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士大夫的行为准则,治国修身齐家平天下。
士大夫们先修身齐家,再治国平天下。从小到大,从个体到群体。
但是剧中的海瑞,却是个反例,他欲治国,而未齐家。
在朝堂之上,他敢于进谏皇帝,上疏,为大明百姓争利益。
但是在家中,他就是一个“乖媳妇”,不敢和公婆顶嘴,什么委屈自己受,还要自己媳妇必须跟着一起承受。
海瑞在朝堂家庭中反差之大,在朝堂不肯做一个好媳妇,在家中做一个好“媳妇”。
他这么做,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妻子。
海瑞的妻子在剧中,话不多,整日都在不停地干活。
海妻第一次出场,是海瑞要去浙江,出远门,她在为丈夫蒸荷叶米粑做干粮。
女儿看着但也不敢吃,这个家的东西必须先孝敬海母。
等囡囡拿着一个米粑,给海母送去时,不仅没有得到好脸色,还挨了埋怨。
阿囡,去告诉你阿母,就说阿婆还没死呢!”
海瑞要出远门,绝不是海妻能决定的。
但是海瑞再怎么做,海母不会怪亲儿子,而海妻是媳妇,自然就成了她的出气筒。
海妻进门,一直没能给海家生出个儿子来,海母没有一点好脸色给儿媳妇。
海妻性格温顺,通情达理,一直没生出儿子心中也有愧疚。她在家的地位是低的,上面有婆婆丈夫要伺候,下面还有女儿要呵护。
海瑞在浙江冲锋陷阵,海母及其海妻被谭纶接到淳安,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请李时珍,为他们夫妇诊治生不出儿子的病。
其实海瑞跟海妻根本没有病,俩人常年不睡在一起,怎么可能会怀孕?
海母明知故问,难道已经四十岁海瑞也会不清楚?
其实海母是知道原因的,面对李太医的逼问,她自己也觉得做得,是有点过分了。
海母的占有欲非常强,看到儿子和媳妇好,就不开心。
在书中,海瑞听母亲唱着小调,难受得不得了,于是又搬着枕头去找老娘了。
在剧中,则是海瑞先是要跟海母睡,结果海母把他赶出来了,这才去了妻子的房间。
不仅海母对海瑞的妻子当外人看待,海瑞也不重视妻子的感受。
不仅海瑞的妻子没有地位,他的女儿阿囡在家也是不受待见。
之后她淹死,海母却说出“要是有李太医您在,说什么也能帮我们海家,保住那肚子里的孩子!”
老太太对肚子里还没有确定性别的孩子,比自己的孙女还要亲近。
海瑞的妻子连续失去两个孩子,是非常难过痛苦的,但她却没有权利说话。
一个家庭的媳妇孩子没有发言权,朝廷中的媳妇,大明的百姓也是一样。
海瑞上疏前,让李时珍将怀孕的妻子和母亲,送去南京高翰文家。
海母在高家等待许久,发现儿子并没有来,她自然明白出事了,毕竟儿子是她一手教出来的。
一方面她不想海瑞获罪,牵连高家,另一方面她想着回家,叶落归根。所以造成了海妻难产去世。
海瑞的妻子高龄产子,又旅途劳顿,自然痛苦万分,有医生,但没有人敢为海瑞的家人治疗,想必她是恨得,死不瞑目的。
海妻心中有婆婆、丈夫,海瑞心中只有君父、母亲、百姓,海母心中只有海瑞,和从未谋面的孙子。
海瑞妻子去世,对他来说只是断了海门香火,自己不孝,没有实现母亲的愿望,是否有对妻子的愧疚,不得而知了?
君父嘉靖死了,海瑞锥心的痛,甚至狂吐,还认为是自己上疏,导致了君父的死。
海瑞的妻子,身份是媳妇,两头受气,干活还得不到好。
就像胡宗宪,是大明的媳妇,干活还受气,只能委屈自己,不能委屈公婆。
#深度好文计划#海瑞的家庭就是大明朝廷的缩影,海妻死,与其怪罪于海母,怪罪于海瑞,怪罪于大明朝,不如怪罪于人心的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