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故事来自中医学院的陶鹤扬同学团队
获奖项目:心知己医工结合治疗心理亚健康的引领者
(指导老师:许筱颖、徐博函、马思雍、袁省之、郭明雪)
01
项目简介
02
Q&A
您最初是如何走上创新道路的呢?
当前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面临的来自各方的压力越来越大,抑郁人数不容小觑,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曾患有或正患有抑郁症,我非常想帮助他们,用我所学的知识帮助年轻人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所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创立了这一项目。
项目从初建到成熟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挫折?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项目最初是想将阈下抑郁与社区医疗结合,后来发现这一方向面临巨大阻碍,项目的合法合规问题受到影响。于是在老师的建议下、在项目成员的共同讨论下,我们决定将阈下抑郁更紧密地与人工智能、大健康、小程序结合,配套生产特定的产品,现在在缓解产后抑郁方向也有一定进展。
项目团队如何选择组员和指导老师以实现能力最大化?
负责人是项目的引领者,需要把握项目的大方向,具备领导能力、统筹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合理分配任务,沟通协调全组成员。需要搭配项目所需专业技术上的技术人员、财务管理、商业指导、法务指导,以及擅长美工的同学(负责PPT、产品设计等)和擅长文书工作的同学(撰写项目计划书)。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需提前罗列问题清单和能想到的解决方案,以及解决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高效与专业的老师沟通,并把老师的建议全部记录下来。
项目成长过程中学校或社会
提供过哪方面的帮助?
学校和北京市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创新创业的平台,如大创、杏林杯、京彩大创等等,在这些比赛中立项或获奖都能得到一定的经费支持。此外,学校也会经常举行一些创新创业方面的讲座、经验分享会等,帮助我们认识更多创新大佬,接触更多其他项目,相互交流学习。学校还会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一些产品售卖平台和渠道,帮助项目落地。
请问目前项目已经获得了哪些成绩?
在各类创新和创业比赛中,项目荣获国家级奖项和省级奖项共计18项,包括北中医第七届“杏林杯”金奖以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北京赛区市级一等奖。我们团队走进了40余所高校,成功服务了1万4千余名心理亚健康人群,收到了20余封来自服务对象的真挚感谢信。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香港工联会等政企机构对项目产品进行了采购,与团队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项目社会价值和市场潜力进一步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贾忠武先生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无疑也是对项目团队的巨大鼓舞。
您对于团队的未来发展有哪些期盼?
在未来发展中,本团队将不断推动中医心身健康管理的创新发展,以满足用户对健康的更高追求和需求。我们将秉持科学、专业、可靠的原则,致力于将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全面的健康支持手段。我们将持续引入最新的科技研发成果,如电磁按摩技术的持续改进。我们将设计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电磁按摩仪,使用户可以随时体验到舒适放松的按摩,改善器官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我们还将不断优化产品的设计和功能,倾听用户个性化体验反馈,推出更多针对性的治疗设备,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选择大学生创新道路有什么收获?
选择大学生创新道路带来的收获是多方面的。首先,对大学生创新活动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这一点要归功于我参加的岐思创客联盟。过去,我认为创新活动仅仅是科研竞赛或者创业项目,但实际上,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不局限于学术领域,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参与社团的各种创新活动与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让我意识到创新可以是个人兴趣、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多个方面的结合,而不仅是追求学术上的突破。
近两年不断参与各种创新活动,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管理时间,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这些技能不仅对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也对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积极帮助。创新活动让我有机会接触不同的领域和知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自身的知识体系。
在创新过程中,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和成就,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因此,在参与创新比赛时,我会考虑到创新成果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尽量将创新成果应用到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上。同时,我们团队也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对北中医学弟学妹们的寄语
在创新的道路上,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失败与挫折是难以避免的,要有勇气去尝试。注重团队合作,正所谓“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珍惜当下,把握机会,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创新上,希望大家能够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来源 | 招生与就业处
排版 | 景欣颖
六秩春秋铸辉煌,中西协同谱新章
为救人的他们点赞!“我希望以后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治疗、救助更多的人。”
从缝隙里看我们最爱的北中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