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延安研学游火热,热度持续攀升,来自京津冀、西北五省(区)的20余批,逾万名学子走进金延安红色研学实践基地,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学生们参观红色展馆,在文物中回望历史;观看红色演艺,在红色故事中厚植爱国情怀……让文物“活起来”,红色旅游“热起来”,红色基因“传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挖红色资源,做“活”思政课堂

金延安红色研学实践基地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背景,采用思政研学实践活动形式,丰富红色研学产品,研发红色思政研学实践情景式课程,充分发挥沉浸式教学模式的育人效果,通过生动的讲述和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吸引更多青年人到延安感受红色文化,促进红色文化广泛传播。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沉浸式歌舞剧《延安十三年》《延安红色家风馆》等一系列红色作品,结合现代舞台创意和科技手段,打造了“人、声、光、电、影、景”融合为一体的全景沉浸式演艺,将前沿的舞台科技与舞台艺术进行完美融合,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延安十三年”期间的重大历史,享受精湛绝伦的红色文化艺术魅力,让孩子们在全新的、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课堂中,近距离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延安红色家风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感人家风故事,通过讲解员的深情讲解,学生们认真倾听,或凝视、或交流、或记录,被先烈的爱国情怀和坚定信仰所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不少参与红色研学活动的学生看来,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研学活动,更是一堂激发内心强烈爱国热情的大课。

非遗+研学,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为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金延安深挖“非遗+研学”内容,打造了安塞腰鼓、非遗剪纸、磨豆腐、编草鞋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遗研学活动,把传统非遗融入教学,拓展文旅体验新空间,极大地丰富了研学游。激昂奔放的安塞腰鼓,气势磅礴,每一次敲击都震撼着心灵,让学子们感受到无尽的力量与激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剪刀飞舞,巧手翻飞,一幅幅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造型让人惊叹,孩子们拿起剪刀,巧妙运用“撕”“描”“刻”等手法,跟着老师的步骤开始创作,对作品进行精益求精地雕琢,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中。学生们在学习打安塞腰鼓和学习剪纸的过程中,感受陕北非遗魅力,弘扬传统文化,激发了创作和动手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科技” 红色研学焕新彩

以科技赋能红色文化、黄土文化,不断探索让红色文化迸发新火花,以“数字科技+文化”的呈现和参与互动形式,打造研学实践新场景,带给孩子们震撼的参观体验,探索科技新魅力。

中国首部3D6K纪录片电影《黄土高原》,360度极限飞球定制影片《黄河翱翔》等,结合光影科技,360度全景沉浸观影体验,带学子们了解了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黄土高原的自然风景和陕北大地的人文历史。在金延安科技之光创新梦工厂,学子们观看机器人跳舞,了解并初步学习3D打印、机器人编程等科技特色课程,真切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与魅力,同时也激发起对科学学习的无限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动延安精神进校园、巩固研学实践效果,金延安围绕科技和数字化的研学实践课程,紧跟当下火热的直播带货形式,开展了直播助农实践。来自天津的近百名学生组成的40多个小组在金延安开展电商直播创业就业大赛,直播现场大学生们对着镜头,认真全面、热情洋溢地向网友介绍着延安农特产的特点、口感和营养价值,让网友更直观地感受产品背后的绿色理念和生态健康,打响了革命老区农特产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站,都为同学们的创新实践注入了鲜活灵感与全新视角。他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创新的火花点亮科技前行的道路,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敢于探索、勇攀科技高峰的风采与力量。

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生动丰富的研学课程,吸引全国学子源源不断前来开展研学实践。随着“旅游+研学”的深度融合,金延安正持续释放活力,预定量和接待量持续增加。到11月底,接待量处于饱和状态。据统计,京津冀、西北五省(区)、四川、浙江等地的125批次,共计6万学生将走进金延安,追忆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力度,加强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基地建设,提升教学人员素质,加快课程研发,加强与各中小学、实践基地的交流沟通,形成合力机制,推动延安红色思政研学实践品牌化,高质量服务于社会,让更多的学子走进延安,传承红色基因。”陕旅延安公司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