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去世后,账户上竟然出现46万巨额存款。更奇怪的是,银行怎么也查不到这笔存款的来源,这些钱就好像是凭空出现的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又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得知周总理名下有一笔神秘存款后,银行工作人员就接到了命令,马上安排查清楚这件事。在一番查证后,工作人员发现,这是1967年,由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代为办理的存款,存款来源并无记录。这就奇怪了,以周总理的工资来算,当时的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拥有这么多钱的。难道说,周总理还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吗?

想要弄清楚这件事,那还得从周总理的家庭收支说起。

周总理家庭的收入来源非常简单,那就是他和邓大姐的工资。当时,周总理的薪资是400元,邓大姐的薪资为347元。按照这个工资数额我们可以推算,从1958年到1976年,十八年间他们总的收入应该是16万一千元。那么,这些钱,会是那46万元的前身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16万元中,至少有四五万元都被周总理拿来资助亲人朋友,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了。剩下的,极小一部分用作生活开支,另外很大一部分,则被周总理上交给了国家。

早在薪资额度确定下来以后,周总理就和邓大姐约定好了,两人工资花不完的部分全部攒下来,每攒够五千,就拿去上交给国家。多年来,两人一直遵循着这个约定。也正因为如此,周总理名下的个人存款,从来没超过五千元。

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邓大姐将两人最后一笔存款,共计5100元,全部取出交给了国家。至此,周总理名下再无一分存款。

既然说周总理名下没有存款,那开头的46万又是怎么回事呢?别急,我们继续往下看。

周总理逝世后,按照规定,银行需要清点他的遗产。在清点过程中,人们发现,周总理的名下,竟然有一笔不菲的个人存款。

负责查清楚存款来源的工作人员,翻了大批资料,终于找到了当年来办理存款的人。这个人是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他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一对渴望报国的年轻夫妻邮寄给周总理的。

那是1967年的一天,负责周总理家信件收发的工作人员,突然收到了一封特殊的匿名信。为什么说这封信特殊呢?因为信中除了一张常规纸张外,还装有1.2万元的英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万,这可不是小数目,更何况,还是外汇英镑。拿到信后的工作人员不敢耽误,立即找到周总理说明此事。周总理也非常疑惑,谁会给自己邮英镑呢?他立即翻开信纸,仔细阅读起上面的内容。

原来,这是一对年轻夫妻邮来的。写信人在信中说,自己是一位刚刚从英国回来的中国人,看到新中国成立,各地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他十分激动。他和妻子想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便将自己1.2万元的存款捐给国家。

看到这封信后,周总理面色凝重。他能感受到这位同胞赤诚的爱国之心,也很欣赏这位关心祖国的海外游子的做法。但根据规定,国家是不能接受个人捐款的。因此,在思考了一会后,周总理提笔写下了一封感谢信,说明了不接受捐款的理由,并让身边工作人员找到汇款人地址,将钱和信一并邮回去。

只是,那个年代的邮寄服务并不完善,想要找到匿名信主人,谈何容易?因此,在寻找了很久都没有结果后,工作人员不得不到银行,以周总理的名义将这1.2万存了起来。之后,因为很多外在环境干扰,工作人员始终没能找到汇款人,渐渐地,这件事也就没人知道了。

在得知这笔钱的来龙去脉后,银行决定,遵照周总理遗愿,继续寻找这对匿名夫妻,将这1.2万元全部退回。

看到这儿,屏幕前的你或许会疑惑,不是说46万元吗?怎么又变成1.2万元了?别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经过漫长的寻找后,1997年,白发苍苍的两位老人来到了世人眼前。通过老人的讲述,人们才终于知道了这1.2万元背后的故事。

这还得从二战时说起。那时,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阴云下,即便是英国,也免不了要遭受战争侵袭。在一次轰炸中,英国女孩多利所在的公司被炸毁,这使得她一下子变成了无业人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老话说得好,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尽管没了工作,但多利还有不错的学历,和良好的工作口碑,因此,没过多长时间,她就在中国银行伦敦分行找到了工作。

伦敦分行是我国设立在欧洲的重要金融枢纽,不仅负责着伦敦本地业务,还负责着欧洲非洲等地的金融业务。同时,国民党海员的工资,也是由这家银行发放的。作为柜员,多利免不了会和这些国民党人打交道,从他们的口中,多利得知,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家正深陷在战乱泥沼中,那里的人民过着比英国人困难许多倍的日子。

多利生性善良,在听到中国人的遭遇后,她便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为中国人做点什么。恰好,当时伦敦分行里有两个募捐箱。这两个箱子,都是为中国人筹措善款的。其中一个募捐箱是透明公开的,但另一个,据说是宋美龄设立的募捐箱,却从未公开过款项流水。

哪里都有贪婪成性的人,英国也不例外。不公开的这只箱子,成了许多人眼中的肥肉。每天,管理募捐箱的英国人都会从中偷偷带走一大把钱,而不少国民党军官,也会在这里捞油水。看着这些本该出现在中国的钱,被那些贪婪的人顺走后,多利十分愤怒,她决心做点什么。

