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素娇 图/玉峰鹿鸣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9万人。民生福祉,就业为本。各地锚定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不断培育就业“新增长极”,孕育了大量就业机会和潜力,不但增添了发展的信心,也温暖了民心,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让人民群众“好就业”“就好业”,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2024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有1500万人以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79万,比上年增加21万人。由此可见,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不断扩大就业“蓄水池”至关重要。在为劳动者铺实“就业路”上,各部门多措并举、合力共为,从“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连接供需两端到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援助,从搭建“政企校”人才培养运输平台到提供岗位推荐、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服务,从提供公益性岗位到架起“云桥梁”,推广直播带货、自媒体运营等“互联网+”就业形式,政策“红利”的充分释放,助力劳动者与招聘单位的双向奔赴。政策配套用心、“绣花”功夫暖心,是帮助劳动者就业的前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方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社会在飞速发展,除了传统的“360行”,新业态、新模式也在不断涌现,灵活就业让劳动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就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积极开辟更宽更广的就业渠道,比如食品造型师、健康管理师、旅游体验师等,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健康发展,让更多发展新空间“长”起来、就业新岗位“冒”出来,激发市场吸纳就业活力,增强就业的适配性,打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强引擎”。

就业市场上常见“两头愁”现象:用人单位愁“用工荒”,求职者愁“就业难”,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供需匹配不够精准。只有把“精准桥”搭起来,才能畅通就业“活水”。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项招聘服务、实施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等,帮助他们更好融入职场;对于农村劳动力,举办劳务协作活动、支持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对于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以精准帮扶确保各类重点群体都能获得合适的就业机会。

“富民之道,惟在乐业。”就业畅则民心顺,就业稳则民心安,就业好则民心乐。不断优化就业结构,挖掘就业新潜力,在精准服务上下足绣花功夫,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持续稳就业促民生,必将凝聚起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强大合力,让就业的活水激荡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