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18日,“国之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之际,中国国家画院举办此次研讨会,总结研讨十年来美术创作的新气象、新形态、新发展的同时,聚焦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美术创作的相关议题,以求实客观的态度展开严肃认真的研讨。研讨会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举行。上半场由徐涟主持,张立辰、陈醉、郭石夫、张晓凌、向云驹、高云、陈孟昕、陈履生、何加林、孔维克、罗江、裔萼、刘明波、徐红梅、于洋、郑艳、黄红涛分别围绕“新中国美术创作的发展成果”“十年美术创作的发展成果”“美术创作的‘高原’与‘高峰’”等主题展开讨论。下半场由陈明主持,卢禹舜、陈池瑜、王永亮、李晓柱、方向、袁学军、吕晓、陈明哲、沙永汇、王跃奎、张鹏、孙震生、吴端涛、李辉武、王凯、王治、任军伟、陈散吟分别围绕“当代美术创作的发展成果和特征”“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美术创作与美术批评”等主题展开讨论。姚大伍、石峰、谢小铨、金新作书面发言。
学术研讨会纪要(上半场)
徐涟(研讨会主持、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以来,不断有新的美术创作涌现。在充分肯定美术创作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立足当下,更要面向未来。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是否已使现在的知识传播系统和图像传播系统完全发生了变化?这种发展是否会让以图像作为鲜明特征的绘画产生革命性的颠覆?因此,我们既要探讨艺术创作的个性与人民性的问题,也要探讨视觉艺术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同时也不能忽视当前美术创作中的同质化、假大空、缺乏真诚。
面对这些问题,美术批评和美术评论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理论建设亟待加强,希望通过不断探讨,达成理论层面的共识,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话语体系。
张立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此次展览无论从规模、题材、主题思想,还是艺术表现形式,都展现了当今美术创作的实力。和西画不同,中国绘画有自己的发展理论和形态,它的包容性和生命力是极强的。在我看来,21世纪中国画应该反对一切对于中国画的不良改造,这是现今中国画发展向何处去的关键问题。现在中国画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中国画要走向更高峰,要走向质的超越。将我们的文化资源激活以后,文人画要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绘画之中,实现中国画的现代化。中国绘画的前途是无限量的。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们不能以西画的造型观念、艺术观念来代替中国画的意象观念,更不能将它的基本训练方式用素描来代替,素描代替的结果是拿毛笔画素描。
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在今天看来,近百年来中国画发展的最大成果可归结为艺术家的创作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此次展览为例,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老一辈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提炼进行创作,这些凝聚时代精神的作品在今天仍常看常新。第二,在中国画的改造之路中,近百年的变化最重要的原因是吸收了异域艺术合理的成分。第三,今天中国画面临的挑战远不是写意与否,而是元宇宙、AI等科技发展必然带来的改变,面对时代变革,艺术创作者应从理论和实践上着手准备,甚至进行一些先期的实践。作为一位文艺工作者,我们应跟上时代形势,配合国家政策,搞好文艺工作,用自己的真情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郭石夫(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举办此次展览,不仅承载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意义,更是对国家美术建设责任、担当与使命的深刻体现。展览汇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的艺术高峰之作,尽管今日展出的并非所有艺术家的巅峰之作,但它依然是一次全面的总结,展现了我国70多年来的美术建设历程、美术教育成就以及丰硕的美术成果。中国国家画院在美术建设领域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使命与担当,对于全国画院及其画家而言,他们承载着历史的使命,被寄予了深厚的期望。我衷心希望中国国家画院能够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与发展,为全国画院系统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晓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此次展览引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看待新中国美术的价值和现代性转型。中国艺术史家和理论家在评价20世纪中国美术时用的两个标准,一个文人画标准,一个西方现代主义或者形式主义的标准。新中国美术是反文人画的,恰恰是抵抗西方形式主义的。20世纪中国美术的形态、性质、价值指向是由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所决定的。如果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准确认识的话,我们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不可能作出正确评价,这是立足现代性的问题。所谓的现代转型就是转向人民性,转向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体系。人民性即现代性,人民艺术即中国的现代艺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美术有四个现代化特征:政治化、大众化、民主化、科学化。新中国美术独特的道路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美术,而且取得了丰硕成果。总而言之,我相信新中国美术的巨大成就一定会成为现代艺术史的一部分,一定会载入人类现代文明史册。
向云驹(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此次展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史的微型展示,它展示了中国美术的精神面貌。未来我们需要用美术作品展示或传播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价值。今后,艺术发展或文艺创作应继续面向人民需求、人类文明新格局、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史诗以及全球文明互鉴的倡议。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用中国文艺重述和重塑中华文明形象,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创造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文艺新史诗,并以艺术的文明之美推进人类文明的美美与共。
