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周六忙完年度演讲,又忙完27-28号的战略落地工作坊,终于可以回家睡个好觉,然后起来出门,迎接新一年的战斗。

感谢每一位并肩战斗的伙伴,更感谢每一位屏幕前的你。

过去这一年,我出差了149天,见了上百位企业家、创业者,以及各行各业的高人。只为了能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在那一天为你带来一场超高知识浓度的年度演讲

这一年的路上,我积累了上百万字的素材,在闭关的这段时间里,我反复取舍,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没办法,演讲的时间有限,很多无比精彩的故事,只能割肉拿掉。

好在,好在,见面的时间有限,网络的空间无限。

趁着热乎劲,我盘了盘我在进化岛上分享过的一些精彩内容,我想从我过去一年的经历中,挑出6个精彩的年度演讲“漏网故事”分享给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故事,有老友、有感悟、有商业、有玩乐。或许未经整理、或许不成体系,但只要能给你带来哪怕一点点启发,我都会无比开心。

臧勤:18年前的出租车司机,如今怎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臧勤:18年前的出租车司机,如今怎样了?

很多老读者都知道,18年前的2006年,我写过一篇名为《出租司机给我上的MBA课》的文章。链接,我放在了文末的“参考资料”里。

那天,我从当时微软的办公地美罗大厦出发,打车去浦东机场。结果,这位司机师傅给我上了一堂无比生动的MBA课程。

他说,你知道吗?做出租车司机,也要用科学的方法。

他说,你知道吗?开出租车,也要有成本思维,我每天要给出租车公司交380元,油费大概210元。一天17小时,平均每小时固定成本22元,油费12.5元。这样算下来,他每小时的时间成本就是34.5元。如果他拉一单25元,却在市内堵了1小时。看似赚了,实际却是赔了。

他说,你知道吗?开出租车,一定要能快速对客人分类。比如,医院门口站着两个人打车,一个拿着药,一个拿着脸盆,你带哪一个?一定要带那个拿脸盆的。拿药,一般都是发烧感冒,家住的不会太远。而拿脸盆,那是出院的,在住院部见惯了生死离别,他绝对不会打车到地铁口,而是会直接打车回几十公里外的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这次打车,对我影响极大,他让我认识到了自己认知的局限,更认识到了劳动人民那近乎无限的智慧。

今年,我去体验了送美团外卖。并且,我还已经通过了滴滴的网约车司机考试。等我跑完滴滴,再来与大家分享。

但是,这篇文章发布后,也受到了很多质疑。那段时间,我的电话被打爆了。全国各大电视台的编导、记者、摄影师,假装成微软的员工,冲进我的办公室采访,或者就把采访车停在大厦楼下堵截我下班。无数的人,都想问我同一个问题:真的有这么一个出租车司机吗?

当然有,我一直和这位司机师傅保持着联系,他叫臧勤。如今,18年过去,他已经从一位出租车司机,变身为一位网约车司机。在不同的平台,干着相似的事业。

今年5月,我终于有机会和臧勤师傅再聚首,我把他请到了“进化者”栏目,和他畅快淋漓地对谈了两个小时,回忆那段时光,也聊聊这十几年沧海桑田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图片加入进化岛,查看完整回放)

我特别想问他一个问题:如今是网约车时代了,你开出租车时的那些招式,是不是无效了?

没想到,他竟然特别激动地和我说,他已经迭代出了一套网约车时代的新打法。

如果说开出租车,需要你在那等车的三四个人中,快速判断出哪一个是你最该接的。那么开网约车的方法,就叫“决胜于千里之外”,因为在你接单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见到这个人。

那怎么办?臧勤师傅说,靠“战略规划”。

我的天哪,真的很难想象,这四个字会从一个网约车司机的口中说出来。你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做的?

比如,时间的战略选择。

他说,大部分司机,都是要么早出晚归,要么晚出早归。但你知道吗?我每天早上5点出门,下午2点就下班回家。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上海最赚钱的单子,是去浦东机场,特别是清晨去浦东机场,不仅路程远,更是不堵车。

而这种单子什么时候会出来?通常是下午4-6点,第二天要出差的白领,会集中预定第二天早上的送机。

因此下午2点下班回家的他,可以洗个澡、午睡一会,然后舒舒服服地抢第二天早上的大单。

为什么他总能抢到?因为同行都在路上,而他在家里啊。

再比如,客户的战略选择。

猜猜看,对网约车司机而言,最有价值的客户是哪一类?

