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杰出政治家梁启超曾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诚哉斯言!二十四史其实也是一部领导(皇帝)把下属(官员)驯化为奴才的历史!
至道三年,也就是公元997年,宋太宗箭伤复发驾崩,赵恒即位,是为真宗皇帝,这也是宋代第一位太平天子。可就是这么一位太平天子,也深谙驭人之术,所谓的驭人之术,就是要把他所有的官员全都潜移默化地驯化为奴才。所不同的,只不过是他驯化的方式不那么激烈而已!
这一日正是景德四年,已经是宋真宗赵恒登基十年后的一个冬日,官家——这是宋代对皇帝最有书卷气息的尊称,准备赐宴群臣。这一日因为下雪的缘故,官家大宴群臣,喝酒赏雪,对于众臣来说,还有比这更令人开心的事情吗?
官家这次是用了真心的,竟然动用了最高规格来设置这场宴席。从哪里看得出这次宴席官家动用了最高规格呢?民间宴席,往往显得随性、随意,人一坐齐,菜品流水般上来,却不撤下旧盘,大家大呼小叫地喝酒,吃到后来,满桌堆着盘碗碟盏,一片狼藉。
而正式宴席就不一样了,吃新上的菜,撤下旧菜,酒菜搭配极为讲究,以此来体现宴会的规格和档次:喝一杯酒就要换一道菜,这属于比较低规格的宴会;喝一杯酒换两道菜,这个规格就上去了。官家设置的私人宴席,往往就是后面这个规格和档次。
至于官家设置的最高规格的宴席,那就讲究喝一杯酒换四道菜。这种规格的宴席,往往是用来招待外宾的,比如契丹使者等等。而今晚的宴席,就是这种“喝一杯酒,换四道菜”的规格和档次。此外,这次宴会的规格还体现在酒上面,官家竟然安排内侍向他指定的大臣劝酒,荣幸呀!
通常,官家并不和臣子同桌共餐,他自己独占一桌。今晚宴请,官家就是要大家喝得开心,吃得舒服。所以,宴会一开始,他就宣布,天公作美,大雪仍旧纷纷扬扬,我们关起门来喝酒,大家都放开来喝。宴会结束,有住在城外的官员,届时会安排内侍送出城门,大家不必有后顾之忧。
下酒的菜肴,先是上了几道干果的果盘,紧接着就开始上各式热菜和点心。宴会的气氛和规格往往成反比,规格越高,气氛反而越沉闷。说话都必须慎重,只能说一些国泰民安的恭维话。这些恭维话最终的依据都是因为官家德政感动上苍,才会国泰民安,这么说,官家当然非常高兴。
官家高兴了,在宴席上往往就会赐花给臣子。品种最为高贵的花,通常只会赐给亲王宰相。官家赐花,臣子都自己戴上。而有时候官家为了表示对某位臣子的格外恩宠,会特意要内侍为其戴花,其余众人则无不艳羡不已。眼下正是大雪纷飞的隆冬季节,没有鲜花,就用绢花替代。
时任宰相王旦,此时就受到官家的格外恩宠,官家破例把王旦召到跟前,一连赐他三杯酒,而且是赐花兼赐酒,这是官家的隆恩,宰相王旦饮尽三杯酒,面对着官家,跪拜谢恩。官家竟又叫内侍捧出一坛酒,官家把这坛酒赐给他,要他带回家去,与妻儿共享。当着群臣的面,无比恩宠。
王旦当时的官称中,最具分量的,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俗称宰相。但宰相通常不只一个,一般有两个或三个。首相为官称后带“昭文殿大学士”的,官称后带“监修国史”的为次相,官称后带“集贤殿大学士”的为末相。王旦此时为“集贤殿大学士、监修两朝国史”,属于次相。
自去年一月,王旦被官家拜相后,官家就没有再委派其他人担任首相和末相。这就意味着,身为次相的王旦实际上就是独相,负责主持中书门下的全面工作。官家如此安排,暗示的是:首相虚位以待,你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哦。不管怎样,官家近期对王旦的确是恩宠有加。
