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制品一直是文玩界的宠儿,虽然被世界各国严厉禁止买卖,却依旧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比如在2010年的伦敦佳士得秋拍会上,一对清朝18世纪御制的其实象牙碗,就拍出了2300多万人民币的天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象牙制品】

但比起象牙,有一种鸟类的头骨更加昂贵,其价格是是象牙的3倍!

只不过盗猎者在取其头骨的时候,为了头骨的完整性,往往采用“活取”的方式——那些鸟儿被取了头骨之后,只能痛苦地等死,实在太残忍了!

拥有特殊头骨的鸟儿

盔犀鸟是一种分布在东南亚热带雨林的鸟类,主要生活在文莱达鲁萨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和泰国等国家的低地热带雨林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盔犀鸟】

它们的体型普遍较大,体长可以达到70~80厘米左右,双翼展开时的长度能达到1.2米。它们的羽毛是黑色和白色相间的,头部发红,且因为头上看起来像戴了一个头盔,所以才得名盔犀鸟。

和普通鸟类不同,盔犀鸟一年只会产1~2枚卵,在长达5个月的孵化期中,雄鸟会用泥巴将位于悬崖上的巢穴封住,只留下脑袋大的洞口,以抵御天敌的攻击和方便雌鸟将头伸出接受雄鸟的喂食。

在幼鸟破壳而出后,雌雄鸟类会共同照顾雏鸟,直到它们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盔犀鸟】

盔犀鸟的头骨非常特殊,一般鸟类的骨头都是中空的,这样可以减轻重量,方便飞行,但是盔犀鸟的头骨却是实心的,其头骨的重量达到了全身体重的1/10,头骨呈现鲜红色,前端的喙部则为黄色,整体色彩十分艳丽。

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头骨,为盔犀鸟招来了杀身之祸,现在野外几乎已经看不见盔犀鸟的踪迹了。

被盗猎的盔犀鸟

从元朝开始,盔犀鸟就已经成为了东南亚各国上贡的贡品之一,只不过那时候人类的交通并不发达,且信息传播速度很慢,所以只有一小部分的盔犀鸟成为了贡品,其他大多数的鸟儿仍旧在自然界中安全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和下西洋】

但是自从郑和下西洋后,中国王朝的达官贵人们开始了解了盔犀鸟的特殊性,并且用盔犀鸟头骨制作的文玩也成为了热门。

而随着明朝的实力衰弱,东南亚各国上供的盔犀鸟减少,也导致国内的盔犀鸟文玩越来越贵,所以也有越来越多的猎人开始捕捉盔犀鸟换钱。

不过随着王朝的更迭,中国进入了闭关锁国的时期,盔犀鸟无法再流通入中国市场,其文玩制品也渐渐的隐匿在了江湖中。直到2007年的一场拍卖会,又把盔犀鸟的头骨制品拉回了人们的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盔犀鸟头骨制成的鼻烟壶】

2007年纽约曾举行过一场拍卖会,会上一个由盔犀鸟头骨做成的鼻烟壶,重量还不到300克,却拍出了65万元的价格,换算下来是同等重量象牙制品的三倍以上。

于是,一些盗猎分子连带着盔犀鸟生存地的居民们都开始行动起来,很快野外的盔犀鸟数量急剧下跌。从一开始的“遍地都是”,变成了几万平方公里“难觅一只”。

盗猎者的残忍手段

很多盗猎者在抓捕大型野兽时会使用麻药枪等工具,在野兽被打倒后,会直接将其杀死,以便取其头骨或角,但是他们却不这样对待犀盔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盔犀鸟】

首先,盔犀鸟不像其他大型动物一样有那么强的攻击性。其次,他们认为活着取下的盔犀鸟头骨才是完整的,且才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所以在捕获一只盔犀鸟后,这些盗猎者会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直接强行取下盔犀鸟的头骨,然后将其扔在一边慢慢等死。

盔犀鸟的数量减少后,盗猎者在其栖息地没有及时发现盔犀鸟的身影时,还会专门模仿盔犀鸟的叫声引出躲藏起来的鸟儿,然后再将其擒获、活取头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盔犀鸟】

最重要的是灰犀鸟是一夫一妻的忠贞之鸟,尤其是在幼鸟的孵化期,一只雄性鸟儿在外死去后,巢里的雌鸟得不到食物,要么舍弃孵化幼鸟出门觅食,要么就饿死在巢中。

所以一只盔犀鸟的死亡往往代表着一个盔犀鸟家庭的覆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盔犀鸟的数量下降的才会如此剧烈。

并且最让人不耻的是,这些头骨被取下来后,往往做成了佛像、菩萨等形象。

保护盔犀鸟

从2007年拍卖会开始,到2015年盔犀鸟被列入世界保护名录清单,他们的数量从数万只下降到了不到百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盔犀鸟】

尽管现在各国已经为盔犀鸟设立了自然保护区,盔犀鸟们的生活状态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是种族的繁衍却陷入了瓶颈。

如果不想未来提起盔犀鸟,人们的印象就只剩下一个个精美的头骨制品,那么对盔甲的保护还需要持续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盔犀鸟的头骨制品】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很多看起来精致奢侈的文玩品,背后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物以稀为贵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为了这个“稀”,用血腥和残酷的手段,把一种又一种的生物逼上绝境,那么人类总有一天会自食恶果。

参考资料:

【1】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平安北京

【2】探秘“中国犀鸟谷”:昔日“猎鸟人”何以成为“护鸟人?”·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