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5日,27岁的毛岸英和19岁的刘思齐在北京举办了低调的婚礼,毛泽东不仅为他们主持了婚礼,还送了儿子毛岸英一件自己当年穿过的大衣,当做夫妻的新婚贺礼。

然而好景不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缨做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远赴朝鲜前夕,他去看望了因阑尾炎住进医院的妻子刘思齐。

毛岸英对刘思齐隐瞒了他要做抗美援朝志愿军的事情,只是对妻子说:“我明天要去一个非常远的地方‘出差’,那里通信不好,长时间没有回信你也不要担心,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毛岸英

刘思齐察觉到毛岸英还有很多话想和她说,可是话到嘴边又斟酌再三,最后也没有说出口。

因为丈夫的工作保密性很高,刘思齐也没有过多猜测。但出于对丈夫的担心,她还是忍不住问道:“你要去什么地方出差?去多长时间呢?”

对于妻子的疑问,毛岸英无法回答,他眉头轻皱,对妻子说:“是一个很远的地方。”

同时他还给妻子提了三点要求:任何时候要先完成学业,工作不要着急;每周都要替自己去看望爸爸;把毛岸青当成亲弟弟一般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刘思齐

分别之际,刘思齐将毛岸英送到医院门口,明天就是他们结婚一周年的纪念日,丈夫却要出差,这让她心里略有微词。各怀心事的两人都沉默不语,准备离开时毛岸英突然转身对妻子深深鞠了一躬,然后紧紧拥抱了她。

刘思齐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抱过后,竟是永别。

从医院出来以后,毛岸英又骑车去了岳母张文秋家里辞行:“妈妈,爸爸派我出国办些事情,地方很远,特意来向您告别,也请您和思齐不要过多担心。”

张文秋听后叫他照顾好自己,任务完成后尽快回家。

两人之后又交谈了很久,毛岸英离开前,张文秋送给他一块手表,不料这块手表竟成为了之后辨认毛岸英遗体的标志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丈母娘张文秋

毛岸英离开以后,刘思齐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她听从丈夫的嘱托认真学习。这期间收到一封组织内部寄来的信件,书信没有具体地址和邮戳,她不能回信。

信中毛岸英表示自己现在很好,让刘思齐不要担心。也为自己没能好好照顾刘思齐自责不已。

从那以后,刘思齐再也没有收到信件。每次去中南海看望毛主席,她都有很多问题想问,但是她知道毛岸英工作的性质要保密,所以问不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右)和刘思齐(左)

然而,毛岸英远赴朝鲜仅仅两个月后,不幸于1950年11月25日在美军空袭中壮烈牺牲,永远地长眠在了朝鲜土地上,年仅28岁。

由于当时毛泽东身体不好,周恩来决定暂时不告诉他这一悲痛的消息。直到1951年1月,老人家才得知长子岸英已经牺牲,这种亲人离去的悲痛滋味,毛主席经历太多次了。但他也只是淡淡地说:“战争嘛,总要有人牺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右)和毛岸英(左)

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担心儿媳刘思齐受不了打击,又考虑到她还在上学,便对儿媳隐瞒了噩耗。

但是刘思齐渐渐感觉到不对劲,她开始频繁地向毛泽东询问毛岸英的消息:“爸爸,岸英很久没有来信了,您知道他的消息吗?”可是毛泽东还是没有告诉她任何关于毛岸英的消息。

直到1952年,刘思齐偶然看到了一张穿着朝鲜人民军装的毛岸英的照片,她才恍然大悟:原来岸英是去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了。

这时候她心里还抱有一丝希望,因为当时通信不好,毛岸英无法来信,没有消息也很正常。她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毛岸英 刘思齐 李讷

可是到了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中国赴朝鲜志愿军战士陆续回国,毛岸英仍旧没有任何消息,这让刘思齐越来越心神不宁,直接问毛泽东:

“爸爸,岸英迟迟没有回国,也没有给我来信,他是不是出事了?”

