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3年,73岁的徐渭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他去世之时,陪伴在他身边的,除了一条狗,再没有其他财产。

徐渭是历史上有名的“明代三才子”之一,另外两位是解缙和杨慎。徐渭能诗善画,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都受到不少文人墨客的推崇。因为徐渭的一生遭际和结局,有人认为他是三才子中最悲惨的。

其实,如果细读历史,就会发现这三个人都挺坎坷:大才子解缙命运大起大落,最后属于非正常死亡;大明状元杨慎可算得上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可是年纪轻轻就被流放云南,在荒远的边陲度过了三十余年时光。

但凡读书人,有谁不希望自己聪明过人,拥有出众才能,无论写诗做文都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呢?可是,这三位自幼就以聪慧博学闻名的才子却没有一个是完美结局,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手握一把好牌却打得稀烂”,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现在的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位才子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位解缙

1、先天优势

解缙是明代三位才子中最早的一位,他出生于洪武二年(1369年),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称帝的第二年。

解缙是江西吉安人,解家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他的祖父解子元曾经在元朝担任安福州判官,在元末战乱中守义而死。

解缙的父亲解开熟读儒家经典,博学多才,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召见过他。据《明史》记载:“太祖尝召见论元事。”朱元璋召见解开,两个人主要讨论了一下有关元朝的事。

因为没有史料记载解开曾经在元朝担任什么官职,单从这个记录来分析,解开没有在元朝做官,可能是因为当时战乱,也可能是觉得元朝将危,所以没有再出仕。但是从朱元璋召见他来看,解开显然具备相关才能,有足够的政治见解,所以才引起了朱元璋的重视。

朱元璋本来想给解开一个官职,但是解开醉心学问,淡泊名利,所以拒绝了这个机会。

解缙有这样的家庭背景,所以他一出生就能得到很不错的家庭教育,他的父母从他在襁褓之时就开始教他读书认字。

值得一提的是,解缙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解开六十岁左右,典型的老父幼子,这显然能让解缙得到父亲更多的宠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缙很小就满足了父母对“佳儿”的所有期待:他以聪明颖悟著称,5岁就能熟记诗文,7岁写文章,19岁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刚刚20岁的解缙考中进士,被授予中书庶吉士。

明朝的庶吉士通常是授给年轻有才华、有潜质的新晋进士,他们多被安排到翰林院,负责为帝王起草诏书、讲解经籍等。

年纪轻轻、才华横溢的解缙,就这样朝气蓬勃地站到了明太祖朱元璋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