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问道:“我前段时间借给主席的王羲之真迹,看没看完?什么时候可以还我?”

“这...”毛主席的警卫员尹荆山迟疑片刻,然后说道“这个情况,我也不太清楚,要不我给您问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尹荆山借着给毛主席倒茶的机会,对毛主席说:“主席,黄炎培副总理那边又来电话催促了。”

“嗯?”毛主席听完这句话以后,眉毛开始往中间聚集,快要形成一个‘川’了。

眼看着毛主席的表情有点不开心,尹荆山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说下去,“他们...”虽然知道毛主席不太开心,但是该转达的话,尹荆山决定还是转达到比较好,“他们又在催促呢。”

“怎么还学会逼债了?不是讲好一个月的嘛?我给他数着呢!”毛主席一听就知道黄炎培是为了那本王羲之的真迹,他觉得黄炎培太急促了,就将手中烟嘴摔到桌子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月快到了,毛主席将那本王羲之的真迹小心翼翼保存好,交给警卫员尹荆山,并且格外关照,让他务必小心保存,在零点之前还给黄炎培。

事后,毛主席还一直风趣对黄炎培说:“任之啊,不够朋友,够英雄。”

一生酷爱书法

毛主席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领导人,军事家,他在书法上面的造诣也是非其他人可以媲美的。

毛主席一生都热爱书法,一有时间,毛主席就拿来练习毛笔字,尤其是对待毛笔,纸张,墨,砚这‘文房四宝’十分珍惜和爱护,毛主席经常说到一句话,他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四大家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过去战争时期,条件十分艰苦,但是毛主席一直把晋唐小楷等一些他阅读还有临摹过的字帖带在身边,他还特意交代他的警卫员陈昌峰,无论我在那里,就算是不吃饭,不洗脚都一定要先把‘文房四宝’整齐摆放在桌子上,这样方便我随时学习。

根据毛主席儿子儿媳的回忆,毛主席一生除了在读书上面十分勤奋以外,最喜欢的就是书法了,这是他的一种爱好。

毛主席在青年时期对于书法就十分有兴趣,坚持天天练习字体,为此他还特意去拜师学艺。

毛主席在长沙听说他的同事在书法上面有很高的的造诣,就跟着他虚心学习。

拜师学艺

1920年秋天,毛主席被招聘为第一师范附小的主事,然后又被招聘为这个学校的师范部国文教员,还同时担任学友会的会长。

当时学校学友会还设置的有“书法部”,学校特地招聘了一个国文教员孙俍工先生为书法部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俍工是湖南的教育家,作家和语言学家,毕业以后就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教书,他实际上比毛主席还小一岁。

当毛主席听说孙俍工的书法课程教的比较好,还特意前去听课。在课堂上毛主席听孙俍工讲课,果然讲的十分精彩,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听完课以后,毛主席特地找到了孙俍工,说道,孙先生,你的课讲得真好。

孙俍工也笑着回应道,哪里哪里,毛先生过奖了。

孙俍工对于毛主席的名声也是早有耳闻,尤其是毛主席曾经在湖南领导的“驱张运动”,让他记忆深刻。孙俍工也没想到像毛主席这样的人会对他的书法课程感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又谦虚跟孙俍工说,你上课的时候板书厚重雄放,深入浅出讲述了书法的精髓,乃是精品,为了学习你的书法,以后你的每节课我都争取来学习,请先生收下我这个学生吧!

孙俍工没想到毛主席这么谦虚爱学习,对毛主席的好感度又上升了不少,很喜欢毛主席这种爱学习,又不自大的人,于是孙俍工对毛主席说,毛先生,不敢当,我们还是相互学习吧。

毛主席笑着回答,也就是说,你决定收下我这个学生了?既然这样,以后你就叫我毛润之吧。

两个人因为书法结缘,虽然毛主席比孙俍工还大上一岁,但是在他眼里,孙俍工就是他的老师,在书法上面研究比他深刻,虽然没有师生名义,但是有师生之情。

这天,毛主席来到孙俍工的公寓讨教书法问题,看到窗边墙上挂了一副孙俍工临摹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另一边还写着关于书法艺术的绝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看着这书法,一边看一边欣赏似的点点头,还笑着问道,原来孙先生学习的也是行书吗?

