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43岁的上海女人,在瑞士结束了人生单程旅,成为内地合法安乐死第一人,她留下的70个视频在网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很多人指责沙白美化死亡,媒体宣扬自杀,他们根本就不懂,病痛对人精神和意志的摧残,在极端情况下,“安乐死”是最大的善良。
我理解国家不能合法化“安乐死”,目前安乐死是极少数人的特权,需要至少20万人民币+瑞士签证+英文申请+严格的程序与审核。
所以我希望你听我讲外婆的故事,早做准备!
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除了外婆,都尚在人世。
外婆是四人里,年纪最小,却走得最早,并痛苦至极的一个。
我奶奶生了8个孩子,我外婆生了3个,他们或是“养儿防老”的最后一代。
从60后开始,养老越来越需要“靠自己”。
一是子女真心靠不上,80后早被压得喘不过气,二是中国正在向“重度老龄化”一骑绝尘,年轻人负担越来越重,“养老”成大问题。
以我自己为例,88年出生,父母都是60后。
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一个村子的,在宁波山区,虽然农村人都没什么文化,但他们以及每个子女都有自己的自建楼房。
外婆和奶奶都有点重男轻女,为了生儿子,我多了个95年出生的妹妹,我俩都有不错的职业,本来父母养老那是高枕无忧。
但我妹大学刚毕业就折了,我又成为单亲妈妈,中年失业,又要解决生计问题,又要抚养年幼的孩子,本身就焦头烂额了——
爸妈根本指望不上我。
我爸61岁,干了一辈子木匠,今年算是彻底退休了,整天在家看电视。
我妈呢58岁,做了一辈子家庭妇女,现在做点小手工贴补家用。
俩人身体都还行,在农村自己种点蔬菜瓜果,生活也极为节俭,消费很低。
他俩都买了居民养老保险,一个月将将1000块钱,以现在的物价在宁波农村养老也是紧紧巴巴。为了抚养我们姐妹俩上大学,父母一辈子也没攒下什么积蓄,养老金又勉强度日,能不能安度晚年完全看身体能否保持健康。
但凡其中一人生病,我们这个家都得完蛋。
我外婆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她让我深感人老了,生活能自理比啥都强。
她去世前中风,瘫痪了整整三年,几乎完全不能动,大小便失禁,吃饭喝水上厕所都离不开人,需要24小时照顾。她不能说话,意识却是清醒的。
外婆一辈子倔强,却在生命的最后三年,活得毫无尊严。
她有三个子女,我舅,我妈,我姨。仨人都没上过什么学,也没什么钱,我姨还在另一个城市,于是我舅和我妈贴身照顾了外婆三年。
外婆脾气急,急了就骂人,能吃又不注意健康,导致肥胖,得了高血压,才落得凄惨下场。子女对她有怨气,也深感疲惫,但给父母养老送终的观念,还是让我舅和我妈无怨无悔地照顾她直到咽气的那一刻。
天知道那有多残酷,每天无数次把快200斤的外婆搬来搬去(要给她晒太阳),翻身擦洗洗衣做饭伺候吃喝把屎把尿,我舅和我妈都默默地承受了。
这三年,没怨过,气过,哭过,想放弃过,那肯定是假的。
说起外婆,村里人无不摇头叹气:罪孽啊。
村里都是空巢老人,能够感同身受,但说个残酷的真相,其实所有人都盼着她早点死。老人们会背地里谈论,这样还不如死了。
我不知道外婆自己到底想不想活着,她的眼神总是空洞而沉默,但我妈和我舅没得选,哪怕她这样十年,他们也得照顾!
因为“养老送终”,即是道德约束,也是他们这代人的信念。
但显然,爸妈指望不上我也能这样对他们,时代变了,而我也确实没有能力。以前我觉得还有妹妹,但现在重担压在我一个人身上。
外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我深怕父母这样我没能力照顾该怎么办。
好在外公到现在都很独立,他不要子女的钱,也不要他们照顾。
唯一的问题是总被报纸和手机里的保健品广告骗。
而我爷爷,90多岁了身体硬朗得很,清明节扫墓走山路还能走在前头领路。
奶奶今年进了一次ICU差点没了,但奶奶子女多,合力把她抢救回来了。
尽管有外婆的阴影,这几个老人都老有所依,外公和爷爷奶奶都独立居住在各自的老房子里。外公年轻时在上海当会计,自己有养老钱。
我爷爷甚至有自己的小金库,还能借钱给子女(他有在外边放贷)。
这让我觉得,或许外婆的不幸只是个例。
但外婆残破不堪的晚年,妹妹的意外夭折,也让我深深意识到,一定要提前考虑各种风险,早早做好养老规划,提前准备面对“死亡”。
不要再妄想靠子女,子女是最靠不住的,那么养老到底靠什么呢?
