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有三急”,饮水之后产生便意是自然之理。但在生活中,却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形:有些人刚喝水没几分钟,就频频跑向厕所;另一些人即便定时饮水,依旧很少如厕。在很多朋友眼中,小便频繁往往与尿频尿急等肾脏疾病有关,而尿液减少,又代表体内新陈代谢迟缓,似乎二者都是病症前兆。
事实上,排尿这一过程受到身心多重因素的干涉,各人有各人的特点,只要保证时间规律、排量稳定,就代表泌尿系统尚还健康。不妨了解这几点,有助于您判断自身的排尿状况。
1.体内器官对排尿的影响
饮水或从食物中摄取水分后,水会经由消化道进入肾脏过滤,然后暂时储存在膀胱之中。这一过程通常在30-45分钟内完成。这也就意味着,消化功能良好的朋友,饮水半个小时左右就会逐渐产生尿意。
而健康成年人的膀胱容量,大多处于300-500毫升区间内,这直接决定了我们对尿意的感知程度。倘若生来膀胱容量偏小,就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小便感,反之则能够忍上更久。
此外,括约肌功能也关联到憋尿能力。健康有活力的括约肌能够充当阻塞尿意的“阀门”,并提高膀胱的储存能力;相反,如果早早地患上了括约肌松弛,就可能出现频繁尿急、尿不尽等症状。
2.个人习惯对排尿的影响
泌尿系统同样符合用进废退的自然原理,保持健康合理的饮水习惯,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排尿时间趋于稳定。反之,如果长时间饮水量不足,就会使得膀胱受尿刺激程度降低,继而使得膀胱过度敏感,之后即便是少量饮水,也可能产生较强的尿意。
另外,人体还会通过排汗来散失多余水分,保持积极的运动习惯,也有助于增强自身基础代谢量,从而减少每日如厕次数。反之,如长时间处于空调房内,汗液蒸腾量大幅下降,便会导致频频上厕所。
而心理状态则是又一重要因素。在紧张、焦虑的精神状态下,人体内分泌系统大概率会产生紊乱,可能会释放超额的利尿激素,继而刺激膀胱产生强烈尿意。
3.同疾病相关的排尿变化
排尿状况的变化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特别是对男性而言,更应关注此类问题。
肾脏是重要的泌尿器官,其肾小球与肾小管组织活跃程度直接关系到尿液产量与质量。若肾脏组织受损,便可能产生蛋白尿、血尿等症状。直观来看,便是尿液泡沫增多、颜色加深,且排尿时会产生刺痛、灼烧感。如有上述情况,应当尽快就医,以免病情加深。
前列腺同样以排尿状况为健康晴雨表。当男性罹患前列腺炎症或增生时,便会产生异常的尿频症状,同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与下腹部松弛感,须密切关注。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