是的,我看你写的好像也是行书?孙俍问毛主席。

毛主席回答,是啊,行书连笔带草,写起来简单,就学习行书了,我还想着要学习一下草书呢。

听了毛主席的这话,孙俍工看着毛主席,认真地说道,其实行书比草书还有隶书都难习得。你想想看,行书变化那么多,中间又不能停顿,还要在写的时候完成那么多笔锋之间的变化,想要写好并不容易。

毛主席对孙俍工这番话十分赞同,还谦虚问道,那么行书的变化这么多,有没有什么规律和章法可以追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是有的,孙俍工觉得和毛主席谈话特别尽兴,就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二十八个字,递给毛主席,分别是: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干湿,远近,虚实,顾盼,错落,肥瘦,俯仰,起伏。

毛主席十分恭敬接过这一张纸,认真看着这二十八个字,毛主席觉得和孙俍工在一起的交流,远远胜过他自己苦练,特意和孙俍工再三感谢。

孙俍工也提出了毛主席现在书法的一些不足之处,他建议毛主席应该多多联系楷书,将基础打牢,才能够更好书写行书。

正是孙俍工的这一番话,更改了毛主席练习书法的方向,也对毛主席在后面学习书法提供了方向,让毛主席书法可以快速提升。

毛主席按照他的建议去更改,练习,每隔一段时间就再去请教他,关于书法上面所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孙俍工提出的意见,他都会认真采纳,并且加以改进,在和朋友写信聊天,给学生批改作业都有意使用楷书。

当然,想要练出一幅好的书法,并不是只需要一个好老师就可以的,还需要长期坚持练习,才能够有所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就经常忙里偷闲练习书法,几十年如一日。毛主席为了精进他在书法方面的功力,毛主席经常寻找各种历代书法家的名人字帖,墨迹拿来临摹,学习,仔细研究。

对于毛主席来说,这样既能够学习书法,又能够学习诗文,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毛主席的桌子上经常摆放着毛主席翻看学习的典籍还有毛主席临摹的各种密密麻麻的唐诗和宋词。

毛主席经常利用饭后的时间练习,临摹,从中研究对他自己有用的东西,再结合毛主席自身书法的特色,融合在一起,再加上长期练习,形成毛主席独有的风格。由于毛主席经常博采众长,所以毛主席的书法颇具特色,写得一手好的毛笔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代众多大家里面,毛主席最喜欢的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字帖还有怀素的草书贴,每次听说谁收藏的有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大作,总要鉴赏一番。

借鉴大作

黄炎培是民国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不断推行教育应该务实,建立民主革命的思想。

除了广办学堂以外,黄炎培的学识还有书法功力也是十分深厚的,毕竟他也是出生在书香门第,母亲也是一个大家闺秀,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的他,凭借多年的苦学和勤奋,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邹韬奋创办《生活》周刊的时候,还特意请黄炎培前去为周刊题字,黄炎培不仅题了字,还发表了一番见解,“生”有一点倔强,是代表敢于为艰苦生活奋斗,不屈服。

活”里的‘口’特意将他放大,意思说大家都可以有饭吃,生活无忧,也同时表达了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有话可以说。

由于见识太多官僚资本主义的横行霸道,所以黄炎培先生一开始是拒绝做官的,无论谁找他做官,都一概拒绝。

但是自从黄炎培参观过延安,和毛主席谈论了关于历史周期率以后,他就对毛主席还有共产党有了改观,所以在新中国建立以后,他就改变了初衷,在周恩来总理的劝说之下,七十多岁的黄炎培担任了新中国的政务院的副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黄炎培和毛主席两个人私底下的关系也很好,毛主席搬进中南海以后,就曾经让周恩来总理陪着他一起接见黄炎培,这种待遇也就只有黄炎培能享有了。

五十年代的时候,毛主席已经辞去国家主席一段时间了,也不需要将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处理国家大事,自然闲暇时间也多了起来。

毛主席就将这个时间拿来练习书法,他开始广泛收集一些古代的字帖,进行学习临摹。

毛主席收藏的碑帖就多达几千多种,可见毛主席对于书法的痴迷程度,收藏之丰富。

有一天,毛主席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作为政务院副总理的黄炎培那里收藏了一本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之后,欣喜若狂。毛主席立刻前去找黄炎培借这个真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炎培一生清廉,节俭,生活朴素,对于别人送来的金银财宝都视若无睹,唯独对这王羲之的真迹,爱不释手。并且还将这本真迹看得比他的性命还重要,一直小心珍藏。

