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外卖已成为解决一日三餐的最便捷选择之一。但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影响肠道健康的“罪魁祸首”,甚至通过“肠-肝”轴这条贯通的“人体高速公路”,引发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

盘点每天吃的外卖,往往都高油、高盐、高糖,这些均依赖肠道24小时不间断的代谢,长期食用甚至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有专家表示:“腹泻、便秘还只是小问题,严重的会诱发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很敏感,压力一大就腹痛难忍。”

近日,李兰娟院士团队的一项重磅研究,还揭开了另一个“肠道健康杀手”的面具——外卖盒。

到底是什么情况?一起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浙大研究:外卖盒或将引发肝损伤

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团队研究发现,经口摄入的聚乳酸(PLA)微纳米塑料,存在潜在毒性,最终通过“肠道菌群-肠-肝”轴,导致肝脏损伤。该成果被收录于国际顶刊《环境科学与生态技术》。

而聚乳酸这种号称“环保”的材料,其实早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等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外卖不健康,餐具也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有网友表示。

诚然,网上关于外卖配套餐具的质量投诉、曝光、吐槽,能让人哭笑半天。比如免费的黑色勺子“挖米饭费劲、舀汤水拧巴,跟患了肌无力一样”,还有一次性筷子“满是毛刺、布满黑点”。

“斗不过就投降”的网友于是开始自带餐具,但没想到这次连外卖盒也未能幸免。“已老实,接下来准备连饭碗也自己带了”,心累的网友们开始研究补救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调节肠道菌群,AKK菌渐成主流

《肝脏研究》的一篇报告显示,肠道菌群失调会促使有害菌的繁殖,释放出各种毒素,这些毒素通过肠道被吸收到血液中,最终抵达肝脏。通过摄入益生菌,重新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正逐渐成为一种“从源头干预”的主流手段。

2004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研究者们首次从百岁老人的粪便中分离出了一种名为“AKK菌”(嗜粘蛋白阿克曼氏菌)的益生菌。它在人体肠道粘液层中“安家”,以人体分泌的粘蛋白“为食”,与病原体互相“排斥”,和人体健康紧密相连,《Nature》将其称为“下一代益生菌新星”。

据统计,仅过去1年,与AKK菌相关的科研文章就有129篇。作为有望成为改善肥胖、糖尿病、肝脏疾病和心脏代谢紊乱等疾症的“明日之星”,目前针对AKK菌的研究已在诸多领域全面开花,总研究文献更是超过3000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注:2004年首次分离出AKK菌的电镜图

2017年,上海交大医学院团队就发现,在不改变饮食习惯、生活规律的情况下,AKK菌同样具有改善脂肪沉积、葡萄糖耐受性,以及减轻肝脏和肌肉中的内质网(ER)应激的作用。

这项突破性成果令AKK菌“身价倍增”,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其商业化进程也在加速。2023年12月中国企业时光派在AKK菌的应用转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时光派TIMECURE综合抑衰中心联合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召开AKK菌全球首次量产发布会,实现从实验室样本研究到量产的突破。

据介绍,由世界知名机构、名校生物医药团队组建的时光派(TIMEPIE),是最早作为中国抑衰科普平台的先驱,公司专注于长寿科技领域,提供衰老科普、检测和干预等多方服务,致力于促进国人的健康衰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也评估了经巴氏灭菌的AKK菌作为新型食品的安全性;此外,AKK菌在加拿大也获得批准,可以作为药用的天然保健品(NHP)成分。此外,香港生物科技公司TimeShop研发的AKK菌商业成果“肠倍轻”,问世后很快受到京东、天猫等平台邀请入驻。

TimeShop海外官方旗舰店数据显示,肠倍轻近两个季度市场涨势迅猛,其成交超70%出自一线城市中、高收入群体,诸如“代谢指标改善”“疲劳乏力减轻”等正向评论高达上千条。

03千亿益生菌市场,谁能掘金?

我国益生菌产业起步落后于欧美等国家,丹麦科汉森、美国杜邦等国外巨头占据着当前中国85%的益生菌原料市场,而且这些欧美大型企业仍在持续进行产业并购。

2020年6月,科汉森斥资3.5亿美元收购益生菌公司Microbiome Labs;同年11月,营养品及食品配料巨头Kerry公司收购了加拿大益生菌发酵食品饮料公司Bio-K Plus International。而大手笔的“并购案”背后,瞄准的是我国高达千亿规模的益生菌蓝海市场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已是全球益生菌第二大消费市场,预计2026年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将达到1377亿元。而相较于国外市场近50%的渗透率,目前益生菌在国内的渗透率不足10%,市场潜力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国内AKK菌原料市场,已经出现了时光派(TIMEPIE)等领跑者,他们依靠自主研发的核心菌株,逐渐在供应链和消费端环节实现国产替代。对于国内2.8亿“肠烦恼”人群,也有望率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