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抗美援朝出发的前夕,毛岸英问毛主席一个问题,毛主席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等你回来了,我再告诉你。”抗美援朝胜利了,可惜的是毛岸英再也回不来了,那个问题的答案再也听不到了。毛岸英问了毛主席啥问题呢?毛主席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一切的一切,且听笔者为你慢慢道来。
图|毛岸英青年时期
毛岸英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第一个孩子,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在当年那个动乱的年代,毛泽东和杨开慧都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到处奔波,年幼的他跟着父母颠沛流离,几经辗转,到过上海、武汉和广州等很多个地方。
1927年,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为了孩子们的安全,杨开慧与毛泽东分开。毛泽东继续投身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建设当中,杨开慧则带着毛岸英、毛岸青和刚出生不久的毛岸龙,返回湖南老家躲避反动派的追捕。
1930年,反动军阀何键在湖南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在湖南生活的杨开慧母子四人也被反动军阀盯上,杨开慧和毛岸英连带保姆,都被反动军阀捉进监狱。
在监狱里,反动派试图劝说杨开慧放弃革命,交代毛泽东的下落,但是杨开慧坚持自己的信仰,对于毛泽东的事情只字不提。
反动派见杨开慧态度十分坚决,便动用了刑具,尽管杨开慧被折磨得血肉模糊,但仍然没有开口,誓死不背叛中国共产党。于是反动派退一步和杨开慧谈判,条件是杨开慧退出共产党,对外公布和毛泽东离婚,就放过她。
杨开慧仍不改初衷,正义凛然地说道:“牺牲我小,成功我大,要我和润之离婚,除非海枯石烂。”国民党见杨开慧没有任何价值,决定公开枪决杨开慧,给毛泽东一个沉重的打击。
在湖南长沙的浏阳门外,满是伤痕的杨开慧被押送至识子岭,在众目睽睽之下实施了枪决,杨开慧牺牲时年仅29岁。毛岸英兄弟三人知道了母亲被杀害的消息,当场大哭,心痛万分。毛岸英下定决心要参加中国革命,完成母亲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图|杨开慧与毛岸英被捕纪念像
一年后,外婆和舅妈把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毛岸龙带到了上海,交给了叔叔毛泽民照顾。
上海的革命并不是很顺利,处处面临着危险,毛泽民难免有时候会顾及不到毛岸英兄弟,担心他们会陷入危险。
当时地下党为了培养下一代红色革命种子,创办了大同幼稚园,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于是叔叔毛泽民就把毛岸英兄弟三人送到了大同幼稚园。
也是在这里,毛岸英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明白了为什么有一群人在为革命奋不顾身。就这样,一颗革命的种子在毛岸英的心中发芽。兄弟三人在大同幼稚园学习有一年左右。1931年5月至6月的时候,弟弟毛岸龙突然生病,由保育员紧急送到医院抢救,经救治无效死亡。
图|毛岸英左,毛岸青右
在大同幼稚园上学的时间没有多久就结束了,中央科长负责人之一顾顺章被国民党抓到了,并不是每个共产党人都能像杨开慧那样至死不渝。顾顺章在胁迫下叛变了,他掌握着党的大量绝密信息,所以大同幼稚园为了安全考虑只能遣散,并做了具体安排。幼儿园的孩子由家人领回去,无家可归的孩子由“红色牧师”董健吾负责抚养。
然而,董健吾家中本身就不富裕,养自己的孩子已经捉襟见肘,再加上两个,更是使得生活难上加难。之后,毛岸英和毛岸青就被寄养在董健吾前妻黄慧光家中。
寄人篱下的毛岸英兄弟经常受到黄慧光的白眼,对他们的态度也变得恶劣,董健吾前妻还担心自己家会被毛岸英兄弟牵连,便叫董健吾将他们送走。
