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桥足半釿布:战国时期铸币。系从空首布演化而来,因其钱文多铸有货币单位“釿”字而得名。产生于战国早期,主要流通于魏国地区。基本形制为首部平实、圆肩(或平肩)、圆裆、方足。钱文纪地、纪值,一般分二釿、一釿和半釿三等。除此之外,当时楚国地区也曾铸行过钱文分别是“殊布当釿”和“四布当釿”的长足釿布。珍惜度:★★★★
战国布币桥足布受阝氏半釿
2.三孔布:战国晚期赵国铸造(过去一度认为系秦币或中山铸币,皆非也),质青铜,由圆足布(圆首、圆肩、圆裆、圆足)演化之别种,因其首部和两足部各有一小孔而得名。三孔布背文皆以“朱(铢)”“两”纪重,首开铢两纪重制,对后世影响极大。珍惜度:★★★★
战国布币三孔布十二朱
3.博山刀:齐刀之一种,即齐明刀。燕昭王二十八年至齐襄王五年(前284-前279),燕国攻占齐大片领土时铸。首批于清代嘉庆年间山东省博山香峪村出土,字样特殊,习称“博山刀”,传世极少。背面铸有三字至五字者,一般开头两字都是“莒冶”,亦有背单字、双字者,存世皆稀。建国后亦零星偶有发现。珍惜度:★★★★★
4 .晋阳匕:直刀(圆首刀)的一种,战国中晚期铸币,为赵、中山铸币。形体轻薄,钱文有“晋化”、“晋阳化”、“晋阳新化”、“晋半”等。珍惜度:★★★★★
5. 齐六字刀:齐刀的一种,铸工精良,存世罕少,迄今发现不过几十枚,且在泉界盛誉经久不衰。齐刀,战国时期齐国铸行的“齐返(旧译造、建)邦长法化”、“齐法化”、“齐之法化”、“即(或译节)墨之法化”、“即(或译节)墨法化”、“安阳之法化”等刀币的总称(“法化”又译“大刀”)。除此之外,一般将“莒邦”等残刀亦归入齐刀范围。珍惜度:★★★
六字刀齐返邦长大刀背上
6. 东周、西周:圜钱(又称“环钱”)的两种,战国后期东周公国、西周公国铸币。珍惜度:★★★
战国圜钱西周
7. 共屯赤金:圜钱(又称“环钱”)的一种,战国中后期魏国铸币。圜钱,战国中后期周王畿、魏、秦、赵等地所铸,质青铜(个别品种近纯铜),圆形圆孔,制古拙,面背无郭。穿孔正面大,背面小;钱背呈平面状,背径大于面径。背缘上及穿眼内多能观察到范线(流铜汁),而钱体外缘亦能找到浇口痕迹。字文大篆,笔划锋劲,俊洒不羁。珍惜度:★★★★★
战国圜钱共屯赤金
8. 壮泉四十:新莽钱,始建国二年铸。
“六泉”指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十布”指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其中小泉直一在始建国元年已铸,大泉五十则在西汉居摄二年已铸,始建国二年又铸。珍惜度:★★★★★
9. 国宝金匮直万:新莽时铸钱。上部方孔圆形,有直读“国宝金匮”;下部方形,“直万”两字直书于两竖纹之间。
汉代黄金每斤值万钱,所以此钱可代表黄金一斤,即与一枚金饼等值。王莽时期金禁甚严,自列侯至庶人均不得携带黄金,铸此钱的目的也可能是用以代替金饼。关于其用途,有不同说法,一种认为是王莽的货币,古泉家多持此观点;一种认为是“以副符传”的“符节”,“金匮”就是“金匮石室”的“金匮”,经史家多持这种观点。
长久以来,传世实物中,只有两枚半为真品,一枚仅存上部,一枚有残,一枚完整即国家博物馆馆藏钱。2000年以后,西安先后有实物出土,迄今为止对新出土者真伪仍无统一意见。珍惜度:★★★★★
10 .大泉五千:三国吴钱,铸于三嗣主时期(252~280年),青铜质。一般直径3.8~3.97厘米,重10.5~14.9克。面文“大泉五千”,篆书,旋读,文字较大。有不同版别。另有“大泉二千”“大泉当千”“大泉五百”。珍惜度:★★★★★
