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溜娃,在桂平的中山公园里转,又走到湖心亭这里,想起曾经在此处看到过的一块筑湖边的石板。
这个石板实际上是一块墓碑,上面刻的字有些模糊了,但还可以认出写着:万大小姐之墓。
那桂平中山公园的建设石材里,怎么会有墓碑呢?
说来也是往事了。
今天的桂平中山公园,开辟于民国时期,时任桂平城建科科长的黄寅五把这里开辟成市民公园,名为:浔州公园,这也是桂平城区范围的第一座现代文化意义上的休闲公园。
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建纪念公园的大环境下,加上中山先生也到过桂平,于是,又改建为中山公园。
在后来的几十年间,直到八九十年代,桂平中山公园经历过几次比较大的改造修建,最后就成为了今天开放式的城中文化公园。
要建设就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而在此前几十年的时代环境中,钢筋水泥这样的建筑材料可没有今天这么的简单易得,即使有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购买,并且那时的人们还有着比较传统的建设工艺与理念,于是就地取材的用上了这些石材。
这些有着明显人工打造痕迹,边角十分规整的石条都哪来的呢?
因为桂平曾经是明清时期浔州府的府城,几百年间,城中曾经有着不少高等级的官家建筑,高大城墙,各种庙宇等等,那些时代,石材就是最好的建筑材料,所以桂平曾经大量的使用过这样的石材。
只是随着时代的更替,这些石材原来筑成的建筑一一被拆,被破坏,消失于世,而原基建使用的大量石材则被散落了下来。在解放后,这些石材就成为了桂平各处公共城建的最好材料。像以前,修筑公园,修筑马路,甚至建房之类。
记得小时候,各类古建筑用的石构件在旧城区中随处可见,特别是城内大街小巷,道路都是这样的条石,石材铺成的。
而那些墓碑,则是在各个时期,周边各处原坟墓被破坏以后,遗留下来的,因为建筑需要,也就被抬来作为建筑石材使用了。
那块“万大小姐墓碑”也是这样的原因,成为了中山公园围湖筑石之一。
这位万大小姐是谁?现在肯定查不出来了,只是有点感叹,古代的女子地位真的不高。
古人言:人过留名。
但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制度里,不管哪个朝代,人是有三六九之类的等级区分的,不管是哪个阶层,都有不同的说法。
如有权势的,还分官位高低;有钱势的,还分钱财多少;没钱的,那还分穷的程度如何,等等。总之每个人,每个家庭,在社会的地位都完全不一样。
而封建时代,全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更加是不一样,像朱程理学文化的传播,什么三从四德,男尊女卑之类,桎梏了女子思想与行为上千年。
就像女子的名字,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像很多古籍上写的,李(夫姓)张(父)氏,只配有夫姓,父姓,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如有什么功绩或是留名之事,像在一些地方志中,一些贞节女子,得到了官府的嘉奖,社会的承认,但基本上都是旺夫家,旺父家,历史只记姓,她是某某的妻子,某某的女儿。
甚至在常见的那些早期的墓碑中,女性的墓碑,都只见夫姓父姓而没有名,如“李府张氏之墓”,即是嫁到李家的张姓女子。
综观历史而言,自古女子在青史留下单属于自己名的,不过寥寥。如杨玉环,如武则天,如李清照。这些可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印迹的女子,不然,她们也只能称之为杨氏,武氏,李氏,淹泯于历史而无闻。
就像这位万大小姐,在古代,“小姐”可不像现代这么的带点贬义的意思,那是一种尊称,一般是有钱,有权,有身份地位人家的闺女才能称之为小姐。按社会地位相对来说,也是有一点高度的。但在那个时代,再有尊贵,再有权势的万家大小姐,死后建坟立碑,依然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
照这碑上所记,“万大小姐之墓”,应该说这位万家大小姐还没有出嫁,就因为某种原因过逝了,没出嫁,也就留下自家的姓氏了,只是,“大小姐”一个称谓,替下了她的芳名,或者,她曾经就没有过芳名。
如今,女性的社会地位已经不只是半边天了,有的还深深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已经在青史留己名者,也大有人在。
这也是社会思想进步,社会发展必然的重要体现了。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谢谢阅读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