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料来源:《孙维世的故事》——书摘

1938年的一天,延安正在上演一出名为《血祭上海》的话剧——这出话剧演得很精彩,引得台下的延安同志们掌声不断。

在这部话剧中,有两位表演者颇受大家关注,一个是这部话剧中的“小姐”,另一个则饰演“姨太太”,两位女演员都演的极好,颇受同志们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饰演姨太太的那位后来在特殊时期名声大噪,而被称为“小姐”的女演员同样很幸运,成为诸多伟人们所看重的后辈,她就是周总理的干女儿:孙维世。

对于孙维世的故事,可能大家了解的并不多,但回顾历史会发现,孙维世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女艺术家——她一切幸运的开始,是来源于一场不幸。

1927年4月,孙维世的父亲孙炳文因叛徒告密被残忍杀害,时年42岁。当时孙维世还只有6岁,恰逢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到处都是白色恐怖,年幼的她只能跟随母亲四处流亡。

因为父亲是作为烈士牺牲,所以她很早就跟母亲走上了革命道路。那时候她还不到9岁,却已经开始帮助地下党送信、销毁秘密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处境极为艰难,每天都面临危险,所以她和母亲隔一段时间就要搬家,整个童年都过得非常压抑。但也正是由于这段苦难的经历,使得她从小就培养起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精神。

在14岁那年,她和母亲一起在上海参加了我党领导的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和东方社的进步演出活动,在这里她第一次踏上了公众舞台。

从这一天开始,孙维世就爱上了舞台演出,当然她也具备很好的天赋,再加上她父亲是烈士的身份,很快就得到上级领导的关注。

1937年,此时16岁的孙维世第一次遇见了周恩来,在周恩来的帮助下,她的生活终于安定下来,并来到延安接受高等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颖超很喜欢这个孩子,于是她和周恩来就提出:愿将烈士遗孤当成自己的女儿,他们甚至还多次写信给孙维世:“你是我向党负责的女儿。”

就这样,孙维世成为了周总理颇为看重的“干女儿”。1938年《血祭上海》的成功演出,更是让孙维世名声大噪,还得到毛主席的称赞。

1939年,毛主席亲自批准:同意孙维世到苏联学习,并由周总理夫妇亲自带她前往莫斯科。到了莫斯科后,孙维世也没有辜负组织的期待,在那里一直刻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大学和莫斯科戏剧学院。

等到1946年回国的时候,孙维世已经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戏剧专家,开始为解放战争的戏曲创作贡献一份力量——例如她所导演的《一场虚惊》,就直接将解放军的正面形象推广到各个阶层,对汇聚力量,增强政治影响力做出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她曾以代表团翻译组长的身份陪同毛主席会见斯大林,而且还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成为诸多伟人都认可的“红色后代”。

正如大将罗瑞卿评价的那般:这是我党培养的第一位戏剧专家,红色专家。然而早期事业一路顺风顺水的孙维世,在后来却很坎坷——比如她的婚姻出现过问题。

1950年10月14日,北京青年宫张灯结彩,中央来人带着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四个孩子亲自赶来捧场,而如此大的阵仗,就是为了庆祝孙维世和金山的婚礼。

虽然这场婚礼在当时搞得很隆重,但其实周总理一直都反对二人。两人相识于《保尔·柯察金》的拍摄,当时孙维世是导演,而金山则扮演主角保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周总理反对,也并不是不喜欢金山,而是对金山不放心,害怕干女儿吃苦。但拗不过干女儿喜欢,这人她非嫁不可,所以也很无奈。

不过周总理还是懂敲打的,在干女儿结婚时送的礼物使是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大家也都明白这是在让金山对女儿要好。

事实上,周总理当时的考量并没错,金山是一个很独特的人,作为一个职业演员,他的艺术造诣很高,对革命也有一定功劳,但在感情上却有些风流、多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抗美援朝期间,金山和文化艺术慰问团到朝鲜去演出,当时金日成让秘书给他当向导兼翻译,结果金山却与秘书动情了,被彭老总给抓了。

彭老总当即请示北京,金山生活作风出错该如何处理?周总理则第一时间下令将金山押回北京。因为此事影响较大,金山最终被开除党籍,撤职查办。

对此,孙维世也只能无奈的说:金山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我相信,这是他最后一次了。但尽管婚姻有波折,但自小饱经磨难的她,却一直很乐观、坚强,除了正常工作,就是到周末去探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