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记录生活,中国泥鳅网,fishbase。

重庆女子把泥鳅养成“皮球”

近日,IP地址为重庆的博主@记录生活在网上发布了一则视频,配文是:“这是什么鱼,大家认识吗?”

视频中可以看到一头体型硕大的泥鳅在鱼缸中畅游,它的看起来起码有十多厘米,大是一回事,其身体肥胖得都鼓起来了,简直像个皮球!原来泥鳅能胖到这种程度的吗?实在是头一回见识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主表示:“这条泥鳅是我7月份在火锅店门口捡的,它命好,都到火锅店了,还跑了,关键还被我捡到了,就这样住进了我的鱼缸,我就这么养着,看它能长成啥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条泥鳅真是够命大的,可能是怕再次被当成食材,所以要了命的疯吃把自己搞成这样?很多网友都惊叹于这只泥鳅的大体型,有人猜测这泥鳅是不是怀孕了?也有人开玩笑的说泥鳅是要化形了,或者是要渡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还有其他的网友给出更合理的解释,他们都认为,这只泥鳅的品种跟我们常见的,甚至是自己抓过的泥鳅的品种都不一样。据说这是台湾泥鳅,这个品种就是可以这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吗?今天咱们就稍微聊一下这个品种。

台湾泥鳅

台湾泥鳅

台湾泥鳅的学名是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它是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的物种,跟普通的泥鳅同属于一个亚科,所以看起来难免有种”真假美猴王“的既视感,不过它们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大鳞副泥鳅体长可以轻松达到10厘米,更有20厘米级别的大个体,比普通泥鳅要大得多;其次,大鳞副泥鳅身上最常规的配色是褐色、灰色或金色,会带有明显的杂色或斑点状的黑点,因此其被作为宠物贩卖时候的商品名为“胡椒泥鳅”。而普通泥鳅就是那个样子了,不需要多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评论区很多人说大鳞副泥鳅是特地培养来的物种,并非原生物种,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我国原本就有大鳞副泥鳅的自然分布,它们在我国分布于于长江中下游和台湾岛西北部的浅滩河流,海南也曾有发现。在我国外则分布于韩国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但是在巴塞罗那、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华金河和日本大部分地区,它们却是有一定危害的入侵物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肉质和味道我确实是不知道,没吃过,欢迎吃过的小伙伴在评论区补充。

大鳞副泥鳅的饮食和行为与普通泥鳅几乎相同。它们都是杂食性的清道夫,是底栖物种,会通过三对触须来探测食物。它们的适应能力超强,可以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这使得它们在缺氧环境或者水质很差的水中,甚至是上了陆地都还能存活好久。难怪开头的重庆女子在火锅店门口捡到它后,带回家还能养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季是它们的繁殖季节,雄性会缠绕雌性使卵受精。雌性会在冬季开始产卵,它们把卵产在水生植物或者石头等掩蔽物下,然后不再过问。

大鳞副泥鳅被认为是很优良的淡水鱼品种,我国很多地区老早就开始对它们养殖的尝试。根据调查,最早是1992年由湖北省大泥鳅水产研究所进行培育和人工繁殖研究,之后的2000年开始,陆续在浙江湖州、顺德、仙桃等水产技术站推广养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知道为啥,到目前为止,大鳞副泥鳅的知名度都还很低,许多人压根不知道它们的存在。也不晓得是已经很好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被当成比较大的泥鳅,还是有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