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之谦、王襄 递藏 王襄 题跋 《魏李苞 晋潘宗伯、韩仲元通阁道题记》

清晚期拓本 51×179 cm

钤印:撝叔壬戌所得石砚、灵寿花馆读碑记、砚山审定、王纶阁、纶阁、纶阁兄弟有金石之好、簠室学人、簠室寿□、簠室所藏墨本、南里老民、秦权斋审定记
题签:魏李苞晋潘宗柏等题名。景元四年泰始六年,石在陕西褒城。符斋题。

题跋:1、魏李苞晋潘宗伯等题名。丙戌冬十一月盙室学人王襄记,时年七十有一。钤印:王襄私印
2、吴愙斋督学陕甘时,曾亲至石门,饬工拓潘宗伯题名,遍访未获,仅得李苞三行而已。潘题一段,石有裂纹,或即由此失志,今后难再得新拓。此本之可珍惜,无待言矣。丙戌十一月七日王襄再题。钤印:王襄
3、古之摩崖碑题名造像记,余爱好最笃,为其笔意恣肆,有迥不犹人之妙纯。以性灵胜至于碑,志书每谨守绳墨生趣减矣。此题名字合隶草,法而一之,与汉罪人葬志相类。晋魏去汉未远,宜其近古也。纶阁。
4、此摩崖题名在陕西褒城,一为魏景元时李苞通阁道所,一为晋泰始时潘宗伯韩仲元造桥阁所刻。景元四年至泰始六年相距八年,经时未久,故两字神均瑰伟,若出一手。可见当时书法或谓石刻佚失或谓在山之绝顶,无人氊墨,然拓稀见,则识者所知。
5、此本为赵撝叔旧藏,近归于某君,有印记曰“硕山审定”。近由某君散出,余捐重值收诸杭肆爰付装并记。庚午春日王襄书于龙湫山麓爰琴读梅斋。钤印:王襄
6、李苞通阁道所下夺“刻”字补书于此志。吾率忽。王襄又书。钤印:纶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著名的汉中褒斜道石门摩崖石刻群中,有两段魏晋时期因修治褒斜栈道而镌刻的摩崖石刻。其一为魏景元四年《荡寇将军李苞通阁道题记》,简称《李苞通阁道》或《李苞碑》;其二为西晋泰始六年《潘宗伯、韩仲元通阁道题记》,又称《潘宗伯造桥阁题字》或《潘宗伯摩崖》。晋刻在右而魏刻居左,两方题刻并列,十分贴近,几成一体,成了互为融合的珠联譬合之作。自清乾嘉以来,刻于石门南崖的这两段魏晋题记,经传拓而为金石学家所重视。先后为翁方纲《两汉金石记》、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王昶《金石萃编》、王森文《石门碑释》、方若《校碑随笔》及近现代碑贴、书法辞书等收录。是拓赵之谦旧藏。王襄题签并跋。王襄(1876-1965),字纶阁,号符斋,改号簠室。祖籍浙江绍兴,世居天津。和王懿荣基本同时,是我国殷墟甲骨文的最早鉴定和购买者之一。曾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天津市政协委员等职。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