高云(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作为艺术家,我们应以艺术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好作品应具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品质。我的愿望是,让中国画为更多年轻人喜爱,并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国际间审美绕不开的选项。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尊重人、表现人、服务人,不仅要随艺术家自己的本性、本心、本情,更要随人民大众的情感、审美、抒情和表达的需要。只有表现人情、人心、人性、人本的作品,才能与大众产生共鸣,从而发挥艺术“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的作用。
陈孟昕(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此次展览展示了75年来对中国美术产生重要影响的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以及当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作品。展览不仅体现了策划者的用心,也展示了中国国家画院以精品引领的品格。展览中的作品风格多样、探索多元,呈现出中国美术各个领域不同的艺术语言和风格面貌。在当代中国画部分,作品凸显了人民性和正大的气象,突出生活、反映时代,形式多元,语言创新性较强。此外,展览还引发了关于主体性创作与主体性展览的人民性如何表达呈现、当下与未来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以及艺术个性弱化和缺失等问题的思考。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中国美术的辉煌成就,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美术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此次“国之颂”展览展示了中国国家画院与中国画关联的丰富收藏,参展作品有正大气象,尺幅大小不一,有立轴、横卷等,风格多样,显现了中国当代美术的专业性和多样性,令人眼前一亮,让更多人了解新中国美术创作的发展与成果。我们应该积极推广中国国家画院的优秀展览,让更多人看到并了解中国画的真正面貌。中国国家画院也应该承担起发展当代中国美术的重任,以专业的精神和水平导引美术发展的方向,让中国美术走向更加繁荣和专业的发展道路。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美术界的基础理论研究,提高对中国画等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何加林(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此次研讨会我拿出两个学术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一是主题与母题的问题:根据画展要求的主题创作往往“他”的考虑会过多,一切皆为“他”需而创作,这就是主题创作的特点。而母题创作则是一种“己”需,是艺术家一生的思想表达。但是,许多艺术家只会画主题创作,一生都不知道母题是什么。二是物象造型与笔墨造型的问题:物象造型是指以客观物理的物象为表现目的,以造型是否准确为标准。这种造型适合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但很难表现个性,由于是笔墨为物象服务,所以,笔墨的自由度不够。作为艺术家如何形成自己的笔墨语言,笔墨造型是很重要的关捩。而现在许多艺术家只会状物,有些甚至是拿毛笔画素描、画照片,一旦离开这些客观物像便什么也不会画了。
孔维克(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山东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策划的此次“国之颂”大展,全面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老中青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和美术的发展脉络,是一个富有创意、令人回味的展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之间存在着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两个“讲话”都强调了文艺工作的重要性,对艺术家提出了要求,对艺术创作的规律、艺术标准进行了阐述,特别是针对各自时代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指导思想和要求。目前文艺界、美术界出现不少的乱象,文艺批评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建立一个以中国文化价值为中心的当代文艺评价体系,引领提升国人了解并欣赏传统中国美术,引领青年艺术家具备全球眼光、站在中国立场来走自己的艺术之路,要站在中国文化、中国审美角度解释中西美术现象。
罗江(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此次研讨会我们共同探讨美术创作的发展成果及“高原”与“高峰”等问题。观看中国国家画院的“国之颂”展览后,我深感美术创作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国家发展的象征。老一辈艺术家通过写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等形式,为新中国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云南美术具有独特地域风格和文化特质,云南画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传统美术与现代美学的融合。在中国国家画院的支持下,我们创作出了高质量的作品,展现了边疆地区的文化传承深度。此外,我还带领艺术家来京观摩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收获颇丰。两个展览虽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美术创作的魅力与价值。
裔萼(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在欣赏这场展览的同时,我深入思考了三大关系。首先,人民性与时代性紧密相连。要体现创作的人民性,艺术家们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真挚的情感描绘人民的生活与梦想。同时,作品还需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风貌、传递时代精神。其次,民族性与时代性相辅相成。时代精神是文化时代性内容中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东西,而民族精神则是文化民族性内容中表现民族生命力的内容。写意精神的核心不仅在于意象造型,更在于对意境和人品的注重,这对于今天的艺术创作至关重要。再者,个性与时代性相得益彰。尊重个性,就是尊重艺术规律,这是激发艺术家创造力的关键。最后,针对当前艺术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如跟风、雷同、评选机制下的投机现象等,我们必须摒弃和批判,坚守艺术创作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刘明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及图像的传播方式已发生根本性变革,并对年轻一代艺术家在创作中体现“人民性”的艺术形态产生了影响。对此,国家级艺术机构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年轻人深入生活,从人民的立场出发,从经典作品的创作中汲取灵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年轻一代的艺术创作既能够保持与时代的紧密联系,又能传承和发扬“人民性”的艺术精神。