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旅居美国的李宗仁结束了在外漂泊的生活,重新回到祖国。和当初赴美时一样,此次回国,站在李宗仁身边的女人仍然是郭德洁。

在外界看来,长期活跃于民国政坛的郭德洁与李宗仁伉俪情深。然而,鲜有人知的是,李宗仁的原配夫人并不是郭德洁,而是李秀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秀文与儿子一家

李秀文出生于广西一户普通农家,她自小家境贫寒,由于在姐妹中排行第四,所以大家都叫她“四妹”。

还没出生时,李秀文家中已经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当时人们重男轻女的观念非常浓厚,所以她一出生并没有受到家庭的特别重视。

五岁时,李秀文得了一场重病,家里为她请了乡里的幼儿郎中来诊治。然而,经过几天治疗之后,她的病情却不见任何好转。

当时正值秋收农忙时节,父母均要下地收割粮食,哥哥姐姐们也都要去帮忙,家里人都顾不上生病的李秀文,就把她单独放在家里的一间小灰屋里,让她自生自灭。

其实,这时李秀文的父母已经不抱希望了,只等这个小女儿咽了气,找个僻静的地方草草埋了了事。

不料,在被单独放在“小灰屋”里两天之后,奄奄一息的李秀文竟然缓过劲儿来。那日,一家人刚从地里劳作回来,就听到小灰屋的李秀文大叫,说自己肚子饿,要吃饭。

父母闻声,欣喜异常,连忙喂她吃粥。没想到吃过之后,李秀文竟奇迹般的好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秀文

李秀文重病恢复的消息一下子在村里传开了,村里人都说她福大命大,有神灵庇佑,命格不凡。

听到村里人的议论后,李秀文的父亲也将信将疑。一日,他找来一位算命先生为李秀文看相。算命先生仔细端详李秀文的面相之后,又认真的为她批了八字,最后笑盈盈地对她父母说:“您这位女儿富贵双全,福禄过人,不是一般人呐!”

一听此言,李秀文的父母喜出望外。自此之后,他们对这个女儿倍加珍视,不仅不让她下地做农活,就连她的吃喝用度也与其他几个女儿不同。

说来也怪,不久之后,“福气”果然应验。李秀文年过四十的母亲再次怀孕,而且生下的还是一个儿子。

李家三代单传,中年又得一子,李秀文的父亲非常高兴。村里人更是将李秀文传得神乎其神,大家都认为是她为李家带来了福气。

李秀文不仅“有福命”,而且人长得端正,又做得一手好女红。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有不少人家都来上门提亲。

然而,父母为了让李秀文能嫁到一个好人家,并没有急于为她订婚,总是细心为她把关。一来二去,李秀文年纪渐长,却仍然待字闺中。

十八岁那年,邻村李宗仁家上门提亲。媒婆在合过两人的八字后,连声称赞,直说他们是天生一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

对于李宗仁的八字,李秀文的父母倒是挺满意,不过听说李宗仁家中兄弟姐妹不少,老两口又担心闺女嫁过去日子不好过,于是非常犹豫。

眼见李秀文的婚事迟迟定不下来,可愁坏了她的嫂子。在当时人们看来,家中闺女年纪大了尚未出嫁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李秀文的嫂子不想一辈子养着这个小姑子,于是总是在家里阴阳怪气。

李秀文生性坚强,她也不想再看嫂子脸色生活,于是一气之下便对母亲说,“不等了,我就嫁这个人!”

缘分天注定,原来两家早有渊源。李秀文小时候生那场重病时,家里给她请来诊病的郎中就是李宗仁的爷爷。当时别人都盛传邻村李家四妹福大命大,对自己医术颇有信心的老郎中只是笑而不语。

很快,两家完婚。婚后,李秀文才得知自己与婆家的渊源,更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丈夫竟然是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学生。

不过,李宗仁并没有嫌弃大字不识一个的妻子,而是耐心地劝她一定要认字。为此,李宗仁还特意说动父母,在农闲时让家里女人都能读书认字。

刚结婚时,李宗仁在外求学,李秀文则在家侍奉公婆。她勤劳贤惠,为人和善,与婆家长辈和各位兄弟姐妹都能相处得融洽。

李宗仁在家族中排行第九,因此李家人也都亲切地称李秀文为“九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

刚成婚的夫妻二人感情一直和睦,不过由于长期分居两地,聚少离多,婚后数年,他们才有了第一个孩子。不幸的是,这个孩子出生没几个月就夭折了。

民国六年,李宗仁升任营长,驻防新会。战事稍歇,李宗仁写信回家,要接李秀文随军。此后,李秀文在新会做了几年随军太太。在这期间,她生下了独子李幼邻。

当时人们都认为产房是不吉利的地方,擅自进入者会被剥夺进祠堂上香的资格。然而,李宗仁毫不在乎。当李秀文生产时,李宗仁全程守在门外,一听到里面传来孩子哭声,他马上冲进了产房,丝毫不顾接生婆的阻拦。

