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秀梅,五十五岁,眼看着儿子小军快要结婚了,原本应该高兴的事儿,却因为彩礼和陪嫁的事情弄得我心烦意乱。咱家条件不算差,住的是自己盖的二层小楼,手里也有点积蓄。小军大学毕业后,工作也算稳定,我和老伴儿攒了一辈子的钱,想着孩子结婚该给的还是得给。
可这事情一到跟前,矛盾就来了。儿媳妇小丽家是城里的,条件比咱们农村的好些,平时也讲究城里那一套。我这人不挑剔,觉得只要孩子们过得好,城里农村的没啥差别。
可是最近,小丽跟我说了句让我心里不是滋味的话——她说他们家不准备给陪嫁。
当时她话说得轻飘飘的,觉得这事儿很正常:“阿姨,我们那边结婚都不兴什么陪嫁的,男方给彩礼就行。”
她这话一出,我心里就开始不舒服了。凭啥你家不给陪嫁,我们还得把彩礼往外掏?
我没急着说话,可心里盘算了一整晚。第二天我就跟老伴儿商量了:“这彩礼咱还给吗?人家都不打算陪嫁,咱要是给了彩礼,不是白掏钱了?”
老伴儿倒是个老实人,支支吾吾地说:“彩礼这不都是男方给的嘛,咱们别太计较了,孩子结婚的事儿,别闹得太难看。”
我听了这话,心里更是不平。难道就这么顺顺当当地把钱给出去?这事儿我越想越憋屈,心想不能就这么算了,得把道理讲清楚。
过了几天,我专门找了个机会,趁着小军和小丽都在,正好把这个彩礼的事儿好好摊开说清楚。
吃饭的时候,我放下筷子,慢慢开口:“小丽啊,前几天你说你们家那边不兴陪嫁,我心里有点想法,今天正好跟你们商量商量。”小
丽愣了一下,放下碗筷,似乎没想到我会主动提这个话题。小军也抬头看了我一眼,没吭声。
我接着说:“你看啊,结婚是两家人的事儿,咱们农村这边讲究的是互相有个来往。你家既然不打算给陪嫁,那我们这边彩礼是不是也不该给了?不能光咱们家掏钱吧,这不公平。”
小丽脸色一变,显然没想到我会说得这么直接,她有点急了,低声嘟囔着:“阿姨,彩礼是男方应该给的,陪嫁这种事儿在城里确实不太兴啊。而且,我们家里情况也不是特别好,我爸妈确实拿不出什么陪嫁。”
我听了这话,心里更气了。你家情况不好,咱家就得当冤大头了?
再说了,谁家都不容易,咱家这几十万也是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我凭什么就得这么轻松掏出去?
话还没说完,小军一看情况不对,立马站出来帮着媳妇说话了。他的语气带着几分不满:“妈,你这也太无理取闹了吧?彩礼本来就是我们该出的,小丽家条件不好,陪嫁就算了呗。”
听到儿子的话,我心里一下子又酸又气。
儿子的话像针一样扎在我心里,我盯着他看了几秒,眼眶有点发热,到头来,我反倒里外不是人了!
我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两口子以后过日子,彩礼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两家人得平等互相尊重。小丽家可以没陪嫁,我们也不是非要他们出多少钱,但这总得有个来往吧?如果你们觉得我们家只是在计较钱,那以后这样的事儿会不会越来越多?如果连这点问题都不能好好商量,那你们的日子能过好?”
小军有些不耐烦地挠了挠头,叹了口气:“妈,我知道你不容易,但小丽他们家确实没这个条件,再说我们也不指望陪嫁过日子啊。你这样做,不仅让小丽难堪,也让我们为难。”
我心里一下子冷了。原来儿子是心疼儿媳妇,却不见得能体谅我这个当妈的心情。我也不想再继续争辩了,深深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小军,妈说的不是钱,是道理。你们年轻人以后要过的日子是长长久久的,不能光看眼前。妈能帮你们的,妈一定会帮,但你们自己也得学会处理这些事,不能什么都指望别人来解决。”
小军看我态度这么坚决,低下头不再吭声,小丽也没再继续说话,气氛一时有些僵。我叹了口气,站起来走到厨房,心里五味杂陈。作为妈妈,我当然希望儿子儿媳过得好,可我也不能忍受一辈子的付出得不到尊重和理解。
事情最终还是告一段落了。后来,小军和小丽自己商量着把彩礼的事儿压到了一个合理的数目,双方家庭也没有再提陪嫁和彩礼的纠纷。日子终归要继续过下去,虽然这事儿让我看清了不少现实,但我也明白,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难处,亲情的维系不是一方的妥协,而是相互理解和尊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