同时,我们也应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艺术家们提供更多的创作工具和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和情感。总之,面对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挑战,以创新的精神去推动艺术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艺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徐红梅(《人民日报》文艺部部务委员、美术编辑室主编):此次展览带给我的第一个感受是,美术机构和主流媒体“双向奔赴”,新时代跨界融合加速,媒体深度参与创作的组织和展览的策划。第二个感受是,美术机构和主流媒体的合作,既是新时代美术领域的一个突出现象,也是美术史和新闻史上的一个有趣视角,为我们重新认识美术的社会功能,推动美术传播,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和学术线索。第三个感受是,传媒和艺术天然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可以互促共荣。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传媒和艺术的融合方式更加多元,不仅在报纸和新媒体上,传统图文并茂的静态搭配,已经发展为动静结合的动态演绎。可以说,传媒和艺术的跨界融合,已经迈上了新台阶、进入了新阶段、融出了新形式。“国之颂”展览的举办,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可能。
于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国之颂”展览以大气磅礴的题目,诠释了如何以美术作品展现家国发展的心路历程。这里的“国”既是“国风”,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底蕴,通过笔墨传统和丹青体系,对中国工笔画、写意画及色彩研究进行建构的过程,展现了国风的延续、整理与呈现;同时又是“国运”,通过作品展示百年中国社会的奋斗、抗争与崛起,也反映了新时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颂”作为《诗经》六义之一,不仅是文体,也是风格、画风,体现了端正、大气、清正、宏阔的特点。此次展览不仅是一个通史性、专题性的展览,更通过名家作品,透射出一个维度与侧面,展现了中国国家画院在创作研究方面的深入思考。
郑艳(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本次展览基本理清并呈现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文脉,展现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几个层面。第一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经成名,之后继续发挥作用的重要艺术家,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画的衣钵,如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等引领的中西结合“改良中国画”派,他们的创作体现了“西画东渐”,有意识地引入西画技法改良中国画的新风;第二个层面是近代美术院校的出现,特别是延安鲁艺及新中国美术教育培养的美术家,他们的创作体现了新中国“艺术为人民”的特点;第三个层面是改革开放以后到新时代,中国的美术创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爆发期,无论是从业者还是作品数量都空前增长。通过此次展览,可以系统、全面地回顾和总结新中国美术发展的特点,思考新时代美术发展的方向。
黄红涛(天津美术学院讲师):艺术创作深受我们自身的生活环境和认知状态的影响。艺术创作应如何面对观众、如何表现人民和自我?我意识到,作为人民的一员,我的作品首先应该面对的是自己,要能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人民。如果我将自己视为人民的一部分,那么我的艺术创作首先应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只有当我真诚地面对自己,才能在作品中真诚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因此,我认为艺术创作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情感的流露和思考的结晶。我们应从自身出发,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点滴感动,用艺术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这样的作品才能更加真实、深刻地触动人心,也才能更好地传递我们的情感和思考。
学术研讨会纪要(下半场)
陈明(研讨会主持、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美术创作不断繁荣发展,呈现出特有的时代特征和民族气象。此次展览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创作特别是国、油、版、雕各个门类的发展脉络、创作风格和形式规律,给出了中国美术家在面对美术创作的时代性和人民性等课题时的答案。我特别关注到中青年美术家的创作,他们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并努力在形式语言、个人风格上寻求突破,达到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共情的艺术境地。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正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的美术创作做一理论上的梳理和学术上的判断,也对美术创作的“高原”与“高峰”、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以及美术创作与美术批评的关系等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10年来的积极影响及艺术成果和理论经验,对于当代美术创作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年来,中国美术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焕发出新气象、新形态,并取得丰硕成果:一、新气象。文艺工作座谈会激发了美术工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提升了文化自信,优化了艺术生态。二、新形态。美术创作积极拥抱时代,探索融合创新之路。艺术家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积极运用新媒介、新技术拓展艺术的表现空间。三、十年砥砺,成果丰硕。中国美术创作的传统画种与新型画种皆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品,同时深入构建本土学术知识体系,取得长足进步。四、正视问题并改进提升,加强创作质量监管及优质创作环境的营造,改革美术教育体系,加强跨界融合和创新探索,更好地推动中国美术创作持续健康发展。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的人民性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美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艺术大众化的转向,艺术社会化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创作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也是党领导文艺的根本方针。