某天,多利将宋美龄设立的那只募捐箱藏了起来,将另一只账目透明的箱子放在柜台上。这样做果然有效,那些贪婪的人再也不敢打这些钱的主意了。

只是,多利的做法惹恼了不少人,那些国民党军官联合募捐箱管理员一起找到银行负责人,诬告多利私藏募捐箱,要求开除多利。

看到即将再次面临失业,多利急忙解释,是这些人一直偷拿里面的钱,自己不得已才会这么做的。

多利这话一出,直接戳破了那些国民党军官的小心思,他们个个恼羞成怒,疯狂叫嚣着多利在污蔑大家,要求负责人立即赶走多利。甚至还有那心虚得厉害的,当场就扬起了手,想要教训多利。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名叫刘本坤的年轻人站了出来,勇敢地挡在多利面前,并坚定支持多利。银行负责人本来就不信多利能干出这种事,现在,看到有人作证,他更是完全相信了多利。就这样,多利顺利保住了这份工作。

这场仗义执言的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在这之后,多利逐渐和刘本坤熟悉起来。刘本坤是清华毕业的知识分子,谈吐阅历自有一番魅力。年轻的多利逐渐迷上了这位中国小伙。在多次接触后,两人渐渐爱上了对方,最终,他们一起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并有了健康的小宝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家庭后,刘本坤的事业更是节节攀升。拥有着不俗工作能力的他,很快就当上了伦敦支行负责人,有了优渥的收入。之后,两人共同努力,一起买了大房子和大汽车,过上了标准的中产阶级舒适生活。

在朋友看来,刘本坤和多利的生活几乎无可挑剔,他们夫妻恩爱,财务自由,是许多人眼中的模范家庭。但只有多利知道,自己的丈夫有另一种想法,他希望回到故乡,建设自己的祖国。

3.海外游子捐给祖国1.2万英镑,不想这钱却到了周总理个人账户上,多年后,事实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多利知道刘本坤的想法后,不仅并没有反对,反而还坚定地支持丈夫。在她看来,愿意放弃英国的优渥生活,回到老家参加建设,这说明丈夫是个有爱心不忘本的好男人。为了表现自己的支持,多利甚至还放弃了自己的英国名字,转而取了中文名字,就叫刘道蕊。

看到妻子如此支持自己,刘本坤也不再犹豫,他迅速给国内写了信,表明了自己回乡建设的决心。信件寄出后,他便收拾好行囊,开始变卖家产。

然而,国内收到信后,并没有同意刘本坤的申请。在领导看来,刘本坤是个经济方面的人才,留在英国可以更好地学习经济知识,等学成后再回国投入建设也来得及。

得知领导想法后,刘本坤并不气馁,他再次回信表达了自己的报国决心,并在信中说明,自己已经变卖了房屋汽车,如果不让自己回去,那自己就无处可去了。看到刘本坤的回信后,领导哭笑不得,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回国申请。

时隔多年,再次踏上中国土地,刘本坤不由得热泪盈眶。他带领妻子迅速投入祖国建设中,并准备将卖房所得的1.2万元捐献给国家。

但是,刘本坤并不知道这笔钱该邮去哪个部门,托付给别人他又不放心。于是,夫妻俩在商量后,决定将这笔钱邮给周总理,由周总理进行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这封装有1.2万元英镑的匿名信,来到了周总理手中。但正如视频开头所讲,周总理认为,按照规定,国家是不能接受个人捐赠的,因此这笔钱必须退回去。可是,想要找到匿名信的主人,这谈何容易呢?就这样,这笔款项一直躺在周总理的账户中,等待着原本的主人。这一等,就是三十年。

我们都知道,钱放在银行是有利息的,在日复一日的寻找中,三十年时光一晃而过。三十年后,这笔1.2万元的英镑,加上利息,共涨到了46万元之多。

在银行的不懈努力下,1997年,人们终于找到了捐款人刘本坤和刘道蕊。此时的刘本坤已经89岁了,患有不少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需要长年吃药维持身体状态。夫妻俩的退休金大部分都用在了买药上,日子过得相当紧张。

银行工作人员见到这种情形后,急忙将46万元存款折子交给老人,并告诉他们,周总理嘱托过,一定要将这些钱退还给好心人,并致以感谢。

1997年的46万,绝对算得上一笔巨款了,如果收下这笔钱,老两口的生活立即就可以得到改善。但令人意外的是,刘本坤坚决拒绝收回这笔钱。他告诉工作人员,这钱是捐出去为祖国做建设的,自己不能收回。国家这么大,需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这钱必须交给国家。

看着倔强的老两口,工作人员无奈,只得将情况上报。谁知,银行的回复也同样坚定,这钱必须退还给老人家,这是周总理的指示。

最终,刘道蕊老人出了个好主意,那就是用这笔钱成立个基金会,专门用来表彰银行的优秀员工。就这样,银行将钱退还给了老人,老两口又如愿以偿,为社会做了贡献,两全其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道蕊刘本坤

到这里,周总理名下这笔46万巨款的来龙去脉,就已经彻底清楚了。刘本坤在乱世中能不被外部生活诱惑,始终保持一颗爱国心,这是非常难得且伟大的。而刘道蕊老人能全力支持丈夫的报国想法,并和他一起来到中国,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这更值得人们歌颂。在这里,让我们向两位老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