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故事】

寻常好故事,最是动人心。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马桥镇推出“我的故事”系列报道。在这里,参与闵行建设发展的新老马桥人以第一视角,娓娓讲述他们的故事。

他们中有城市建设者、科技创业者、教育工作者,也有平安救火英雄、公益“民星”、文化传播使者……他们很平凡,却又不平凡。他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默默奉献着,用热情绘制城市温暖画卷,用耕耘创造着城市发展的新高度。

本次故事的讲述人是黄榿,他是上海闵行竹冈黄氏第二十二世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根,是寻找生命的起源;忆祖,是缅怀先辈的恩泽;溯源,是探寻历史的脉络。黄氏家族的历史是一本厚重的书,从祖辈的辛勤耕耘到父辈的接力奋斗,再到如今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与探索,这段历史不仅记录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变迁,更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轨迹和个体命运与时代潮流的紧密相连。

村史馆里的记忆

2024年1月26日,闵行区马桥镇友好村村史馆正式开馆。作为黄氏族人后裔的代表,我与太太郑跃年、妹妹黄桔及小儿黄燊有幸参加了开馆仪式。站在村史馆前,我内心感慨万千。看到友好村如今的繁荣景象,乡亲们富足平安的生活,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这些场景让我想到六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创了竹冈黄氏的辉煌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史馆特别详细地介绍了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家族及黄氏家族的卓越成就。展馆中,我的曾祖父黄宗坚、祖父黄艺锡、曾叔祖父黄宗麟、叔祖父黄申锡及其女儿堂姑黄蔓耘的生平事迹、照片赫然在目。

我父亲黄沚在辞世前几月亲手书写的《儿时的回忆》手稿,以及由我续修及汇编的《上海竹冈黄氏宗谱》《追根、忆祖、溯源》和《黄艺锡&黄宗麟文集》也被收录其中。

说起我的曾祖父黄宗坚,他5岁丧母,10岁丧父。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年仅18岁的曾祖父发起捐资疏浚竹港,使3.2万余亩农田受益。他潜心研究棉花种植,提出并推广科学种棉,为本地区棉花产量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以其30余年的植棉心得,撰写了《种棉实验浅说》,被选入《续修四库全书》流传至今。

我的祖父黄艺锡与曾叔祖父黄宗麟作为清政府最早派往日本的留学生,分别在学习农艺和法政学领域深造。学成回国后,又分别在农商及外交领域工作,为当时的社会作出了诸多的贡献。

祖父著有关于棉花种植、全世界棉业生产及交易情况分析的专著《棉衡》,以及中国近代为数不多的完整研究菊花种植的著作《菊鉴》。曾叔祖父编著了《闵行诗存》并续修了《上海竹冈黄氏宗谱》。我的叔祖父黄申锡协助曾祖父黄宗坚创办竹溪小学堂,并长期担任校职。

后来又与乡贤李祖佑等捐资创建广慈孤儿院,还与辛亥革命元老李英石一起,发起筹资修筑沪闵南柘公路(今沪闵路的前身),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倾注了心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后人,我们因黄氏家族的先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的付出而倍感荣耀,也一定会谨遵家族的教诲,尽力为社会多做贡献。然而令我万分遗憾的是,我的父亲——闵行竹冈黄文亮公第二十一世孙黄沚,未能亲自来到友好村村史馆,目睹这一开馆的盛况,他在开馆前一个月以98岁的高龄长辞于世。他在世时,得知友好村要建立村史馆的消息后开心不已,亲笔写下了《儿时的回忆》一文交由友好村留存。

他一直非常盼望着能有机会亲临现场看一眼,因为这里不仅有着他童年的记忆,更有他20世纪50年代全程参与闵行地区全部机电大厂筹备建设工作的印记。父亲早年在上海第一机电工业局工作,长期致力于机电设备的投资建设管理工作。他深深眷恋着这片土地。我深信,如果父亲泉下有知,他一定会深感欣慰,并祝福友好村的未来更加美好。

寻根之旅的缘起

说起这段寻根之旅的缘起,还要追溯到十多年前。2012年的某一天,我在网上偶然看到有关祖父、曾祖父及黄氏族人的史料片段,并称有一册《上海竹冈黄氏宗谱》收藏于上海市闵行区档案馆,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

那时我尚未退休,某天下午我特地请了半天假,辗转几趟地铁来到闵行区档案馆。在那里,我借阅到了这本线装竖版的铅印书册——《上海竹冈黄氏宗谱》。这本宗谱纸张已泛黄发脆,但封二页上“上海竹冈黄氏宗谱”八个雄浑有力的大字依然跃然纸上。翻阅宗谱得知,此册为第三次修订,由竹冈黄氏第十九世孙黄宗麟1923年7月所编订。由于父亲生于1925年,修订此版宗谱时尚未出生,故此版宗谱二十一世孙辈中唯缺父亲黄沚之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仔细翻阅后,我了解到竹冈黄氏宗族是南宋时自汴梁迁入上海闵行地区,为楚相春申君黄歇之后。黄文亮公是我宗迁徙至上海闵行地区后开始有宗谱记录的始祖。从宗谱的世表篇中得知,自云间派始祖黄文亮公始,至第三世分成北桥、竹冈二派。第五世孙黄凤冈公1538年迁至“竹冈西”,即上海县十六保四十二图,遂形成黄家河圈(属马桥镇紫兴村,1991年紫兴村与友好村合并,终形成现今的友好村)。宗谱中所涉的部分人物过往在父亲及其他长辈们的言谈中曾多有提及,故倍感亲切。