中国现当代美术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艺术大众化思想和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艺术创作实践活动的主要成果。本次展览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诸多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艺术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创作成果。在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何在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活快节奏的条件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效结合,创作出表达中国精神的标志性精品力作,既是我们的期待,又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王永亮(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本次展览从学术的高度呈现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状态,也体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以来,艺术家们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尤其是本次展览中涌现出了大批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青年人作品中的蓬勃朝气也为老一辈艺术家带来了很多启发和联想。艺术作品不仅是笔墨技法和艺术样式的展示,更是中国人文精神、思想精神、哲学精神的体现。因此,我们应视“传统”为工具,在创作的过程中自觉与传统样式拉开距离,不能一味临摹借鉴而缺乏创新意识。艺术家们要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创作和实践有效结合,实现精神和艺术品格的提升,更要在作品中展现出自己对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姚大伍(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原副所长):本次展览汇聚了老中青三代的优秀作品。其中展出的花鸟画作品的创作脉络非常清晰,从习古到开今、从传统到出新、从古典写意到新型工笔,表现出艺术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创作语境的变化。艺术创作有着独特的规律和发展脉络,反映出时代文化和语境的变化,以及时代的审美样态。当下,新时代的发展赋予我们攀登高峰的契机,如何在把握艺术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中国绘画艺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智慧的范例,将成为新一代艺术家新的使命和责任。同时,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的专业创作人员,我们应不负时代,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的艺术佳作。
李晓柱(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展览涵盖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重要艺术家的作品。老一辈艺术家把艺术状态与生命状态紧紧联系在一起,用一生的热爱进行艺术探索,创作出这么多感人的作品,这对今天的艺术家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此次研讨会上,很多专家都提到了一些问题,这也提醒我们,艺术创作需要深入体验生活,真正做到心灵境界的提升,这样艺术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同时我们应该关注所有人群的需求。艺术创作不仅是喊口号,而是要有深度和内涵,让更多人愿意欣赏和接受艺术作品。我们要学习和传承前辈艺术家对待艺术的真诚和对待人民的关爱,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为我国的艺术事业作出贡献。
方向(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此次展览作品丰富、脉络清晰,浓缩了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和整体创作面貌。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的形象、视角、方法层出不穷,学科之间的交融与渗透使得绘画语言更加多元,中国画从私密空间走向公共空间。而信息的快速传播以及技术的有效训练,印刷工艺的提高、传媒的发达为艺术家,尤其为年轻艺术家提供了更多传统摹本的借鉴。但是,这必须建立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之上,否则难以达到精神层面的高度。对此,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文化内涵,如何将日常场景转化为境界场景,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艺术创作是情景交融、移情入境的过程,好的艺术是情感意志和自然意象的高度融合,有充分生活体验,经过时间的沉淀与独立思考,才能让作品得到升华。
袁学军(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呈现了一场作品涵盖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雕塑、素描、水彩、水粉、漆画以及综合材料,参展艺术家年龄跨度自1864年出生的齐白石到2000年出生的云门张溪,作品数量近400件的大型展览。展览策划与落地时间紧、任务重,极具挑战性。在中国国家画院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展览实现了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完美呈现。我们从中真正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不同时期的艺术家用心、用情、用力的艺术探索,全面呈现了几代艺术家的继承与创新、改变与突变。未来,我们将会以实际的学术行动,通过展示和研讨,把“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的办院理念落到实处,发挥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全国画院主要阵地的引领作用。
石峰(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主题创作研究所所长):此次展览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的光辉历程,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界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扎根生活,深入群众”的精神感召下的新面貌、新发展:一是传统艺术资源的当代复兴,新时代美术创作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传统艺术语言和形式;二是时代精神的具体表现,美术创作既要继承传统文化,更要反映时代精神;三是共性与个性兼具的笔墨语言表现形式。展览彰显出了中国美术界在新时代的自信与担当,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与无尽魅力。