11. 大夏真兴(太夏真兴):十六国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真兴年间(419-475)铸钱。钱文隶书,面重郭,制作精整。“太”“大”古通,此处应读“大”。此乃中国第一次出现国号连年号之铸币。珍惜度:★★★★★
12 .永光:南朝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铸钱。形制薄小,重二铢,钱文篆书。珍惜度:★★★★
13 .景和:南朝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铸钱。重二铢,钱形薄小,钱文篆书。珍惜度:★★★★
宋前废帝刘子业于465年建元永光,数月后又改元景和,即同年也。考景和钱,有官民并铸之现象。
14 .咸通玄宝: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桂阳监所铸,制作不甚精好,字文八分书,铜色黄赤之间,厚薄适中,仅属试铸,上有敕未准发行,存世极罕。珍惜度:★★★★★
15。开平通宝、元宝:梁钱。开平是五代后梁朱全忠年号(907-911),存世仅通宝、元宝大铜钱各一枚。
铜质浑厚,面文旋读,书意在隶、真之间,笔势洒脱。通宝大似当五,幕平衍,几不分肉好郭。元宝大如当十,形制规整雄犷。传世仅各见一品(方若旧藏;后通宝归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而元宝一品今已殁落不明),或当时仅存试样,并未正式铸行。
对其真伪钱币界看法不同。另有开平元宝铅质小钱,系南汉刘隐奉梁正朔而铸。珍惜度:★★★★★
16 .天成元宝、通宝:五代后唐明宗李亶天成年间(926-930)铸。铸工颇精整,钱文隶书旋读,“元”字作右挑。珍惜度:★★★★
17. 永平元宝:前蜀王建永平年间(911-915)铸,存世极罕。隶书旋读,粗浑漫晦,铸工较粗率。珍惜度:★★★★★
18 .天德重宝:闽王延政天德二年(944)铸,有铜、铁两种,钱文苍健有力,制浑厚精好。重宝真书(亦有宝字作隶书者),王延政于天德元年称帝于建州,改国号殷。所铸天德大钱均当百使用,背穿上“殷”字,以纪国号。另有天德通宝大钱,今实物未见。珍惜度:★★★★★
19. 天策府宝:楚钱。马殷受梁封天策上将军,建天策府,于乾化元年(911)铸天策府宝,有铜、铁两种。据《十国纪年》载,当时城中行用铁钱,城外使用铜钱。其所指城中城外可能是指境内境外。铜钱又有背龙及鎏金等品。珍惜度:★★★★
20 .乾封泉宝(楚):后唐同光三年(925)楚马殷所铸大钱。有铜、铁二种,背有天、策、天府、天策、策府等字,铜钱数量少于铁钱,钱文隶书,与唐高宗乾封泉宝不同。铜者铸工精良,质浑重,钱文古朴有致,旋读,篆泉隶宝,发现极少。铁者制亦厚重、古拙,字文粗放洒脱,以一当十。珍惜度:★★★★
21.广政通宝:后蜀钱。孟昶广政年间(938-965)铸,有铜、铁、铅三种平钱。珍惜度:★★★★
22 .大蜀通宝:后蜀钱。钱文形制与广政通宝接近。存世极罕。珍惜度:★★★★★
23.保大元宝(背天):南唐钱。李璟保大年间(943-957)铸,背上“天”字,形制厚重,存世极少。珍惜度:★★★★★
24 .永通泉货:南唐中宗李璟中兴(交泰)元年(958),李璟铸永通泉货大钱,以一当十,钱文有篆、隶两种,篆书者较薄小,为后期的减重钱。铸青铜(尚见有白铜质地者),另有铁钱.轮郭厚重,肉好俱周郭;字文精整,分篆、隶(八分书)两体。是五十名珍中较多见的品种。珍惜度:★★★
25. 大齐通宝:南唐钱。此钱真品仅发现二枚,因其文字形制与大唐通宝接近,所以定为南唐开国者徐知诰升元元年(937)建国号大齐时所铸。一说为南唐后期铸大唐通宝时所铸。珍惜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