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跟笔者咨询“体检应该检测哪些项目”,尤其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一发病就很突然,更让人希望能够尽早发现。

笔者常常建议:多数人只需要查查血压、血糖、血脂这些项目就足够了,全身血管那么多,不可能在体检的时候全部查到,都是在有线索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

但这样的建议并不能让所有人都释然,有些朋友就会说:“要不我查个血粘度吧!”
提到血粘度检查,笔者就忍不住要吐槽:血粘度检查到底在查什么?血粘度高代表什么?与心梗、脑卒中这些心脑血管疾病又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值得跟大家仔细聊聊。
血粘度检查到底在查什么?

血流变学检查,也被称作血液流变学检测,是一种医学检验手段,旨在评估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性质。这项检测关注血液的粘稠度、流动性、变形性和凝聚性等物理特性,这些特性对于血液在微循环中的流动效率、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以及代谢废物的清除具有重要影响。

在进行血流变学检查时,医务人员会采集患者的静脉血,并使用旋转式粘度计、压力传感器、激光散射等专业设备和技术来测定血液的表观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率等关键指标。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血液的流变特性是否在正常生理范围内。

由于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而血浆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因此血流变学检查报告会包含在不同压力下测量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时间(反映血细胞的运动能力)以及切变率(相当于流速)等多项数据。

将血液比作一锅粥,其中白细胞相当于较大的豆子,红细胞和血小板则相当于较小的米粒,而血浆则是粘稠的米汤。检测血粘度的过程,就像是观察这锅粥通过漏勺的流动能力。如果血粘度过低,意味着粥中的固体成分太少,不太容易堵塞漏勺;而血粘度过高,则意味着粥容易堵塞漏勺,这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是人们所担忧的情况。

血粘度高代表什么?

临床上,血液粘度异常升高的现象被称为“高粘血症”,这一情况可以类比为一锅较为浓稠的豆粥。

要使豆粥变得浓稠,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豆子和米的数量;二是像一些粥店那样,加入大分子的增稠剂(例如淀粉)来增加米汤的粘稠度,这个过程被称为“勾芡”。

在血液学中,“豆子多米多”意味着血细胞的数量增多。例如,在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性贫血等疾病中,血液中异常的白细胞或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这会导致血液粘度显著升高。然而,要检测血细胞数量的增多,最合适的检查方法并非血液粘度检查,而是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能够直观地显示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并且在发现特殊异常时,可以通过人工显微镜检查和分类,详细了解异常细胞的种类和形态,这对于疾病的诊断更为关键。

“米汤粘稠”则指的是血浆中溶解物质的增加。血浆中含有多种物质,包括我们在血液检查中测量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各种感染相关的抗体、内分泌激素水平等。在这些物质中,起到“勾芡”作用的是大分子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参与凝血过程的纤维蛋白原等,以及人们非常关注的脂蛋白。而血浆中的其他物质,如各种激素、血糖等,都是小分子,对血浆的粘度没有影响,就像在粥里加糖一样,不会产生勾芡的效果。

在这些蛋白质中,含量最多的是球蛋白白蛋白。白蛋白和部分球蛋白由肝脏合成,在多种生理生化过程中充当基础的运载蛋白。在肝脏、肾脏疾病发生时,这些蛋白质的数量会发生变化,这在普通的生化检查中就能直接观察到。

另一部分球蛋白被称为免疫球蛋白,它们是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的抗体。高球蛋白血症是导致血浆粘度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些淋巴细胞的恶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中,免疫球蛋白的数量会大量增加,引起血液粘度升高,这确实可能导致小血管的血栓形成,引起头痛、视力异常、眼震、耳鸣等神经系统症状,但很少真正导致严重的脑卒中。

此外,普通的生化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球蛋白水平的显著升高,而确定高球蛋白血症的原因则需要更详细的检查,血液粘度检查在这方面并不能提供太多有意义的信息。

纤维蛋白原也是血浆中含量较高的蛋白质,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血浆粘度升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纤维蛋白原和血栓形成有更直接的关系,在血管出现破口发生出血时,纤维蛋白原被激活为纤维蛋白,互相交联形成网状结构,拦截红细胞并使其堆积在一起,形成“血痂”,完成凝血止血的过程。所以,纤维蛋白原是凝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些特殊的原因引起这个凝血的过程在血管内发生,就会形成血栓,造成血管的堵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血粘度检查可以预测心血管疾病?

许多患者在完成血粘度检查后常会提出疑问:“我是否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正如之前讨论的,血浆粘度升高的原因中,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可能是与心血管疾病有关联的因素之一。然而,关于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否能预测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发生,临床研究并没有给出一致的结果。

2005年,有一篇荟萃分析文章汇总了三十多项研究的数据,提出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升高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正相关性。但到了2013年,另一项更新的荟萃分析则认为,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冠心病或中风的风险增加并无关联。

目前,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我们认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并不明确。同时,科学研究也未发现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促进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理论支持。

因此,血粘度检查在发现和预测心血管疾病方面并没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此外,血浆中还有一类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的蛋白质——脂蛋白。由于脂质(例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不溶于水,需要借助可溶于血浆的脂蛋白来携带并运输到各个组织中去利用,因此在检验中我们通常检测的是脂质与脂蛋白的复合体。

脂蛋白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然而,与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相比,血浆中脂蛋白的含量要少得多,其“勾芡”效应相对较弱。即使在血脂显著升高的情况下,血浆粘度也不会有明显变化。因此,血粘度检查对于脂蛋白代谢异常的筛查并不敏感,也没有临床研究将血粘度检查作为监测血脂异常治疗效果的指标。

在众多被广泛宣传的体检项目中,血粘度检查常常被特别强调。但在实际应用中,血粘度检查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监测方面并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更像是一个“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效果有限”的检测项目。因此,如果有人向您推销血粘度检查,您可能需要谨慎考虑,捂紧钱包,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