答案和收入无关,只和一件事有关:报销。最有价值的客户,是打车能报销的客户。

因此,每天中午12点左右,他会准时来到前滩这样的商业中心。为什么?因为来出差谈生意的白领们上午谈完事了,会集体打车去机场和高铁站。但如果你早上8点来,那全是起步价。

还有,路线的战略选择。

网约车平台有一种机制叫“顺路单”,这种单的成本更高,因为平台抽成会高5%-10%。但好处是可以设定目的地的大致方向,因此司机师傅们大都会用它,在回家的路上顺便接单。

但臧勤师傅说,我从不用顺路单回家,我用顺路单“战略转移”。

什么意思?原来,他自己绘制了一张地图,图里是上海一些易拉客、不易堵车的黄金地带,他把这些地方称为“战略攻击点”。一旦他发现自己进入到堵车的市区,就会立刻启用顺路单,把自己战略转移到设定好的战略攻击点上去。不在密集的车流里浪费时间。

我听得真是叹为观止。真正的高手,不是一套方法论吃天下,而是能在变革的时代中,不断学习、不断进化。

每一个行业,都有用心钻研的大师。每一个行业,都有不传的秘法。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向他们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呼吁:所有需要呼吁的事情,都是反人性的

8月11日那天,我去北京出差,晚上在酒店里见到了一些创业者朋友,聊了聊大家遇到的困难。

2024,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困难很多。但其中的两个问题,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位朋友说,今天的电商实在是太发达了,挤占了太多实体经济的空间。润总,你能不能呼吁大家克制克制,减少网购,让实体经济喘口气。

另一位媒体朋友说,很多企业遇到经济困难,首先砍掉的就是广告预算。润总,你能不能呼吁呼吁大家,就算面对困难,也还是要保住品牌预算。

我说,我特别理解你们的处境,真的,因为我们今年也遭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但这两个愿望,我真的做不到,它们只是美好的“愿望”。我基本上从不做所谓的“呼吁”。

为什么?因为,但凡一个事情需要呼吁,基本就意味着它不符合人性、不符合商业逻辑。

在技术变革时降低交易成本、在环境变化时追求短期效果,这都是人性、是商业的逻辑。而这,是不可能靠“呼吁”逆转的。

面对变革,你要做的是寻求转型,而不是反清复明。

前两天在做年度演讲后的年度战略工作坊时,也有一位企业家这样总结自己企业面临的问题:因为行业内卷,所以我们的利润下滑严重。

我说,等一等,如果你把利润下滑归因于“行业内卷”,那你永远都不可能改变,因为这是外部因素,而你不可能控制外部因素,难道你能去呼吁大家,停一停,不要内卷了吗?

什么是向内归因?因为我们的产品没有壁垒,在激烈的竞争下不再稀缺,所以利润下滑严重。

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要么建立壁垒,要么创造稀缺。

所以,永远不要去“呼吁”什么,而要理解什么是大势所趋,改变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户教育:但凡用户需要,那根本就不用教育

类似的逻辑,还发生在另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词身上:用户教育。

5月24日,我来到广州,参加一个心理学论坛,和许多心理学专家一起讨论,收获非常大。那一天,我似乎突然对“用户教育”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

用户教育这件事存在吗?或许存在。但假如你多年如一日,向消费者反复宣传,他们却还是不需要。你的想法会是怎样?如果你依旧认为,我不服,我要继续教育你,终有一天你会需要。那就不是努力了,而是一厢情愿。

但凡一个产品需要“教育市场”,那就说明用户并不需要。但凡用户需要,那你根本不用教育它。

就拿心理咨询举个例子。这个行业在国内的发展一直有很大阻碍。心理咨询的基本形式,是一个封闭的房间,一个心理咨询师坐在椅子上,然后客人坐在他的对面,两个人对聊。

很多中国人对做这种形式非常抗拒。有人说,这是因为这个行业还不成熟,需要市场教育。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难以接受呢?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种形式太像“看病”,很多人会给自己一种强烈的暗示:我又没有问题,为什么要去看病?

他甚至会在进门前把自己用口罩墨镜包得严严实实,就是怕被别人知道自己来看心理咨询师,被认为“心理有疾病”。

虽然整个行业做了大量的用户教育工作,但如果一个行业要让顾客在进门时承担如此大的心理负担,我觉得这无论如何都是难以推进的。

但为什么这种模式在欧美就没有阻碍呢?