董健吾是爱国人士,很清楚毛泽东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性,毛泽东在拯救国家,为了革命事业在拼命,不能让他的孩子流离失所,所以坚决不肯赶走毛岸英兄弟俩。在窘迫的生活环境下,黄慧光让毛岸英和毛岸青去卖报纸。有一天毛岸青卖报纸给几个外国人,他们给了假钱,等到晚上和黄慧光对账的时候才发现。于是毛岸青遭到了黄慧光的谩骂。
毛岸青被骂之后,一怒之下,在墙上写下“打倒帝国主义”的宣传语,引起了上海巡警的注意。上海在反动派的管理下,一直在抓共产党人。看到这样的标语,不管对方是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抄起武器就打。这顿毒打,让毛岸青留下来了后遗症,脑袋受到了影响,听力也出现了问题。
兄弟俩对反对派的仇恨又加深了一层,更加坚定了以后要参与革命事业的决心。
图|上海老照片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毛岸英兄弟开始流落街头。毛岸英兄弟过着食不饱腹,衣不蔽体的流浪生活。这时候的上海很混乱,什么样的人都有,人们陷入恐慌之中。
兄弟俩流浪时,居无定所,风餐露宿,晚上就睡在大马路上,饿了就去翻垃圾桶捡垃圾吃。尽管受到过排挤、欺负,但是只要有活下去的希望就会坚持。
直到1936年的夏天,地下党的人员才在一间破庙里找到了毛岸英和毛岸青。
1937年年初的时候,毛岸英兄弟俩来到莫斯科,进入莫斯科国际第二儿童医院学习。他们的同学大多也和他们一样,父母为了中国革命在前线奋斗,都是很少见到家里人的孩子。在学校里,毛岸英刻苦学习,非常认真,不久就被老师任命为少先队大队长。
虽然背井离乡,但是在这里他获得了很多知识,结识了很多年少的革命子弟,有着共同的理想,他们志同道合,经常在一起谈论时事。1939年,毛岸英加入中国共青团。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德国法西斯分子侵略苏联,迅速向苏联的首都莫斯科推进。战况越来越严峻,毛岸英写了一封信给斯大林,希望斯大林可以让他参加战斗。
信上毛岸英表明了自己对法西斯的痛恨,反对法西斯随意的侵略他国土地。他不能容忍德国法西斯任意妄为,法西斯也杀害了中国人,想去战场参加战斗,也是为了替中国人报仇。
信的结尾毛岸英写上了自己的俄文名字“谢廖沙”,另外还注明了“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
信发出去后,毛岸英每天都期待斯大林的回信,但是十几天过去了,这封信就像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图|毛岸英在苏联学习时的照片
这时候,苏联的政治副主任来到学校看望孩子们,毛岸英觉得这是一次参军的好机会,他知道苏联的战争,一个中国人想要参加肯定是有困难的,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抛砖引玉”。
他开心地和老将军打了声招呼,先不提自己想参军的事情,和老将军说起了自己对于法西斯和反法西斯的看法,从两方军事方面作对比,再加上各国民心所向,反法西斯注定会失败。
苏联老将军听得很认真,很认同毛岸英的想法,对毛岸英刮目相看,夸奖他说:“好啊,谢廖沙,真的很棒,你对战争有着自己的看法,并且都是正确的,你的分析也很到位。”
毛岸英看准时机,立马说道:“曼努伊尔斯基同志,我很喜欢军事和政治,学习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我所说的都是没有去实现的想法,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纸上谈兵,我特别想参军,上前线,想请你帮我这个忙。”
前面的话还听得好好的,直到后面,老将军急了说:“绝对不行的,参军必须要苏联国籍,你是中国人,这违反了规定,你是没有资格上战场的。”
毛岸英没有再争辩什么,只是反问了老将军一个问题:“那您说说什么是共产国际呢?”不等老将军回答。
图|苏联卫国战争时期
毛岸英自顾自回答:“共产国际面对的是全世界,并不单单指一个国家,每个国家,不同的种族都有着相同的权利,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之分。日本侵略中国,我爸爸在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分子,德国侵略苏联,斯大林在苏联抗击德国法西斯分子。我们是不同国家的人,我也不可能加入苏联的国籍,但是我们是在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打倒法西斯分子,这是共产主义国际的任务啊。”