比如,前段时间,官家还特意调整了王旦的班位。官家每天在垂拱殿视朝,大臣们站班都有严格的规矩的:大臣只能站在仪石之南,而且,每个人的班位都是规定好的。不管你官职多大,站错了位置,当场就要受到呵斥,甚至还会被处分。
之前,原本宰相和参知政事、枢密使等人扎堆站在一起。而这次,官家却把王旦的班位调整到了仪石之北,让他一人单独面对官家。这么一来,就极为明显地突出了宰相王旦的地位。官家的理由是:王旦和大家站一起,太挤了。明眼人都知道,这其实只不过是官家向王旦示好罢了。
对官家的隆恩,王旦不比任何人,因为他对此有着相当的清醒。他太懂得,君臣相得是靠双方共同经营的,尤其是作为臣子的,更应该自觉而又主动地把握好个中分寸,既不能放弃原则而一味迎合谄媚皇帝,也不能放弃世故而故作清高。臣子要识得大体,当得大事,要懂得为官家分忧。
如今,官家如此频繁向宰相王旦示好,他的意图其实王旦早就猜到了,官家就是希望能得到王旦对他封禅之事的支持。官家这帝位来之不易,历尽波折,个中艰难与酸楚,怕只有官家最能体会。因而,他即位之后,最大的心病就是,觉得总有人在背后嘲讽他的帝位来得纯属侥幸。
官家迫切需要一个盛大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仪式来证明并固化自己帝位的合法性,也要用这个仪式来确认自己执政十年来的丰功伟绩。而这个盛大的、前所未有的仪式就是,封禅泰山。所谓封禅泰山,其实就是向天帝汇报思想和工作,以此向世人宣告:他的帝位是受命于天的!
只有受命于天且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帝王,才有资格举行封禅之礼。帝王封禅泰山,通常被视为国家鼎盛、天下太平的象征,而皇帝本人也会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历史上也只有汉武帝、唐玄宗这样少数几个建立丰功伟绩的帝王搞过封禅泰山的盛典。
作为下属,最高级的段位就是善于揣摩领导的意图。官家的意图,其实早就被臣子们揣摩透了,只不过,率先跳出来逢迎领导意图的却是一位从七品小官——殿中侍御史赵湘,他抢先上了一道封禅的奏章。他的级别太低,没有资格直接上书皇帝,是在视朝时通过中书上达天听的。
官家作为领导,也不能猴急啊,他的反应是拱揖不答,故作矜持。这么一来,接下来就该王旦上场了,王旦是难得的正直之人,没有半点只顾迎合领导的意思,他反过来试探官家:若非圣朝承平,岂能振举?如今是不是圣朝承平?不用官家表态,文武百官自然纷纷上表称贺,歌舞升平。
这就是官家这位领导驾驭下属,把下属驯化为奴才的高明手段:首先是设置森严等级,任何下属绝不可僭越;其次是要下属揣摩自己的意图,揣摩得好的,官运亨通;再次是示恩、示威,时时提醒下属,你们的锦绣前程可都在朕的手里拿捏着呢,就看你们如何表现了!
最绝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某次议事,太祖说自己眼睛昏花,要宰相范质等人把文书送到他跟前,等大家送完文书,正想回身落座时,发现不妙,他们的座位不知何时都被太祖命人撤去,这一撤,他们此后在皇帝面前再也不能坐而论道,只能站着侍奉皇帝,新鲜的奴才就这样出炉了。
宋真宗与王旦等人已经逝去一千余年,但领导把下属驯化为奴才的“美好传统”却没有丢失,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被发扬光大了:领导讲话,下属写稿;领导出门,下属打伞提包;领导下车,下属开门;领导酒驾,下属顶包,不一而足。唯一遗憾的是,领导如厕时,下属却是爱莫能助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