当初很多人来找黄炎培借真迹的时候,黄炎培都不舍得给,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唯独毛主席前来借这本王羲之真迹的时候,黄炎培没有犹豫,就一口答应借给毛主席,但是黄炎培对于这个真迹也是十分爱惜,因此只答应借一个月的时间。

当时毛主席知道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以后,就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用来研究这个王羲之的真迹,反腐临摹,学习,在自习研究,品味。

学习的时候,也会在意去学习这个神韵,还有书写的法度,甚至毛主席有时候还会将他的头跟随着字帖上字体的笔势进行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太过专注,经常不知道屋子进来人,也不知道人都走到他身边,为了这本字帖,毛主席废寝忘食,好几次,工作人员来叫毛主席吃饭,叫半天都没人回应,工作人员以为毛主席在休息,结果毛主席因为太专注,太投入,根本没注意到这个事情。

毛主席觉得王羲之的字体和郑板桥的字体,要是能够相互结合,就会有一种秀美之中透着苍劲有力的豪迈之风,就像是战场上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将,威武雄壮。

毛主席这边借到了心爱的字帖,每天沉浸在欣赏和学习的氛围之中,但是黄炎培那边就不太好受了。

他可是把这个王羲之的真迹视若珍宝,看得比他的性命还重要,突然之间被别人借走了,他心里是一百个不放心,一千个担忧。他开始有点坐立不安,每天都度日如年,才借出去几天的时候,他都感觉借出去几个月了,心里也是很慌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炎培害怕毛主席,自此有借无还,越想越不踏实的他,决定给毛主席打个电话问一问。

一开始,电话还没有打到毛主席那里,只是先打给值班人员,询问毛主席看真迹的进度。

后来太过担忧,有一次黄炎培把电话打到了毛主席那里,毛主席还很有耐心和黄炎培说,不是说好的借一个月吗?

黄炎培立刻回答,是啊是啊,确实是一个月。

眼看还有一个星期就到一个月的期限了,黄炎培又打电话到毛主席办公室的值班室里,卫兵们接过电话,黄炎培又在电话里问道,我借给毛主席的那本王羲之真迹,主席是看完了没有啊?什么时候能还给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电话的是毛主席的警卫员尹荆山,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比较好,就说,这个事情我不太清楚,要不这样,我给您问一下吧。

黄炎培连忙说,好的,你帮我问问。

尹荆山在给毛主席倒茶的时候,看见毛主席也不太忙,就对他说,主席,黄炎培副总理那边又来电话了。

毛主席听到以后,微微抬了一下眼皮,然后眉毛开始一点点往中间聚拢,马上就要形成一个“川”字了。

尹荆山看着毛主席,知道他此刻的心情不太好,就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他们...”

尹荆山看着毛主席,继续说道,他们又在催促,问主席这边什么时候能还?

他们怎么也学会逼债了?不是说的好好的一个月吗?我给他算着日子呢!毛主席听完之后,火气有点大,就把手上的烟袋摔到了桌子上。

毛主席静静思考了一下,然后喝了口茶,重新将烟袋拿了过来,缓和地对尹荆山说,若是一个月时间到了,不还,是我的错,我失信了。

可若是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催讨,那是他们失信,谁失信都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过多久,黄炎培电话又打了过来,这一次是直接打到毛主席办公室的,毛主席只能将电话拿起。

黄炎培听见毛主席声音以后,没有直接问起真迹的事情,而是先说了一些其他的事情,然后再将话题引到王羲之真迹上面,毛主席就在电话里面问,任之先生啊,一个月也等不及了吗?

黄炎培顿时哑口无言,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毛主席挂完电话,还和卫兵们说,任之这个人,不够朋友,够英雄。

经过他这么几次三番催促,毛主席只能抓紧一切时间去研读这个王羲之的真迹。

很快一个月的时间到了,毛主席就将这个王羲之的真迹小心翼翼包好,拿给警卫员,让他一定要小心送过去,给黄炎培,还一再嘱咐要在零点之前送到。

尹荆山说,主席,黄炎培副总理那边说了,要是没有看完,可以多看几天,他不急的。

毛主席却说,说好了一个月就是一个月,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朋友之间要讲究信誉。去吧,零点之前要送到。

毛主席最终还是在约定时间内归还了这个王羲之的真迹,而这件事也让黄炎培对于毛主席的好感又上升了。

毛主席一生从不失信于人,这也是伟人做事的风格,也是领袖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