我在论坛上听到了一个观点,说因为欧美本就是基督教文化圈,大家从小就有去教堂,对着神父忏悔的习惯,这种模式,天然就是两个人在小房间里对聊,整个过程非常自然而然。

而起源于欧美的心理咨询,本质就是在这种心灵对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但中国呢?中国人根本没有这个习俗,非常难接受和另一个陌生人在小房间里倾诉。

这是不同的文化导致的,你非要教育他另一个文化的习俗,那就是在逆人性而为。

听到这个逻辑的那一刻,我真的是醍醐灌顶,上面的这些思考,一瞬间喷涌而出。

那该怎么办呢?我作为心理学外行,当然没法提出什么具体的思路,但随便瞎说几句的话,或许解决方案也在“形式”。

有没有可能,带你的客人去吃顿火锅、吃顿小龙虾,边吃边聊呢?如果两个人都是女生,有没有可能像闺蜜逛街一样,边逛边聊呢?

你看,聊的内容,完全可以建立在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上,只不过聊的形式,换成了中国人更容易接受的形式。

当然,我得再次强调,作为外行,我这完全是天马行空,没有参考价值。

我只是想说,如果你发现你的产品一直需要大量的“用户教育”,那一定不是用户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感:就是恰到好处的幽默

这两年,我把视频业务作为了重点发力的范畴,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抓不到感觉。我听很多朋友说过一句话:拍视频一定要有“网感”。这让我特别困惑,网感究竟是什么?

直到今年5月,一类视频突然在网上火了,大概是这样一句文案:我们是卖XX的,老板让我在抖音上搞点动静,于是我:

然后冒号后面是什么呢?是一个长得很奇怪的小人,拿着一根棒槌在敲锣,咚咚咚、咚咚咚。你看,弄出点动静。

结果,被我们公司的年轻人们看到了,他们立刻蠢蠢欲动。橙子那个时候还在负责润米优选业务,她立刻说,这我们也得也来一个啊!

于是,就有了你看到的这条视频:

视频一出,公司里一位80后同事超级错愕,我的天哪,这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不是胡闹吗?

但我觉得,可以试试,年轻人的网感,我们这一代人真的已经不懂了,是时候把话语权交给他们了。如果一直是我们这群老古董掌握话语权,那永远也做不出年轻人喜欢的内容。

前段时间,我在我非常喜欢的自媒体博主“小声比比”那里,又看到了这样一条视频:

解释一下,气口,是一个视频剪辑领域的专业词汇。录视频时会有一些需要剪掉的句子,甚至会有一些嗯呀啊呀之类的语气词,如果处理不好,剪辑处就会让人觉得生硬、听不下去。

把这些地方处理的恰到好处,就叫“剪气口”。

这条视频,请问你是什么感受?反正我是笑的前仰后合。而我也似乎突然对什么是“网感”,有了一些体验。

所谓的网感,或许就是一个人奇奇怪怪的幽默感,被另一个人恰到好处地体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会:年会的目的,不是给老板跳舞

今天的最后两个故事,我想跳出商业,分享两个轻松的话题:年会和团建。

今年1月,我带着公司全体小伙伴们,飞到普吉岛,在沙滩和阳光下,痛痛快快地玩了四天。

他们开心,我就开心。一种老父亲般“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心情,写在我慈祥的脸上。双下巴笑成了三下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参加过几十场年会,从大到小都有,对这件事,有一些自己的感悟。

我觉得,年会分成很多种。

10人以内的公司,年会叫“一桌好饭”。

找家米其林餐厅,吃顿平时吃不起的大餐。感慨和感谢,都在酒里,情到深处,甚至可以抱头痛哭,明年一起加油继续干。

10-50人的公司,年会叫“一起旅游”。

几十个人,一辆大巴正好坐下,去远点的地方旅游,业绩越好,去的越远。用几天时间,所有人一起从脸熟到心熟。

50-1000人的公司,年会叫“一场盛宴”。

包个大宴会厅,摆它个几十上百桌,员工们坐在下面,看请来的乐队、甚至是老板们表演节目。

1000人以上的公司,年会叫“一次狂欢”。

这么多人,宴会厅是坐不下了,包体育场吧。包下来干什么?不是为了复盘,而是为了庆功,几千人坐在一起,别把心情搞糟。让请来的当红明星表演节目,和大家合影,主打一个快乐。

