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邵东面临着财政压力,要节省开支,于是就开始清退编外人员。

各地财政都紧张,邵东也一样,邵东市在编外人员身上的花费不少,今年前三季度就将近1500万。

邵东市想减少开支,发现编外人员方面可做调整。

编外人员的情况复杂,之前因为基层治理工作增多,而正式编制有限,所以增加编外人员来帮忙,但编外人员多了之后,管理有些混乱,花费也多。

邵东市决定清退编外人员,他们出来了一套严谨的清退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有关规定,邵东清退了300多人,节约了2000万以上的财政资金

邵东市清退时考虑周全,有“三步评估法”。

第一步:评估岗位是否有必要存在,例如有些岗位为临时项目设置,项目结束岗位就无用,这类岗位人员被清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步:进行人效评估,看编外人员工作是否达到岗位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一律清退。

第三步:看有没有替代方案,若有更省钱或高效的方式完成工作,岗位和人员可能被清退。

邵东市在清退的同时也很关怀清退人员,知道他们不容易,很多人在基层出了大力,付出了很多精力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这些清退人员,能够在清退之后尽快找一个好的工作,重新就业,政府帮助他们提供一些技能培训或者就业信息等,给被清退人员一个过渡的机会。

但清退之后面临的两大难题问,一是被清退人员的工作由谁来代替呢?

二是那些被清退的人员他们的就业再就业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企业,超过35岁的人员他们就不要了。

这些被清退的人,大多数超过了35岁,都是家里的顶梁柱。

上有老下有小,没了工作,生活压力很大。

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基层单位,适应了在单位里的工作,出去在社会上一时半会很难适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财政角度看,邵东市节省开支是必要的,因为财政压力大,编外人员过多管理混乱,清理一下有合理性。

但编外人员很多一直在为基层治理辛勤工作。

基层工作增多,正式编制有限才增加编外人员,现在财政紧张却先让他们离开,他们有些冤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三步评估法”,听起来科学合理,但实际操作可能存在不公平之处。

岗位必要性、人效评估、替代方案的可行性这些标准,不一定能完全衡量编外人员价值,人的努力和工作热情也应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各种各样的主观因素,这些评估法操作起来人为的因素很大,有可能把一些老实,踏实肯干的人员清理掉,把一些混日子拿福利的人留下。

一个编外人员的工作量相当于编内人员的三倍。

而一个编内人员的工资相当于编外人员工资的三倍。

有人说应该把编内人员裁掉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被清退人员,即便有政府“暖心帮扶包”,再就业也很困难。

35岁以上的人处境更令人心疼,他们每天醒来可能就为找工作养家发愁,压力很大。

从基层治理角度看,被清退的关键岗位若衔接不好,基层治理工作会受影响,基层工作各环节紧密相连,清退编外人员若导致工作无人做或做不好,最终影响的是老百姓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邵东市在财政压力和基层治理之间寻找平衡很难,这不仅是邵东市的问题,很多地方可能都面临同样困境。

不能只看到财政省钱就觉得做法好,还要看到背后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邵东清退编外人员这件事,虽是一个地方的举措,却反映出很多地方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不仅涉及财政和基层治理,更关系到基层工作人员和普通家庭。

邵东市的做法能否建立更科学的编外用工制度,能否合理设置岗位,能否在减轻财政负担的同时保证基层治理效率,有待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你们觉得邵东市的做法是明智的,还是存在很多风险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你们的想法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