谢小铨(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新中国一代代的美术工作者,始终将他们的艺术创作与国家命运和重大历史发展阶段紧密相连。本次展览详细地梳理了全国画院及各大院校最重要的美术创作力量及代表作品,是新时代国家级创作力量及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和检阅。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全国美术专业创作领域最高水平的创作机构,组织策划本次展览具有开创性历史意义,其展览的高标准、高品质、高要求对当下的艺术创作非常具有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展览彰显了中国国家画院在全国美术创作中的引领作用,把老一辈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创作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对促进当下艺术家的创作水平,更具重大的参考价值。
吕晓(北京画院理论部主任):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当代美术创作的一次深刻总结与展望。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美术发展中,我们经历了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改造艺术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到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许多艺术家深入生活、深入人民,以饱满的热情和新颖的题材打破了传统文人画的束缚,为中国美术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此次北京画院借展的齐白石作品《多寿》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题材吸引了众人目光,也体现出了齐白石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把握。此外,美术创作与批评的问题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美术批评的作用和价值,推动其在现当代艺术创作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陈明哲(安徽省书画院副院长):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以来,我感受到当代美术创作呈现出三个特征:第一,主题美术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主题美术创作工程和相关的机构陆续成立,主题美术创作更加具有当代美术的鲜明特征和时代印记。第二,表现人民题材的美术作品不断增多。广大美术家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第三,美术作品中的道德引领功能不断加强。近年来的美术创作中有正能量、有感召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优秀作品不断增加,道德引领功能在不断加强,群众的审美水平也不断提高。
沙永汇(中国国家画院版画所所长):新时代的版画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赞美新时代建设成就的优秀版画作品,不仅传承了优良传统,还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近十年来,版画艺术紧密围绕重大历史主题,生动记录了中国革命以来的辉煌历程和新时代伟大工程的建设成果,向世界讲述了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作为兼合的典范,版画正积极探索融合中国传统版画与近代版画形式的新路径,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版画体系。面对多元化时代的挑战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青年艺术家们应勇于担当,致力于提升版画的技术与表达能力,秉承精湛的技术、精神的表达和精品的意识的“三精”思想,创作出既有筋骨又有温度的艺术作品,为人民服务、为时代增色。
王跃奎(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副所长):首先,展览不仅汇聚了全国范围内的优秀美术作品,更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美术的繁荣与多元。作品中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技艺精湛,深刻反映了艺术家们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和对艺术创新的执着追求。地域特色与个性表达的完美结合也为展览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其次,展览成果丰硕,既展示了艺术大师前辈们的经典之作,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新锐艺术家。最后,美术创作仍需不断前行。广大美术家应紧密把握时代脉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贴近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未来,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探索美术创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美术事业的创新发展,共同开创中国美术事业更加辉煌的未来。
张鹏(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馆长):在中国文艺传统中,“超越”与“雄强”是两大核心要素,它们赋予了作品阳刚与大气。从战国政论文的汪洋恣肆,到汉代大赋的浩瀚磅礴,再到盛唐鞍马画的壮丽、两宋豪放词的磅礴、近代山水画的雄浑,以及抗战时期繁荣的木刻艺术,都是雄强艺术的生动写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创作启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呼唤正大雄强的美术创作。这需要我们深入中华文化的沃土,从前辈经典中汲取力量,挖掘中国文化自身的创作特质。我们要坚守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研究文化的本土逻辑,敞开创作襟怀,强调艺术家个性与艺术高度。新时代美术创作的正大雄强之气是中华民族美术的根脉所在,应让这一文艺传统在新时代高扬远播、绽放华彩。
孙震生(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艺术家):此次展览是对近一个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深情回望,清晰地勾勒出新中国美术的传承与创新脉络,每位画家都在时代洪流中深刻思考着如何致敬历史、回应自我。传承是艺术之根,深植于历史土壤,稳固着我们的艺术根基;而创新则是艺术之翼,赋予我们飞翔的力量,让我们在无限可能中自由翱翔。在传承与创新的交织中,每位成熟艺术家都在寻找平衡点,实现自我超越。新时代的艺术创作,必须与时俱进,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生活中汲取灵感,再回馈给人民,这是艺术创作的方向所在。因此,我们应不拘泥于表现方法,以心为笔、以情为墨,去描绘真实、深沉、高远的艺术世界。