1 健康
健康一定是你养老的最坚实保障。
有人说养老最重要的就是钱,越多越好,其实你老了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还不是怕生病,万一病了可以拿钱买命!
可真到那时候,且不说钱能不能买来命,就说遇到我外婆这种情况,再多钱又有什么用,子女痛苦,她本人更痛苦!
关键中国安乐死还不合法,大家都得陪她熬着。
还有人觉得自己年轻时身体好,老了肯定没问题,我今天看一爷叔的采访,老人家年轻时候是开摩托车的,摔过无数次从来没出过事。
结果就在72岁平常的一天,从椅子上跳下来,胸椎骨折。
他说人老了,身体是有临界点的,你没察觉么就这样喽。别看我爸妈现在都好好的,我也很怕他们突然有一天身体就垮掉了——
所以我总是催他们锻炼,尤其是越来越胖的妈妈。
但他们觉得,自己一直在干农活,干家务,不就是锻炼么。其实这和规律地锻炼是两码事,村里有老人坚持每天早晚健步,快100岁身体杠杠的。
所以养成规律的健身习惯,是养老的最大储备!
2钱
可以说养老的本质,就是钱和健康。
人这一生,赚钱只是一阵子,花钱却是一辈子的事。等到我们失去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的时候,“钱”和“健康”就是决定我们晚年生活的两个关键。
这个钱应该有几部分组成(构成结构越单一承担风险能力越差),1是养老保险(包括社保和商业保险,以及国家推出的个人养老金),2是从现在开始就为养老储蓄(包括购买黄金,但不包括投资),3是稳健投资(如收房租,买国债,保险,或者其他能够钱生钱且低风险的方式)。
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制度,所以80后的养老金需要靠20后,但是现在我们就面临着延迟退休,社保最低缴费年限提高,到2035年国家养老金余额将耗尽,养老金年涨幅越来越低,有可能会降到0……
这一系列问题,让80后和90后对养老保险有一种绝望感。
甚至有人担心,活不到领养老金可咋办。
但就算有万千考虑,我还是建议年轻人交社保,因为这是国家提供的一种保障,哪怕薅不到羊毛了,它好歹还是一份保障啊。
也别觉得交社保不划算了,钱交给你自己,能存住么?
我觉得社保是适合所有人的基本配置,但是确实不能作为唯一的养老准备了,想要仅仅靠领国家养老金到时候大概率是不够用的。
3 准备一个靠谱的副业
日本是这个地球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所以在日本银发老人开出租车、做服务员都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到2050年我们的社会也会变成这样。
有很大一部分,很可能退休后仍然需要工作,来维持收入。
如果不想到时候做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或者干脆找不到工作,现在就要培养一个不容易失业的副业,比如写作——
我现在能写,我80岁还是能写,并且年龄越大,我能写的东西越多。
如果你有一项技能,无论社会如何变,你都不用担心过不好。
4提前选好一个养老地
首选大城市,因为资源配套差距太大,人老了会更需要便捷的服务、发达的医疗条件。如果不喜欢大城市,也不要离中心城市太远。
其次选择一个劳动力便宜、养老配套还好的地方,比如泰国。
国内比如云南、惠州,不一定要买房子,租个房子就很便宜,生活成本低。
5 尽量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不管在哪里,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意味着有退路,关键时候你可以卖掉房子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平时你可以把房子租出去,房租也是一笔稳定的收入。
有自己的房子,就算孩子不孝顺,你也不会受气。
6 戒掉消费主义,养成记账的习惯
以现在的经济形势,未来很长时间里,我们的日子都不好过。衣服、包包、化妆品都是纯消耗的消费,消费主义会让我们购买太多其实你并不需要的东西,尤其是汽车,50万的车和20万的车实际价值几乎是一样的,但品牌溢价就消耗掉了整整30万,可以在小城市买一套房了。
从现在开始就要养成记账和储蓄的习惯,分析我们的消费,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我们存下的钱越多老了底气就越足。
7三五亲朋挚友
人老了,最怕孤独,今年一季度日本有整整2万余孤独死的老人。真是触目惊心,为什么老人总是会被电视购物和保健品传销骗?就是因为这帮人能够提供老人最缺乏的精神陪伴和关心、安慰,人老了这些东西比钱还稀缺。
所以与其到时候给人骗,还不如现在就多准备几个“好朋友”。
文字丨火羽
图片丨网络
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的人会有好事发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