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秋天、落叶
这几天许多人都在关注一个叫沙白的女人。
几天前我第一次刷到她的视频,好多张生活美照,我以为是一个生活VLOG博主,很像我身边的一些朋友,谈不上倾国倾城,但是自信、优雅、有品位,因此而美。但美得也还好啦,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流量。
第二天我又看见她,很棒的英语,讲了一些多国旅行和生活态度的话题。我英语水平一般,所以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信息,觉得她讲得挺好,但也没有极高的见解呀,仍然不理解为什么会引发那么多人的关注。
直到我看到她所说的“最后一个视频”,终于明白了她的故事以及当下的决定。我忍不住去打开看了她之前的那些分享“倒数第N天”的记录,每一个都很难看下去,每每被巨大的压力和震撼吞没,几十岁的人了竟然心潮澎湃到难以自抑,竟然有想哭的冲动。整个人似乎被笼罩在一股粘稠细密、令人难以呼吸的流体中,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心痛,摆脱不去。
起初我以为自己是心疼这个“女孩子”。虽然她四十多了,但我还是愿意称呼她为“女孩子”,因为如此阳光、自我、无所畏惧、洒脱,通常这些气质多是在稚气未脱的青春少女身上,而她也是。如此美好的生命,如此令人艳羡的生活状态,如此通透的心态,背后却有巨大痛苦在煎磨她,并且她正在自己画上句号。
后来我以为自己是更心疼她父亲。我有一个儿子,但我曾经很想要一个女儿,父亲对儿子往往严厉督促,而和女儿之间的感情更带着一份无条件的宠溺。非常理解这位父亲对女儿一贯的爱与支持,而且直到最后时刻他也依然不变。我试着脑补了一下,瞬间就痛到不敢设身处地。他真了不起,而我心疼他的了不起。
但最后我发现真正让自己陷入情绪当中的底层原因,还是对死亡的恐惧。对于陌生他人的故事,我会有同理心、同情,但说到底真正让人不能自拔的还是和自身相关的东西。
平时我们都在用充实的时间安排来解决生的问题,用忙碌、快乐、追求甚至痛苦、回忆等一切方式来体会生,从而刻意地去回避死亡话题。说不清,说了也触忌讳。我跟人讲管理、讲发展,也讲疗愈、讲通透,有时也会提到“向死而生”的词句,却从来不敢讲它是什么意思。
我是怕死的。所以当有一个人,如话家常一般自若地说起向死的准备,这个自己一直不去想的事就这么硬生生地放在面前,逼着自己去回答:喂,你怎么看?猝不及防之下,我破防了。
我真的不知道面对她遇到的那些选择,我会怎样选,面对她的决定,我会不会有这样的勇气;面对生死的问题,我究竟有怎样的态度,而这态度如果不明,是不是意味着我人生意义的匮乏?
我们不曾经历过关于死亡的讨论,也不曾受过相关哲学的教育。在我们的成长中只接受过两个鲜明的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生命是宝贵的、至高的,而永别是痛苦的,伤害他人生命是最高等级的罪恶。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天,也要善待周围重要的人。但这个观点有另一个影响,就是当我们代入到那个要离去的人的角色,我们则无法安然,宝贵的东西不再有了,而痛苦也留给了他人。
另一个观点,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某种信念而死是值得称道的,这种信念是信仰、是感情、是道、是正义等等。但对于普通人来讲,并没有那种比生命更值得去坚持的信念感,那么如果是没有荣耀与殉道幸福加持的死亡,对应的岂不是毫无意义的虚无吗?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都没活明白,又怎么会知道死的事?也可以说,没活明白的人,你要知道死的事干嘛?孔子不讲鬼神,但不是不信,天上人间碧落黄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你可以不明白,但不明白的东西也可以引导你活得更明白一些。如何去明白?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已经很了不起了,国与天下,则少有圣人也。学而时习之,了解人心万物的道理然后去践行,人生就能得圆满。
然后你要是非要让孔子说说死的事,他就来一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活着又忙又乐,也就忘了老死。
海德格尔却反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死亡是人生存在的终极界限,不面对终点,你这一生奔忙个什么劲儿?有方向吗?只有真诚地面对终点,才能真正领悟到人生存在的意义。