苏联老将军听完,被眼前这个有志青年的热血打动了,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但是由于法律规定便没有做声。
毛岸英见好就收,见这个问题实在有些为难老将军,于是立马转变了目标,说:“尊敬的将军,等我读完了八年级,你把我送进军校吧,我想学习更多的军事知识,真正了解战争,我以后一定要赶走所有的侵略者。”
老将军没有办法拒绝一个热血青年的请求,进军校也不是参军去前线,没有违反规定,就答应了说:“你等通知吧,谢廖沙同学。”
等到毛岸英学期结束,就接到了伊万诺亚市附近苏雅士官学校的入学通知,这所学校专门培养连队士官生。1943年1月,毛岸英进入莫斯科列宁军事学校学习,这是一所培养中级军官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有很多之前上过战场的军官,有些还是屡立战功的中级军官。他们大多胸前都挂着功勋章,在胸前闪闪发亮,在他们当中,毛岸英是一个例外。
图|毛岸英在苏联时期的照片
1943年1月毛岸英成为了一名苏共党员,成为正式党员是在回国之后。毛岸英在莫斯科列宁军事学校毕业后,又来到了伏龙芝军事学校继续深造。
经过学习,毛岸英被授予了苏军中尉的军衔,他被允许参军上前线,加入了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任坦克连指导员。
在战场上,毛岸英不惧艰险,在炮弹如雨的战场上,指挥坦克连冲锋,哪里有德国法西斯,哪里就有他坦克连的炮火,毛岸英不畏牺牲,一路炮火碾压敌人,日夜不停的战斗。
可能是早年经历了太多事情,战争并没有吓到这个第一次上战场的年轻人,反而镇定指挥,头脑清晰,一路战斗,一直打到柏林,苏联战士也都十分佩服这个年轻的指挥官。
1945年5月,卫国战争结束,苏联赶走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个时候,有人向毛岸英传达命令,斯大林邀请他见一面。
于是毛岸英来到斯大林的住所,刚进去,就看见斯大林在房中来回踱步,便向前报告,斯大林看到毛岸英的出现,笑着夸奖:“你做的不错,不愧是毛泽东的儿子,很有才能。”听到夸奖,毛岸英心里很是开心。
图|斯大林约见毛岸英(速写画)
斯大林边说边拉着毛岸英的手,又说:“战争结束了,你的服役期也满了,就回去上学吧。”然后斯林送给了毛岸英一把手枪,作为纪念,毛岸英双手接过了这个珍贵的礼物。这把手枪直到他牺牲时,还带在身边。
1946年毛岸英秘密回国,回到延安,毛泽东抱病去迎接。毛岸英下飞机看到父亲,心中涌起一阵感动和尊敬之情。毛主席看到毛岸英,心情大好。
毛岸英刚回国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按照毛泽东的要求,和农民一起下地生活,在解放区搞土地改革,帮忙做宣传工作。他虽然是毛主席的儿子,却从来不以这个身份自居,而是觉得这是一种责任,要多为人民做贡献。
在毛泽东的介绍下,毛岸英认识了刘思齐,毛泽东经常会接刘思齐来家中玩,两个年轻人慢慢地走到了一起。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结婚了,婚礼是在中南海里举行的。婚礼上,毛主席拿了一件黑色的大衣送给他们,笑着说:“我就这么一件拿得出手的大衣了,白天岸英可以穿上,晚上你们两可以盖上,就都有份了。”说完大家都笑了。
毛岸英结婚不到一年,朝鲜战争爆发了。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党中央决定抗美援朝,毛岸英坚持加入战斗。
毛主席对毛岸英说:“那得问你彭叔叔,看他愿不愿意收你当他的兵。”彭德怀连忙拒绝:“战场上太危险了,随时都可能失去生命,岸英还是在国内做好后援补充工作,也一样是在援朝。”毛岸英坚持去前线说:“正因为危险,所以才要去,我之前参加过苏联的卫国战争,一直打到了柏林,我会保护好自己。”彭德怀看向毛泽东,毛泽东点了点头。
彭德怀见毛泽东没有说什么,便同意了。
图|毛主席与毛岸英
在离开之前,毛岸英去到父亲的房间,怀着敬畏之心看着毛主席,问了之前早就想问的问题:“爸爸,您觉得我作为您的儿子合格吗?”