此时,毛泽东决定不再隐瞒儿媳真相,他定了定神,用沉重又缓慢的语气说道:“思齐啊,岸英他在1950年11月就已经牺牲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刘思齐犹如晴天霹雳在耳边炸响,顿时感觉天旋地转,脑中闪过丈夫离开前对自己的叮嘱和拥抱,立马嚎啕大哭,深陷巨大的丧夫悲痛中无法自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

过了很久,刘思齐才渐渐平复情绪,可是她的神情依旧很恍惚,她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从中南海回来的。

回到家中的刘思齐不断地想起与毛岸英相处的点点滴滴,泪流满面,精神状态十分不好,经常失眠,无法接受丈夫已经牺牲三年的事实。

毛主席知道刘思齐失眠的事情后,很是担心她的身体健康,他知道儿媳对岸英的感情很深,可是活着的人还要继续好好活下去。

出于对儿媳的心疼,他将自己的安眠药给了刘思齐三粒,嘱咐她说:“思齐儿,我知道你心里难受,睡不着的时候,就吃一粒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毛岸英 刘思齐 李讷

刘思齐知道老人家担心自己,想让自己好好睡一觉,把安眠药放在了枕头下面。结果被母亲张文秋发现了,她马上把这三颗药藏了起来,怕女儿对这个药形成依赖,她还那么年轻,一定能重新振作起来的。

但是丈夫在异国他乡亡故的事实对刘思齐的打击太大了,她整个人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身体也日渐消瘦,经常生病,这耗费了她太多的精力。

于是毛泽东决定让刘思齐换个环境调养身体,安排她去苏联求学。

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刘思齐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郁郁寡欢下去了,就答应了下来。不曾想出国之旅并不顺利,她又患了十分严重的感冒,这让她更加心力交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和刘思齐

为了见一见主席,她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患重感冒,好生休养,恢复体力,以利出国。”

毛主席在收到信后亲自给她写了回信,让她“如今日好些,望来此看”。信件开头称呼她为“思齐儿”;落款处用的是“父字”,这样亲昵地称呼,在主席的书信中非常少。

可见毛泽东已经将刘思齐看做是非常亲近的家人了。这之后,两人有过大量的书信来往,从这些信件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毛主席伟大又细腻的父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1954年,24岁的刘思齐出发前往苏联,进入莫斯科大学,潜心研究数理专业。在苏联留学期间,刘思齐会写信将一些生活琐事和学业不顺告诉毛泽东,主席也会认真细致地回信,给出一些建议,同时表达自己对思齐的思念与关怀:

“亲爱的思齐儿,你的信我都收到了,很高兴。希望你能照顾好自己,不要生病,好好学习。我们身体都很好,不用挂念。”这封回信把主席对刘思齐的疼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又过了三年,刘思齐发现自己在专业选择上出现了错误,她更喜欢文学,想转学改学文科。于是给主席写信询问主席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毛主席在回信里表示支持她的决定,之后刘思齐开始钻研自己喜好的中国古典文学。

1958年初,距离儿子岸英牺牲已经过去八年了,毛主席开始特别关注刘思齐的终身大事。

刘思齐去中南海看望他时,他试探着说:“思齐儿,你还很年轻,前途还有一大把,不能就这样过一辈子,你需要找一个互相照拂的对象,将来老了有人照顾你。”毛主席一边说一边观察刘思齐的表情,看她没有反驳的意思,就继续说道:

“爸爸知道你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可是爸爸不希望你守封建社会的规矩,不赞成你年纪轻轻就这样孤苦伶仃地生活,这样的话爸爸心里很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毛泽东的这番话让刘思齐十分感动,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但还是不停地摇头。

刘思齐知道主席是为他好,可是她一心觉得自己为岸英做得太少了,坚决不改嫁。

妹妹邵华应主席托付来劝刘思齐时,刘思齐只让妹妹跟主席说:“我连岸英的尸骨都没看到,连墓都没为他扫过,我没有尽到一个做妻子的责任,怎么能再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刘思齐 毛岸英