人只有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放却那些对世界的无谓忧虑,从而看清自己的存在,并且完全依赖自我的决意和选择去生活。也正当此时,生命的意义和绚烂才逐次展开。
其实海德格尔也没说清楚死是怎么一回事,他只说死是专属于每个人独有的事,必须独立去面对。重要的不是死是什么,他老人家之前也没死过,重要的是你要去面对你自己的死亡功课。
他俩的书我都看了,不得不说哲学家都是狡猾的。我问他们怎么看待死亡?孔子说,找到你活的意义,就忘了死亡这回事了嘛。海德格尔说:那是你自己的事,我只是告诉你它很重要,不面对它你就不知道活的意义。似乎说了,似乎什么也没说。
但是我开始思考这件事了,这是重要的。
关于沙白,依着如今网络时代的撕裂惯性,不出意外的仍然是撕裂的声音。反对的声音包括美化自杀、不遵医嘱漠视生命、过度追求外表和生活的形式美、不顾家人感受,支持的声音包括活出自我、生命的质量胜过长度、离开的勇气、通透坦然的态度。
我也有自己的倾向的,但我也向哲学家学一点狡猾,我不说,免得挨骂,只引用一位友人在朋友圈的话:“我们只是惋惜,也是第一次见识到,居然有这样一位个性鲜明的女孩子,以这样一种方式和世界告别。有一种死亡,我们还很陌生。”我想惋惜应该是双方至少应有的一点点交集吧。
而我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也不是要来点评热点时事或这个人。我认为她对我们最大的意义,是敦促我们每个人至少从这一刻开始,要认真思考一下生死这件事,不容回避。
无论你对她的人生选择做什么样的评价,赞赏、认同还是否定,而你不得不承认的是:她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的态度,并且践行。哪怕你说她的态度不对,但她有,并且践行到底。而且她和其他有些肆意冲动放任生命的人有本质的不一样,那些人也许在生命最后一刻是后悔的,而她坦然,因为她不是冲动,而是一以贯之。
所以,我要问自己的是:我对自己人生的态度是不是清晰?我回答:是。那么有没有践行且以生命为对价?我回答……不是。
有许多事,我知道自己想怎样做,然而却并没有,因为有许多顾虑来自于未来人生或有的潜在坎坷,例如经济考量,例如人情世故。我自认为已经是比较通透的人了,却总还是多少有自违之处的。
可是如果我的人生已进入倒计时,肯定不这样,一句“去他X的”,抡圆了干呗。但是,人生啊,哪一天不是在倒计时呢?只不过余地稍微长一点,就不当回事了,杂念就占主导了。
所以,我觉得自己是惭愧的。
修身没修好,“发愤”不够,“乐”也不够,所以当“老”和死的话题出现的时候,还是惶惑。终点不清,对自己存在的意义就不那么确定,所以做人做事不那么坚决,还不算活出真我。
孔子和海德格尔在一边看着我狡猾地笑:“你呀,未知生,也未知死哦。”
沙白做到了生而尽心、向死而生。而她出现在大众视野,既不是让人效仿,也无所谓受人责难,假如我们随意站在一个旁观席、甚至站上一个制高点来做评判,来彰显自己的观念或学识,我觉得有些辜负了她对我们的意义。
这个意义是引发思考,引发对人生、对生死的思考,而不是关于她。
如果对于死亡的恐惧,是因为不甘,那些曾经做错的事、曾经违逆的心意始终放不下,生怕这份遗憾再无机会去做些什么,那么是不是应该想一想当下该怎么做?以后的每一个当下又该怎么做,才能至死无憾?
如果对于死亡的恐惧,是因为不舍,所有爱的人、生活中有趣欢喜的一切,一刻后就不复存在,那么是不是应该想一想自己和世界、和他人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是应该修淡然、好撒手,还是应该修圆满,又或者是修意识、求脑机接口?
如果对于死亡的恐惧,是因为不忍,生怕自己成为他人的痛苦之源,也怕自己的未尽事宜给他人带来困扰,那么是不是应该想一想因果?你是谁的果,又是谁的因?因上努力如何做?果上随缘又如何分说?
这些问题我都答不了,至少答不好,连我自己都觉得不过关。我觉得世人能答好的也不多。而沙白答好了,是不是好的答案且另说,反正她觉得好,关键是——
她交卷了。
别看人家的卷子了。
我们该庆幸的是我们的交卷时间还没到,还有时间好好想。
No.6037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刘捷
作者简介:财经管理作家,著有《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自己》《职场经济学》和《史上职场风云录》。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图片 视觉中国/豆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