毛泽东说:“等你从朝鲜回来了再回答你这个问题。”毛岸英又去了医院看望刘思齐,那个时候刘思齐刚做完阑尾炎手术,毛岸英就来向她告别。
毛岸英只是说,组织派他去出差,并没有说去打仗。
两人互相叮嘱了一番后,毛岸英起身离开。刘思齐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别将会是永别。
1950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打响了第二次战役,司令员彭德怀把所有的作战命令都下达完毕,松了一口气。
毛岸英在中国志愿军司令部担任翻译,那天他坐在火炉子的旁边,签收一些加急的电报。
中午11点的时候,志愿军总部上空出现4架美国的轰炸机,很快就飞走了。官兵们听声音,判断飞机飞远了,是去别的地方轰炸去了,又放松了警惕。
图|抗美援朝时期照片
但是副司令员洪学智非常警觉,从防空洞赶了过来,叫所有人撤离,警员们拉起彭德怀的手就跑。
而这时的毛岸英和另一名参谋长在收拾文件,撤离速度慢了一点,落在最后面。就在这时,轰炸机又从远处返回了,盘旋在总部的上空,从空中丢下了上百枚凝固汽油弹。
还没有等到毛岸英他们走出作战室,汽油弹就落了下来,熊熊大火吞没了作战室,所有人都着急看着作战室。
司令员挣脱了警卫员的手,跑了过来,叫大家不要慌乱,指挥大家抢救受伤的战士和灭火。彭德怀着急地询问,有哪些人没有出来。大家清点了一下自己部门的人员,只有毛岸英和参谋长高瑞欣没有出来。
在场的人都着急了,尤其是司令员彭德怀,大家一边大声地叫着“岸英,岸英”,一边救火。不一会儿大火扑灭了。
只发现了两具烧焦了的尸体,其中的一具尸体带着一块苏联的手表,基本可以判定那具尸体就是毛岸英,彭德怀站在尸体边很久,很是自责没有保护好毛岸英。
图|毛岸英同志之墓
司令员彭德怀亲自写关于毛岸英死讯的电报,短短几行字却是最难以抬笔,他写了将近1个小时。信中写明了经过,并深深地自责,请求毛主席处分。毛主席知道消息后,脸色很难看,许久没有说话,只听见毛主席吸烟的声音。
过了很久,毛主席才抬起头,看着周围的人说道:“打仗有牺牲是在所难免的,在这场战争里,很多人的儿子都牺牲了,岸英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军战士,不要因为他是我儿子就区别对待。”过了一会,毛主席喃喃道:“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在场的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对于毛岸英牺牲了这个消息,毛泽东决定先不告诉刘思齐,毕竟她还在上学,怕影响她学习。
刘思齐按照毛岸英的叮嘱一个星期去看一次爸爸,每次来都会问毛主席,岸英怎么还没有来信。毛泽东表面笑着,实际上他内心十分难过。
直到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毛泽东特意叫来周恩来一起准备告诉刘思齐这个消息,刘思齐知道后痛苦万分,毛主席安慰道:“岸英是为了保卫中朝人民抵御美国的帝国主义侵略而牺牲的,今后,你就是我的女儿。”
图|毛主席与刘思齐(剧照)
刘思齐仍然陷在痛苦中无法自拔,每天寝食难安。
刘思齐深知毛岸英的遗愿,她深情而悲伤地看着毛泽东,问道:“爸爸,岸英作为您的儿子,您认为合格吗?”
毛泽东听完,一时无语凝噎,过了一会儿毛泽东说:“合格,他是我的骄傲。”
刘思齐泪流满面,岸英活着的时候十分佩服毛主席,总认为自己对人民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出来,与爸爸相比真的是不值一提。如果他活着的时候听到毛主席这样说,一定会非常开心。
图|毛岸英与刘思齐
毛岸英这一生是短暂的,牺牲时年仅28岁,童年时期吃尽了苦头,遭遇过非人的待遇,历经世间的冷暖。
抗美援朝胜利后,朝鲜人民对于毛岸英的牺牲感到十分的痛心,对于中国和毛主席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周恩来后来说:“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才一个月零三天,就牺牲了,他之前在苏联9年的留学,有过前线指挥作战的经验,经过“劳动大学”改造和工厂的锻炼。在中国年轻人中,有这些经验的人很少,在很多干部的亲属中,很少有像毛岸英一样,坚决请求上前线,国难当头挺身而出,是很少人能够做到的,毛岸英的牺牲对于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来说,都是一种损失,令人痛惜。”
毛岸英本人是十分优秀的,只是在父亲的光环下,自我认为没有什么作为,所以一直在努力想要得到父亲的认可。却不知他之前在苏联杰出的表现,回国后虚心学习,肯吃苦的态度,积极参战早已得到父亲的认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