毛泽东这才知道刘思齐对儿子的感情如此深厚,于是在刘思齐提出要去朝鲜给岸英扫墓的请求时,毛泽东答应了,并且让沈秘书陪同一起去。只是有几点要求:

“第一,这是我们家的私事,不能花费国家的钱,用我的稿费即可;第二,不要让朝鲜政府直到,扫墓要秘密进行,不可在朝鲜待太久;第三,扫墓方式要简单,不能大肆报道。”

1959年2月,春节刚过,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刘思齐一行人向朝鲜出发了。刘思齐是从丹东进入朝鲜的,因为九年前丈夫也是从这里秘密进入朝鲜的。丹东天气寒冷,这让刘思齐内心愈发觉得悲凉和难过。

因为对朝鲜的情况不熟悉,刘思齐等人向中国驻朝鲜大使馆求助,在大使馆的帮助下来到了志愿军烈士陵园,又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找到了毛岸英的墓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之墓

看到墓碑的那一刻,刘思齐内心的悲痛再也压抑不住了,眼泪瞬间模糊了双眼。这么多年的阴阳相隔,朝思暮想,在这一刻全部爆发了出来。

她快速地跑到墓碑前,双手颤抖地抚摸着丈夫冰冷的名字,刘思齐双膝跪地,不停地哽咽着说道:

“岸英,对不起,这么久才来看你,也代表爸爸来看你。我来的太晚了,对不起,太晚了.....”刘思齐说话开始变得语无伦次,断断续续,眼泪止不住地夺眶而出,很快就浸湿了衣襟,低声且哀嚎的啜泣声回响在烈士陵园上空久久不能停息。

此情此景,让妹妹邵华等人也跟着落泪。离开之前,刘思齐罕见地弯腰从毛岸英墓碑前捧起一把土,视如珍宝般地包进手绢,然后装到了口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思齐

刘思齐对着墓碑深深地鞠了三躬,她不得不和丈夫做最后的告别。她低声说道:“我会再来看你的,岸英,你等着我.....安息吧,岸英,你永远活在我心里。”

按照主席的吩咐,刘思齐一行人没有在朝鲜待太久,扫墓结束后就立即启程回国了。回国后的刘思齐又一次生病了,等病痊愈时间已经过去三个月了。刘思齐来到中南海看望毛泽东,把扫墓过程详细地告诉了毛泽东。

那天政务繁忙的毛泽东没有安排任何工作,十分认真地听刘思齐讲,眼里不时闪着泪花,让人动容,这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极度思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和毛岸英

刘思齐要离开时,毛泽东叫住了她,缓缓地说道:“思齐儿,将来你再去朝鲜时,也去岸英牺牲的地方看一看吧。”

刘思齐看着毛泽东日渐苍老的面容,想也没想就点头。只是她也没有想到,“爸爸”这个简单的心愿,她在40年后才完成。

给岸英扫墓的心愿已了,刘思齐知道是时候开始新的生活了。但是刚刚出院不久的她又生病了,再一次住进医院。当时还在庐山的毛泽东知道后立即写信询问她的身体状况:

“娃,身体好些了吗?家里情况怎么样?我的身体比在北京的时候好多了,勿要牵挂。你苦闷时可以看些古典文学,那是你喜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思齐和妹妹邵华

这次的信件里毛泽东直接称呼刘思齐“娃”,这是毛泽东在家书中第一次用“娃”,就像是爸爸在叫自己的乳名,这让刘思齐倍感亲切。

转眼间到了1961年,刘思齐毕业后从事翻译方面的工作,这时的她已经31岁了。

毛泽东非常着急她的婚姻大事,在寄给她的书信中商谈改嫁之事:“女儿,总要结婚的,你为什么就是不听劝呢?下定决心吧,爸爸给你找合适的对象。不要五心不定,高不成低不就。”

