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曾经说过照片本身是一种隐喻,通过场景和内容来引起观看者的思考。在 阅读 照片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不论照片的内容和表现的方式是否合观看者的意,观看者在观看照片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疑问。而对照片本身的兴趣的多寡决定了疑问的多少以及深度,只要心中的问题越多,不管能不能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观看者都和照片以及拍摄者之间产生了一种连接。
在观看者内心中,此时的场景也会变成彼时的场景,他们会不自觉的将自己代入,这也就能说明为什么在看到一张照片的同时,如果这张照片的拍摄场景是他们熟悉的或者曾经有过共同经历的场景,他们就会情不自禁的将场景打在评论里,场景本身的意义大过了照片本身的内容。因为场景和他们之间的联系大过了内容和他们之间的联系。
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容易就会喜欢上(排除自恋的因素)自己拍下的照片,还会恼火为什么别人不像自己那样喜欢自己的照片。因为我们对自己拍下的照片的内容和场景太熟悉了,没有人会像我们自己一样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自己当时拍下这个瞬间时的心情,所有的问题在心中早就有了答案。照片里的所拍摄到的事件所表达出来的信息的数量的多少决定了观看者与照片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因为有与自己有关的相关信息,才会触使观看者思考、感受和回忆,以激发他们对过去某种经验的体悟,也就加深了他们对照片的理解程度。
一张照片的生命有多久?是只存在于按下快门定格时间的那一个瞬间,还是包含了前期的准备以及后期的处理,直到照片被冲洗或上传到社交网络展现出来为止,亦或是,直到观看者 阅读 照片带来的思考期间与照片与场景与拍摄者本人的隔空互动,都算是这张照片的一部分呢?
我们往往只在乎照片制作的过程,而忽略了照片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还是因为这种隔着时间空间的互动对于拍摄者来说根本感受不到,也就不去管别人会怎么想。但是,对大多数照片来说,这才是最有意思的过程。
我们如何阅读照片?如何从照片中寻找出联系呢?就像上面所说的,照片的力量(其实绝大多数并不是因为照片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将我们自身的经验与照片的内容联系起来,让我们在相同的场景的神游。我们看到了场景,然后尝试用自身的意义去填补周围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照片赋予了我们的意义。
总有人会喜欢问拍这样的照片有什么意义?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意义,任何事情也都可以无意义,意义是自己的经验和体验所赋予的,一味的去问某件事情有什么意义而不去思考,那这样的人的人生才是真的没有意义。
我们从不怀疑照片的真实性,即使是片面的真实,因为照片提取了某个特定时间下的空间的片段,借由这个片段我们发明或者想象了照片背后的真实事情的版本。而面对一幅画则可能就没有这么直接的体验了,画如同小说一般,可以在潜意识里作为虚构的故事,而我们却可以将照片视为真实,并且想象(建设)出背后所表现的真实世界。
照片的含义可能是相对固定的,也就是说,看到什么样的照片,就会联想到背后什么样的故事。就好像看到浮在海面上的油污上的死鸟,或者瘦的皮包骨头的北极熊会让我们联想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联想到更多的人类活动。绝大多数的照片,其背后的解释、阐述的空间都是相当巨大的。而这些则构成了我们思想中的「意义」。
照片从被「制作」出来,就已经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或者说不再局限于某种单一的,确定的「意义」,在不同的观看者眼里,照片一定会浮现出不同的「意义」。当你开始思考照片的内容,并且尝试进入照片中的世界的时候,照片对于你也就有了「意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