自己都在问:“我们怎么了?”

在经济全球化中,他们一度尝试了各种办法,想摆脱这种颓势,结果却是越弄越糟。

“盟友”的“帮忙”:美国这把双刃刀

说到英国的产业空心化,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的角色。二战之后,英国的霸主地位被美国取而代之,两国的关系也开始变得微妙。

美国为了在全球推广“自由贸易”,让自己成为工业老大的同时,也顺带让盟友们变成了“市场”,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英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一心想拥抱全球化,毅然决定跟着美国走“自由贸易”路线。于是英国政府削减补贴,转型发展金融和服务业,大批制造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英国人的精力都集中在了“银行”和“房产”上。

那时的伦敦市中心风光一时无两,全球的投资人都慕名而来。金融业的壮大似乎让英国经济“腾飞”了,可背后呢?制造业一个接一个地破产,产业工人不是被裁员就是失业。有人讽刺道,英国用“产业换来银行”,结果制造业的根基被动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美国这“盟友”看似帮了大忙,实际上却给英国挖了个坑。美英的“亲密关系”让英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辅助”地位,英国没能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发力,反而在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上深度捆绑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说,美国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让英国承担“市场”的角色,英国的制造业在这样的合作下迅速“被淘汰”。

当美英合力在全球推广“去工业化”政策,游说盟友加入“自由市场”时,中国这个“潜力股”被拉入了视线。

美英等国当时为中国量身打造了各种“高端规则”,通过技术壁垒、贸易壁垒等手段来遏制新兴经济体的产业发展。

可谁曾想到,中国非但没有被这些条条框框困住,反而成了全球制造的“代言人”,迅速崛起。与之对比,英国自己却在去工业化的路上越走越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通过技术优势拿下了高端制造市场,英国却成了最典型的“去工业化”牺牲品,反倒连最基本的产业链都被掏空了。这样的“帮忙”,实在是让英国吃了哑巴亏。

“高端局”成了英国的自我毁灭

为了保持西方的产业优势,美英等国将全球化的“高端局”布设得滴水不漏。它们设定各种高技术壁垒,希望让新兴经济体被锁死在“低端制造业”,从而让欧美保持产业链的上游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作为五常之一,自然是全力配合,甚至站在前排。然而结果呢?这一切到头来反而成了“自我毁灭”的剧本。

就拿英国的钢铁行业来说,在“高端局”设立之初,英国还觉得自己有基础,有技术,能和德国、美国一同控制市场。

可事实上,随着德国逐渐掌握钢铁和高端制造的技术话语权,英国在“高端局”中却被边缘化,逐步沦为了“后排选手”。这并非因为英国不努力,而是由于没有核心产业支撑,它的制造业逐渐丧失了全球竞争力

而另一方面,中国在这一局中不断通过技术转型、提高产业附加值,不仅没被遏制住,反而找到了自己的突围路径。

中国从低端制造逐渐向高端产业进发,通过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逐渐成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今天,中国在高铁、通信等高端制造领域的成就,让曾经的“老师”英国也望尘莫及。

美国设计的全球化“高端局”,原本是想遏制新兴经济体,结果英国自己反倒成了“自毁”典范

英国曾试图在全球化中“重拾工业”,可惜并未奏效。2024年推出的《投资2035:英国的现代工业战略》试图通过工业振兴来挽救英国制造业,计划利用数字技术和新兴产业来带动传统产业复兴。

可这种“补救”究竟有多少实效?从2024年的现状来看,尽管英国新战略设立了重振钢铁等高端制造的目标,但缺乏资金支持和有效的执行手段,难以撼动已经“被废”的制造业根基

从工业革命的起点到如今的制造业废墟,英国的衰落不仅是自身政策选择的结果,也是全球化规则游戏中的牺牲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英主导的“去工业化”风潮中,英国选择跟随,却在一场场高端局的反噬中把自己的根基动摇了。面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英国看似在全球化的棋盘中站到了“阵营”一边,实际却成了“高端规则”的炮灰。

从制造业到钢铁工业再到金融化的依赖,英国的故事充满了反讽意味。试图依靠“虚拟经济”崛起,结果却落入去工业化的陷阱;设想通过全球化控制其他经济体,最终却成为了全球化浪潮中被边缘化的老玩家。

在今天的国际市场中,英国的挑战是如何在这种规则框架内重新找到定位,而这一过程依旧充满不确定性。

参考资料

英国新发展战略聚焦重振工业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中国经济网.2024-10-25

财经观察:英国钢铁工业衰落引发思考.新华.2016-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