吴端涛(《美术》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美术界正体现出愈发鲜明的时代意识和人民性的自觉。此次展览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在新时代文艺观的引领下,美术家们积极投身创作,跨门类、跨媒介地探索艺术语言的多样性,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此次展览中,新时代的美术家们以精湛技艺和深邃思想,将外来画种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塑造出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展现出独特的审美力与现场感。同时,他们坚守本土身份与文化立场,回归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感的艺术作品,多种艺术形式也展现出巨大的艺术潜力。可以说,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中国美术成果的展示,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李辉武(湖南省画院创研部副部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我们可以从此次展览的作品中看到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缩影与特点:传承性、创新性、融合性、时代性以及人民性。而本次展览还体现出了当代美术批评多元建构的重要性。当代中国美术批评不应采用像格林伯格那种非此即彼、非好即坏的批评方法,而应该是建构一个包含了主流性、引导性、包容性的认知语境,从而使其存在四面开花的可能性,本展览即体现出了这种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的亮点。同时,表现人民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以来,中国美术现代进程中的重要特性和独特经验,需要当代美术理论工作者继续坚持不懈地深度挖掘其叙事结构,在美术评论中反映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王凯(浙江画院理论部主任):本次展览从学术理论的角度对主题和作品架构进行了梳理和回望,突出了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展览作品不仅展示了艺术家们对时代性的把握,也体现了他们对形式语言的探索和创新,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此外,人民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特性,塑造人民性实际上是在表现中华民族的人民性,用中国人的视角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表现当下社会的变革与时代的进步。同时,表现时代性对艺术创作和理论建设也提出新的要求。艺术性是作品的灵魂,它需要与人民性和时代性紧密结合,通过深入的技巧和构图来展现。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看到各家画院珍藏的作品集中展出。
金新(《中国美术报》社社长、总编辑):展览用近400件作品浓缩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的发展历程,既生动呈现了社会历史、时代风貌的变迁,也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人民生活状态、生存境遇和精神面貌的变化,绘制出民族精神的图谱。展览既是党史学习的生动教材,又是美术史和美术创作研究的宝贵案例。通过展览,我们可以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贯穿始终,看到“人民”内涵的变化和“人民性”的多样化表达。从英雄主义赞歌、劳动颂歌到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温情描绘,从地域、人群的广度到个体内心、人与人、人与时代、不同文化间碰撞的深度挖掘和表现,优秀的作品根植于生活的沃土,勃发于饱满的情感,成为承载人民声音的媒介,记录并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这样的作品也往往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反思精神与人文关怀并存、时代性与永恒性交融的特征。
王治(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十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美术创作领域呈现出新气象、新形态、新趋势。一、文艺创作繁荣。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创作出许多表现人民所思、所想、所感的佳作。二、文艺理论工作取得很多显著成果,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理论的支撑、智力的支持;三、伴随新媒体、数码科技、AI(人工智能)这些新科技的兴起,艺术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四、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既有“走出去”,也有“请进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文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复杂任务,需要每一位美术工作者共同努力,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抒怀。
任军伟(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诗意是中国画艺术的灵魂。近代以来,受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中国画中的诗意不断失落。特别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出现了偏于纯理论化的倾向,使得中国画形而上的、高贵的、超越的品质日显平庸,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应该主动承担起中国画诗意追求的使命。首先,中国画画家要对传统中国画和中国文化的思想与精神有正确的认识;其次,中国画画家要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在笔墨词章、学问修养、品位境界等方面提升自我;最后,当代中国画画家要延续社会文化的使命担当。创作者应该努力让中国画重现诗意精神,为社会文化发展贡献力量,让具有超越品质的中国画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陈散吟(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和艺术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艺术家的作品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艺术家参与国家建设,作品不再仅是历史的解读工具,而是激发了艺术家创作反映人民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让普通大众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国家文化软实力象征着国家形象,人民性对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艺术需要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展现文化自信和文艺精神。本次“国之颂”展览正是强调了作品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其价值所在。■
(刘晶、贺玮、李振伟、黄家馨、杨晓萌、闫君、张湫逸、闫天蒙参与采访整理)
编辑 | 杨晓萌、闫君
制作 | 闫天蒙
校对 | 安亚静
二审 | 李振伟
三审 | 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