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
面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旨在直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确保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优化课程设置,增强教育吸引力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课程设置是提高学生获得感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思政课程往往以理论讲解为主,缺乏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联,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优化课程设置,就是建立起思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结,以更符合现代学生认知特点的方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
课程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反映社会现实。要结合时事热点,将最新的政策解读、社会现象讨论、国际形势分析融入课程,让思政教育不仅能传授理论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除了与时事热点结合较为紧密的《形势与政策》课中进行时事热点的专题讲授,还可以将《近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相关内容与当下中国的发展成就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的同时,感受国家的繁荣昌盛,从而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
课程设计应注重实践性,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开设社会实践模块,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各种志愿服务、社区调研、政策宣传等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理论的理解,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不仅是教育内容的传递者,更是学生价值观念塑造的引导者。他们的专业素养、教育理念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方式,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关键。
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这包括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确保他们能够准确、深入地解读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鼓励教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使思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现实,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建立有效的师资培训机制。教育培训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教师有机会参与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以亲身体验理解思政教育的实践性。此外,培训内容还应包括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等相关知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增强互动性。
创新教育载体,拓宽教育渠道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学习多样性的需求。创新教育载体,拓宽教育渠道,是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重要途径。这包括利用数字化手段、拓展社会实践,以及与多元文化融合,以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数字化手段的引入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线教育平台、社交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为思政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空间。例如,通过制作思政微课、短视频,利用H5、小程序等形式,将艰深的理论知识以活泼、直观的方式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社会实践是教育的重要补充,它是将思政教育从理论走向实际的关键途径。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田野调查等活动,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社会实践活动也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
与多元文化融合的思政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全球视野。通过邀请国际嘉宾讲座,或者开展国际交流项目,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全球化背景下思考和定位。
总的来说,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与教育载体上同步发力。通过优化课程内容,使其更具吸引力,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育方式,我们可以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满意度。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的现代公民,也将为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高校法治教育体系化的路径和机制研究”(2021MS056)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