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唐玄宗和宰相姚崇唠家常,突然笑着问道:“听闻爱卿的几个儿子很聪明他们现在担任什么官职啊?”姚崇心下一惊:有人在我背后捅刀子!

姚崇作为唐朝名臣头脑相当精明,同时作为唐玄宗最信任的近臣之一,君臣二人相互了解,皇帝不会随便唠家常,而且偏偏还是自己的儿子,这里面一定别有玄机。

于是姚崇小心翼翼地回答道“臣有三个儿子,都不成器,现在东都洛阳任职。”在没明白皇帝的心意时,姚崇谨慎小心地回答,等待唐玄宗接下来的问话。

“哦,原来在洛阳!”

若普通人听到唐玄宗这样的回答不会有什么反应,但姚崇作为老牌政治家敏锐地嗅到问题的关键,因为皇帝强调了洛阳二字,姚崇心知事情一定与洛阳有关。

近期与洛阳相关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选官。

而选官的主事人正是宰相魏知古,那么问题一定出在魏知古身上,此人与姚崇不睦,一定是儿子在洛阳惹了祸落在了魏知古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凭简单的信息姚崇便大致推测出事情的大概,不过皇帝还没有明确意图,姚崇只能继续装傻。

随后,唐玄宗将一道奏折交给姚崇“爱卿看一下这个!”

姚崇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原来上面竟是魏知古弹劾自己的儿子为了官职向选官主事人魏知古行贿,姚崇得知后急忙请罪解释。

原来姚崇和魏知古的关系颇为复杂。某种意义上讲,姚崇算得上魏知古的恩人或者引荐人,后来二人同朝为官,但姚崇始终以前辈和恩人的身份自居,即便魏知古已经位居宰辅,姚崇还是压他一头。

时间久了,魏知古对姚崇越来越反感,进而关系越来越差,甚至产生了仇恨。

按理说,姚崇儿子行贿一事,作为宰相的魏知古来说解决起来轻而易举,然而他却正式起草奏折,摆明了报复姚崇。

可是姚崇的儿子们道行还是太浅,认为父亲有恩于魏知古,他肯定能在选官过程中网开一面,哪知道被魏知古反将了一军。

随后,姚崇赶忙跪地请罪,表示自己向来对儿子严加管教,后派往洛阳历练,反复叮嘱他们小心谨慎,最后竟然背着自己做出这样的事,应该重重惩处。

唐玄宗听着姚崇的解释,心里也明白了大概,早年姚崇曾谏言提醒皇帝不可任人唯亲,如果姚崇自己犯了这样的错误,一定重惩。

可是听了姚崇的解释,唐玄宗明白了,言说安排自己的儿子姚崇一句话就能解决,还要向他人行贿吗。

反过来看,魏知古恩将仇报就不是那么光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治不是非黑即白的,魏知古向姚崇背后捅刀子表面上看是对姚崇多年来的压制有关系,但毕竟是恩人,恩将仇报可不是君子所为。

另外魏知古绝不是报复那么简单,他想借此机会彻底赶走姚崇,所以他背后捅刀子的是表面上是报复,实际上是政治原因。

相比起来,唐玄宗还是更相信姚崇,不仅没有处理他的儿子,反而打算对魏知古出手,想罢了他的官。

姚崇顺利过关,心里的石头落地,看着皇帝要罢免魏知古的官急忙劝谏“陛下,此事心微臣儿子而起,陛下天恩对犬子网开一面却要罢免魏知古,天下人会认为陛下偏私与臣,影响陛下的声誉。”

这话说得漂亮,臣子处处为君主所想,哪个领导不喜欢这样的员工,也就打消了罢免魏知古的想法。

姚崇是名臣不假,但他不是圣人,也有七情六欲,对于魏知古背后捅刀子的事他怎能不气,为何还要为他求情呢?

还是那句话,这是个政治问题。当唐玄宗打算罢免魏知古时姚崇求情,这是卖了皇帝一个面子,也凸显出自己的宽宏大量。

反而魏知古在皇帝心中的印象越来越不好,这是以退为进,为皇帝和自己都博得了好名声,唯独苦了魏知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试想一下,如果唐玄宗罢免魏知古,姚崇拍手称快连连叫好,那时唐玄宗对姚崇是什么印象,对魏知古又是什么印象。

也就是说,当唐玄宗有了罢官魏知古的想法,从那一刻起,魏知古在唐玄宗心里已经不是宰相了,罢官只是时间问题。

果然,就在这件事的同一年,唐玄宗随便找个由头罢了魏知古的宰相职位,不过还可担任工部尚书

在捅刀子这件事上,魏知古是偷鸡不成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