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张爱萍将军经过漫长的追求,终于俘获了李又兰同志的芳心,两人顺利喜结连理,成为革命伉俪,次年,李又兰怀孕产下一子,取名张翔。彼时正是抗战最关键的时期,张爱萍将军忙于军务,无暇照顾妻子和新生的儿子,所以便悄悄将他们送回娘家,交由岳父岳母照料。
一直到1949年中旬,张翔才终于被接回到张将军身边,彼时张翔已经6岁了,这还是他第一次见父亲,虽然他能从父亲身上感应到血缘亲情,可由于心中羞涩,他还是多少显得有些拘谨,不知道该如何和父亲相处。一直到3个月之后,张翔才终于适应了家庭生活,与父亲消除了隔阂。
1955年,张翔进入北京某重点中学学习,6年后,他顺利完成了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军工,主修核专业。张翔之所以会选择这个冷门的专业,与父亲有莫大的关联,从50年代中期开始,张爱萍将军便一直负责国防工业建设工作,曾经主持了多种战略武器的研发工作。张翔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对于核工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便决定在大学研究核能,准备日后投入父亲麾下,为国铸剑。
1966年,张翔刚从哈军工毕业,就遇上了动荡爆发,整个中国乱作一团。没过多久,张爱萍将军便遭到居心叵测者的陷害,被革职关押,张翔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牵连,他先是被隔离审查一年,随后又被下放到黑龙江某养猪场当工人。养猪场的生活环境很糟糕,张翔在这里待了没多久便染上了重病,差点活活病死。
在此期间,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曾经的宏图大志被恶劣的境遇消磨殆尽,他的心底开始慢慢生出一些怨念。70年代初,下乡的政策稍有松动,张翔趁此机会办理了返京手续,这才得以脱离囹圄险境,回到北京生活。半年后,他的精神状况稍有好转,党组织随即将他安排到某电子厂当工程师。
张翔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厂里还一直用着老式的手摇计算机,十分耗时耗力,于是他便向厂领导建议用半导体为基础,研发一种自动计算机,这样就能节省不少时间和人力。厂领导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计算机研发小组组长,他没有辜负领导的信任,很快便带领小组成员研发出了自动计算机,并由此获得了诸多嘉奖。
1974年,张翔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加入解放军,在第二炮兵部队服役。1977年,在邓公和华国锋同志的共同主持下,第二炮兵部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期间,邓公特别强调,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信息化,要跟上世界主流,不能固步自封。二炮部队的首长准确的领会了邓公的意图,随即组织张翔等人成立了一个科研团队,专门研究新型的火控系统,以提高制导效率和导弹的命中率。
当然,火控系统的研发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更需要上级不懈的支持。从1977年开始,军委每年都会向张翔的研究团队提供大量的资金援助,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其他部门省下来,毫不客气的说,当时全军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唯独二炮部队过得比较宽裕,基本上就没缺过钱。80年代中期,经过漫长的研发,张翔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火控系统以及联机指挥系统。
军委的首长们闻讯后立即赶来参观,张翔当着大家的面,演示了这两种系统的运行逻辑以及过程,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惊叹。不久之后,张因功升任少将,新世纪初,58岁的他又晋升为中将,同时兼任二炮部队副司令。2006年,他正式离开部队,开始过疗养生活,2010年,他受邀参加了一个高尔夫比赛,期间接触了不少台湾的同胞。
双方在赛后交谈之时,自然而然谈到了两岸关系,张翔认为,眼下大陆的军力已经远超台湾,这也预示着双方之间的攻守形势发生了转变,往后大陆将成为主动的一方,牢牢把握战略上的主动权。而台湾已然失去了据守的资本,为今之计只有和大陆搞好关系,缓和矛盾方才是上策。除此之外,张翔将军还表示,台湾完全可以大陆寻求和解,人民政权必定会允许台湾维持原有的政治、经济体制,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两岸完全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帮扶,共同发展,面向未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