儿子的出生,给他们夫妻二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不过好景不长,很快战事又起,夫妻两人不得不再次面临分别。

1920年,两广战争爆发,李宗仁受命到前线征战,李秀文起先也随军到了广西玉林。不过之后战事逐渐激烈,李宗仁整日忙于军事无暇顾及妻儿,于是便派人将李秀文母子送回了桂林老家。

然而,老家的境况也并不乐观,无奈之下,李秀文又带着儿子随公婆前往上海避难。

1923年,公婆接到李宗仁从桂平的来信,信中说他已在当地另娶新人。公婆得知后,不免对李秀文这个儿媳有些心疼,于是便主张她带着儿子前去团聚。

李秀文听了公婆的话,带着儿子一路风尘仆仆地从上海赶到了桂平。见到丈夫早早站在门口迎接,抱起儿子更是高兴得不愿松手,李秀文悬了一路的心才放了下来。

不过,一想到丈夫刚娶新人,她又不免有些酸楚。在李宗仁的安排下,原配与新人见了面。一见到郭德洁,李秀文觉得自己毫无优势,对方不仅年轻漂亮,而且还有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和郭德洁

事实上,相比于李秀文,郭德洁确实更擅长官场应酬,她常常活跃于军官的太太圈,有时还在背后讥讽李秀文是“乡下婆”。

对于社交地位,李秀文是完全不感兴趣,也不多去涉足,更不曾想过要争上风。她知道倘若自己撒起泼来,也未尝不可让郭德洁难堪一下,不过这只会给外人作为饭余酒后的笑料而已,实际是出了丈夫的丑。

于是,秉持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李秀文尽量不去理会郭德洁的高傲。另外,李秀文也看不惯太太圈整日吃喝玩乐的做派,因此很少参与她们的活动。她每天只是守在儿子身边,督促家里子侄读书,尽量避免与郭德洁同时出现在同一场合。

起初,李秀文和郭德洁相处得还算说得过去,郭德洁从不在李秀文面前使性子,李秀文看郭家长辈都是谦恭老实的人,对他们也很是尊敬。总体来说,他们这段三人行的日子过得还算平稳。

后来,为了儿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李宗仁安排李秀文母子去了香港。在此之后,三个人再没有在同一屋檐下生活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年李幼邻

李秀文母子离开后,郭德洁常以“李太太”的身份跟李宗仁外出应酬,并且随着李宗仁身份的提升,郭德洁在外面的声望也越来越大。

或许是觉得自己有了在外生势的“底气”,郭德洁在家里行事也越来越没有顾忌了。

1942年,李宗仁的母亲在老家去世,郭德洁随李宗仁一起回桂林奔丧。按照当地规矩,开堂祭奠时,身为家里明媒正娶的儿媳,李秀文和大嫂要并排跪在前面,郭德洁应该跪在李秀文身后。

然而,郭德洁一向以“李太太”自居,对于李家这样的安排她很不甘心。在跪拜时,郭德洁一直想方设法地往两人中间挤,甚至用手使劲扯李秀文,想要将她拉到身后。

灵堂重地,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李秀文原本并没有打算声张,可是郭德洁毫无停手之意,几次把手撩到她的头发上,扯得她头皮生疼。

最后,李秀文忍无可忍,她回头怒瞪郭德洁一眼道:“你放规矩些!”

此话一出,立马引起周围人注意,郭德洁觉得脸上挂不住,顿时双颊一红,反咬一口,对众人说是李秀文动手打她。

李宗仁的大哥见状,心知肚明,但也并未多说,只是叫郭德洁不要留在儿媳之列,随他到男人那边拜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和郭德洁

对于大哥的处理,李宗仁也并无意见。的确,只要她们两个人没有闹到他面前,他通常都是乐意当作没事发生的。

虽然丈夫视若无睹,好在婆家人大多都是向着李秀文母子的,这让与丈夫长期分居两地的她,倒也不至于太难过。

早在多年前,李宗仁的父亲在上海病逝,临终时曾将自己手头的一万元积蓄,托付给了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八公”,让他转交给家里人。

办完丧事后,八公同李宗仁的母亲刘太夫人商量,问她这笔款如何发落。

刘太夫人说,“这笔钱应该交给九嫂,德邻(李宗仁)带郭德洁在外,九嫂独自守个儿子,将来幼邻出国读书,要用很多钱,再说这是幼邻爷爷的遗愿,不用商量什么了,只有九嫂应该收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