此后,我又两次前往闵行区档案馆想再次借阅宗谱,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直至2019年9月,我又萌生了寻根、溯源的念头。于是,在2019年11月,我再次来到闵行区档案馆,得知《上海竹冈黄氏宗谱》已被收入档案馆内库收藏。我欣喜若狂,在闵行区档案馆相关人员的帮助下来到档案馆库房,用手持扫描仪将宗谱逐页扫描下来。经过整整三天的时间,我终于将宗谱的全册扫描完毕。此后,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这些图片整理、拼接,终于将此册宗谱完整地复制了下来,并打印装订成册。当我将复制完成的宗谱交到父亲手中时,他非常高兴,屡屡翻阅查看。

追根 忆祖 溯源

2020年10月,我了解到老闵行星河景苑住宅小区内有一座“闵行老街展览馆”——项家宅院。它是闵行老街拆迁后唯一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是闵行老街文化历史的缩影。而黄氏家族与项家有着深厚的姻亲关系。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专程前往参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展览馆内,我看到了许多有关闵行老街历史文化的介绍。更为惊喜的是,二楼有一间标题为“近代乡贤”的展室,内有多位原闵行地区的知名人物的生平介绍,其中就有祖父黄艺锡、曾祖父黄宗坚以及曾叔祖父黄宗麟。其他的展室中,还有介绍辛亥革命元老李英石与叔祖父黄申锡共同集资修建沪闵路并创办沪闵南柘长途汽车公司的史实。

参观结束后,我将所见所闻以及所摄照片报告给父亲。他听后极感兴趣,非常高兴,也回忆起不少儿时所经历过的人和事。见父亲兴致如此之高,我便应允择日陪其共赴闵行一游。

当年11月5日,一个风轻云淡的秋日,我们一家驱车前往闵行。在古藤园,父亲来到紫藤棚下,逐一观看黄氏先人在此留下的诗作碑刻。步入项家宅院,父亲回忆起儿时来此处探望其堂姐黄复安的往事。

他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每一间展室,仔细观看了展览馆中陈列的各项展品,尤其是有关祖父、曾祖父及多位黄氏族人的介绍展板和实物。然而,由于近二十年来城市的改造、变迁,原先的黄家老宅遗址均已荡然无存。但能够回到儿时生长的土地游览,父亲已是十分满足。

圆梦后的特别感谢

在我和父亲的寻根之旅中,我要特别感谢闵行区文史专家张乃清老师。他在我汇编著《闵行诗存》《追根、忆祖、溯源》和《黄艺锡&黄宗麟文集》及续修《上海竹冈黄氏宗谱》的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帮助。也是在他的牵线搭桥下,我才能与友好村村史馆取得联系,将父亲的手稿以及我的编著捐赠给村史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我与张乃清老师的相识,不得不感慨缘分的奇妙。就在我们带着父亲参观项家宅院期间,展馆工作人员得知父亲是黄氏家族老一辈的后人,便欣然赠送了《老闵行记忆》及《闵行往事》图书各一册。这两册书籍中也记述了许多家族长辈们的生平往事,其中还有不少资料是我不熟悉的。

仔细一看,作者是一位名叫张乃清的历史学家。再看关于张乃清老师介绍中,提到了他在上海县沪剧团的一段经历。巧的是,我母亲的一位堂弟是上海沪剧院的导演,通过这位舅舅,我联系上了张乃清老师,并有幸到他家中拜访。我父亲将很多照片分享给了张老师,其中一张还有我曾祖父的身影。

张老师是一名令人敬佩的学者。为了进一步了解历史,他于2023年5月专程拜访了我的父亲,请我父亲口述历史,为后人留些史料。那时我父亲已经98岁高龄,虽耳已聋,但思路清晰,十分健谈。他将自己的故事毫无保留地与张老师分享。我也竭尽所能为张老师提供我们家族的各类资料以供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友好村正在筹建村史馆。张老师告诉我们,村史馆将特辟一个空间展出黄氏家族的历史。父亲得知后非常激动,提笔开始写自己儿时的回忆。写好手稿以后,他又前后抄写了四五遍,可见老人家对此事是多么看重。遵照父亲的遗愿,我将手写稿捐赠给了村史馆。如今,父亲的手写稿和我的寻根成果都陈列在村史馆内,成为人们回顾历史有用的珍贵资料自此,父亲的寻根梦得以圆满,我的寻根梦也得以圆满。

十多年来的寻根之旅,虽漫长,但收获丰厚。只是希望在整个历史的长河中发生过的点滴史实,以及家族的先贤们对这个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可以有一个记录,并能够留存下来,告诉后人:历史不可忘却,也不会忘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稿: 马腾平

编辑/初审:赵若楠

复审:林心怡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