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代代相传。
那么,在我们庞大的知识体系中,存在着许多的方言、谚语、约定俗成的民风习俗;我们往往是知其表而不知其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在一些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看到这样一些语境和一句话。
“当家的,如果你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
“我怕负心汉害了我的女儿,需一路找上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定要讨个说法。”
“万一日后有个三长两短,也不能全靠医生救命!”
相信大家看明白了,三长两短指的是什么?
三长两短指代死亡、灾祸、以及未知的隐患。
中国人表达事情往往是比较委婉、含蓄的,所以当形容事态严峻时,通常用此来统称。
总之,活人是用不到这个说法的;那为什么一定要用三长两短,而不是山高水长呢?为什么就是三长两短和危险挂钩,而不是代表其他含义呢?
我们无法确定这个词语的来源,但是我们可以从相关的地方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有句老话,叫人死为大。我们华夏民族是礼仪之邦,所以对丧葬文化是十分重视的。上到君王,下到臣民,无一例外。
丧葬的形式也衍生出了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许多种。
土葬在古代比较普遍,俗话说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埋入地下,但随着朝代的演变,土葬的形式和内容也各不相同。
火葬在现代较多,由火葬场火化后,骨灰装进骨灰盒埋入墓地。
天葬是藏族人民的习俗,死后尸体抬放到指定地点,任由秃鹫吞食。
水葬就显得过于古老了,死者直接扔进水里。
不同的丧葬方式源于不同的丧葬文化,但是对丧葬仪式的重视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丧葬的看法。
大家对死亡的认知普遍都是肉体消失、灵魂不灭、轮回往复,所以对于丧葬仪式充满敬畏心。
古代君王大修陵墓,除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之外,就是尊卑等级制度。
不同的身份、阶级陵墓的规格也是不同的,皇帝就是最高的规制,也就是所谓的厚葬。
还有就是“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寄予期盼于神明,相信身边的一切会带入到新的世界。
说到底,还是源于人性最根本的贪婪欲望!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许多丧葬的方式,铺垫过后接下来回归正题,这和三长两短又有什么关系?这就不得不说到丧葬的内容了。
其一说法,传统的土葬方式人死后尸体需要放入棺椁中,那么什么是棺椁?怎么打造的?
棺椁就是棺材。棺材大家都熟知,类似长方体。由六块木材打造的,木材的选用一般有三种。
高级点的就是檀香木,檀香木本身具有极强的防腐性,保证尸骨免受侵害。因此价格昂贵,古代官员选用得比较多。
次一点的就是楠木,楠木密度大,比较坚硬,防潮防蚁防虫。因其是埋在地下几千年才形成的,所以比较稀有,价格也是不菲。
寻常百姓用的基本就是杉木,也具备一定的防腐能力。木材本身具有一种特殊的味道,造价相对较低而且比较普遍,大家都承受得起。
棺盖和棺底需要两片长木材,有种说法也叫天与地。
左右两边也是长木材,寓意日与月。棺材前后两块短木材,叫彩头和彩尾。
整体棺材需要用到的木材就是“四长两短”,又因为人活着棺材是不需要盖上的,所以去掉棺盖的长木材,就是“三长两短”,因此用它来指代不祥之兆。
其二说法,古代的棺材组合拼装到一起用的不是钉子,是一种木楔。
也叫衽,造型是两头宽中间窄,棺木上有与之对应的坎。但是这样拼装并不牢固,古人又用皮条在外对棺材就行捆绑。
一般是在棺材纵着的方向捆绑两根皮条,再在横着的方向捆绑三根皮条。棺材是横着的方向木板长,竖着的方向木板短,所以也叫“三长两短”。
其三说法,人死以后,活人要进行祭奠。举行这一仪式表达对逝者的悼念,所谓“慎终追远”,这是中国孝文化的体现。
祭奠文化在我国也是源远流长,代表了民族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代表着血脉传承与责任。
对于个人来讲,祭奠更多的是一种心灵寄托和情感抒发。也同时不忘警醒自己,好好地活着,活下去,便有希望。
祭奠的形式亦是多种多样,古人一般是上坟、扫墓、家祭。
上坟的形式比较普遍,就是在祖宗埋葬之地举行的。在祖宗忌日这一天,或者年节时期,摆上供品和美酒,再烧些纸钱。
扫墓一般在清明节,也叫寒食节。
家里人会做一些糕点供奉,到祖宗墓地致祭。还需要带上锄头、铁锹等工具,为墓地进行锄草、添土,最后在墓碑两侧挂上纸钱。
家祭的话规模大一些的会建立祖宗祠堂,列宗列宗的牌位都摆放在内;简单一点就是在家里一隅摆上亲人牌位。
同时也要上供品,基本就是水果糕点
正中间摆放着香炉,上香的规矩是三根长香。
香炉两侧要摆放两个短的烛台,烛台要保持长明。三根长香配两根短烛,因此这里叫“三长两短”。
这是祭奠的规矩,活人是用不到的,故而用它指代死亡。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思想也随之改变。
祭奠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例如网络祭奠,通过网站献花、点歌、留言等方式表达哀思,这种方式相对来讲更加便捷,而且环保,所以逐渐的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
以上就是关于三长两短代表的含义,以及口口相传的来由做得简单解读,基于我们的传统丧葬文化与祭奠文化,衍生出来的民间用语。
普遍就是这三种说法,如果读者有阅读到其他史料文献,也可以留言讨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