从“娃”到“女儿”,不仅仅是称呼的转变,更是毛泽东一直以来对刘思齐的关心与疼爱的体现。关注她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把刘思齐的改嫁之事当作一件大事来筹备上心,这让刘思齐感动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家大团圆

刘思齐也觉得自己不能再“肆意妄为”了,决定让毛泽东做主自己的人生大事。毛主席自然十分乐意,开始给她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俨然把她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对待。

一段时间后,杨茂之在开国上将同时也是空军学院院长刘震的推荐下进入了毛泽东的考察范围。

很快毛泽东便得知此人能力突出,是空军学院副师级教员。身材高大,老实上进,家里关系也很清白。毛泽东很高兴,但是担心刘思齐拒绝,特意给亲家母张文秋写信告知杨茂之的基本情况。

毛泽东如此细心地安排深深打动了刘思齐,而且她对杨茂之不陌生。两人在苏联的时候见过面,只是没有说过话。这让二人后来的情感进展得更加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思齐和杨茂之

刘思齐和杨茂之相处一段时间后发现对方都很好,两人都很喜欢对方,决定结婚。

结婚之前,刘思齐来到中南海看望毛泽东,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很高兴,将自己创作的词《卜算子·咏梅》当作贺礼送给刘思齐。

1962年,刘思齐和杨茂之举办了低调简朴的婚礼,正式组成了家庭。毛泽东由于政务繁忙,没有出席二人婚礼,婚礼当天,派叶子龙送去300元嫁妆,这让刘思齐十分感动。

刘思齐杨茂之二人的婚姻生活平淡又幸福,先后养育四个孩子,二人约定长子取名杨小英,其寓意是为了怀念亡夫毛岸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思齐杨茂之一家

据资料记载,之后刘思齐前后五次去朝鲜扫墓,2006年才来到了大榆洞——毛岸英牺牲的地方,完成了40多年前毛泽东对她的嘱托。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毛岸英牺牲40年后,刘思齐才领到烈士证书和抚恤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90年,刘思齐和当年的抗美援朝志愿军50军副军长蔡正国烈士的儿子蔡小东赴朝参加中国抗美援朝40周年纪念活动时,二人都被授予朝鲜三级国旗勋章。回国前夕,刘思齐准备去烈士陵园给毛岸英扫墓。

蔡小东从小就对毛岸英十分仰慕,决定陪刘思齐一同前去给毛岸英扫墓。在毛岸英的的墓前,刘思齐面露疑色,对蔡小东说道:

“岸英牺牲以后,他的《革命烈士证书》一直没有发到我手上,而主席也从未提过此事,我就没有多问。1976年主席去世之后,我回到中南海收拾东西时竟然还没有看到岸英的《革命烈士证书》。辗转询问了很多人,他们也没见过。后来不得已去问了有关部门,对方的回答是:‘不可能漏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革命烈士证书

蔡小东听到这里,突然想到自己在家里也从来没有见过父亲的《革命烈士证书》。一开始,他以为父亲的《革命烈士证书》是意外丢失了,可现在听了刘思齐的一番话,才发现毛岸英也没有。

原来这种情况只能说明有关部门当年极有可能漏发了毛岸英和蔡正国的《烈士革命证书》,这坚定了二人要求关部门补发证书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思齐 蔡小东

回国之后的刘思齐四处奔走,经过多方询问,最终确认了当年毛岸英奔赴朝鲜战场时所填信息并非真名,而是隐藏了毛泽东儿子的身份,有关部门也确实漏发了毛岸英的《革命烈士证书》。

很快,刘思齐终于领到了毛岸英的《革命烈士证书》。根据毛岸英当年的服役情况,还补发了40年前的应发的320元抚恤金。

这320元在当时看起来实在不多,但它的意义却十分重大。

这是对一个革命烈士的肯定,是对抗美援朝精神的高度赞扬,是对一场侵略战争的否定,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保护中国人民的坚定立场,是毛主席领导下的新中国越来越强大的有力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