很多人厌恶年会,但我一直觉得,这不是年会的问题,而是老板的问题。年会的目的,是让一年的努力被看见。而不是表演的节目被看见。

不如去搜搜看阿里和小米的年会上,马云雷军是如何唱歌跳舞,逗得全场员工开怀大笑的。

年会不能少,但年会的目的,不是辛苦种了一年的地,还要为地主表演节目。年会的目的,是认可员工过去的努力,鼓舞员工未来的信心。

年会季又要到了,所有的老板们,如果一定要表演节目,请让自己上去,让员工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团建:创造一段共同回忆

8月9日那天,我带着全公司的小伙伴们,去浙江安吉团建,来了一次痛痛快快的漂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图片查看日课)

那天是周五,我们下午三点出发,包了一辆车,拉着伙伴们到了安吉。晚上找了一家当地非常有名的海鲜大排档,酣畅淋漓地吃了一顿海鲜,然后又去逛了九州夜市。大家想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尽情享受。

我呢?我这个半百老人,死皮赖脸地跟着这帮年轻人,只负责一件事:付钱。

第二天,我们一早出发到山里去漂流,我们两个人一艘艇,带着各种水枪、水瓢,在激流中打水仗,所有人都全身湿透。但笑容挂上了每个人的脸颊。

几乎所有公司都有团建,但很少有人思考过,团建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很多公司的团建,其实都是“团灭”。不仅占用休息的时间,还强迫大家表演各种无聊的节目、做各种所谓的游戏,还要听老板发表讲话、点评工作。甚至会给所有人这样一种感觉:公司出钱带你们出来玩,是莫大的恩情。

这种心态千万要不得。我始终觉得,团建只有一种意义:创造一段“共同回忆”。

为什么大学同学的感情,经常历经几十年仍令人怀念?因为大学四年,同住一个宿舍,有着数不清的“共同记忆”。

大型项目也有这个意义,比如这次年度演讲后,很多同事都说,互相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紧密。为什么?因为大家有了一种“并肩战斗”的感觉,是在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哇,感谢你帮了我大忙。哇,没想到你竟然这么靠谱。

你看,这就是共同回忆。一个集体,一定需要共同回忆,甚至直到伙伴离开公司很多年后,都会记得这段并肩战斗的往事。

那为什么还需要团建?因为,除了工作中的共同记忆,生活也一样需要。

我经常说,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是用“目标管理”。第一优先级不是“人的感受”,而是“把事办成”。

而团建,就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大家“把事摘掉”,把目光重新看回具体的人,给这一个个鲜活的年轻人,创造属于他们的共同记忆。

而这种共同回忆,会成为下一次战斗时无所畏惧的铠甲,让每一位伙伴,可以放心地把后背交给战友。

所以,团建的钱不能省。预算多,就去巴厘岛晒太阳。预算少,就去门口公园痛痛快快地吃一场烧烤。

去哪里都可以。只是别忘了,舞台,是年轻人的。老板,付钱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个故事说完了,呼,歇口气,感谢你愿意听我这么多的碎碎念。

短暂的休息几天后,这周,我就会再次戴上我的小头盔,骑上我的小电驴,踏上出差的旅程,替你出门、替你跑腿。11个月后,再来闭关,准备2025年的年度演讲。

虽然辛苦,但我知道,我并不孤独。因此,我创立了“刘润·进化岛”这个社群,希望为所有怀有相同价值观的朋友,建立一个“抱团取暖”的港湾。

我们平时访谈、直播的一系列回放,都会更新在进化岛上。例如上面你看到的臧勤师傅的访谈,在进化岛上就能看到完整回放。

同时,从今年年初开始,我每天都坚持在进化岛上录一节“日课”。把我这一天里最新鲜的收获,分享给所有岛民。用输出倒逼自己的输入。无论工作到多晚,都不间断。

上面你看到的那些故事,基本都取材自我进化岛日课的每日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很忙、很累,但我一直乐在其中。

毕竟,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

因此,我想再次邀请你,加入我的“刘润·进化岛”。加入7天内,可以无理由退全款。

对了,10月24日至11月1日期间,我们还在举行“2024年度演讲专享低价”的活动。活动价格,是全年最低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的一年,我想和你一起,在公众号上进步、在视频号里进步、在进化岛上进步。然后,我们在明年10月的年度演讲上,再见。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观点/ 刘润主笔/ 歌平编辑/ 二蔓版面/ 黄 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412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