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日前,“今日闵行”携手“闵行教育”,共同发起“我在闵行当老师”庆祝第40个教师节·分享您的教育故事主题活动,邀请全区老师共同参与,分享自己在日常教书育人中的点滴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梅陇实验学校教师陈丽华的讲述。
“感谢老师,是您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家庭。”40多年前的这句话,如同种子般深植于我的童年记忆。我的父亲是一名山区教师,每到寒暑假,我看到那些满怀感激的学生们簇拥着他,心中便悄然种下了一颗成为教师的种子。
1988年,带着对知识的敬畏与对梦想的追求,我成了一名大山深处的班主任,希望能成为像父亲那样点亮他人的人民教师。在物资匮乏、教育条件艰苦的日子里,为了劝说那些可能放弃学业的孩子,我曾徒步数小时穿越崎岖的山路,有时甚至会不小心滚落山坡。来到上海后,我也依然坚定地选择了讲台,班主任的工作一做便是三十多年。
在班主任生涯中,文字成了我最好的沟通方式。从踏上教育岗位的那一刻起,我便以笔为伴,撰写教育日志与学生信件,三十余载笔耕不辍。写下的或是简短的激励之语,“你很棒”“加油”“今天表现非常好”悄然落在学生的周记与书页之间;或是深情的对话,化作沉甸甸的信笺传递到学生与家长手中。
在“十四岁生日”活动中,班上的孩子晓东显得十分落寞,因为没人给他写信,他只能羡慕地看着别人读信。“傻孩子,你怎么会没有信呢!”就在他低头的那一刻,一封承载着老师殷切期望和真切祝福的信送到了晓东手上。那一刻,我感觉到文字温暖了少年的心房。
“不说话没关系,我给他写信”,曾经有一位男孩离开家独自前往新疆,回来后却不愿再回学校,我便通过信件与他交流。从了解他成长中的坎坷经历,到与他探讨生命的价值,一封封书信唤回了男孩的心,让他重返校园。
“你不用担心,即使毕业了,孩子的成长我仍会关注的,家长会我一定会去。”这是写给一位家长的信,寄往一个特殊地方。在我得知班上学生的家庭突发变故,我立刻担负起学生临时监护人的责任,还给孩子家长带去了我的手写信。我希望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也给家长带去安慰。
三十多年来,我不知道写了多少信,也数不清收过多少信。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始终偏爱手写信的温度,喜欢以文字传递师生间的温暖情谊。
除了班主任的工作,我还兼任年级组长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我一直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进步的地方,虽然忙碌,但我始终乐在其中。家长们总说“您是孩子们最想念、家长们最放心的老师之一”,有这一群对我寄予厚望的孩子和家长,我更加坚定了教育的初心,满怀教育的热情。
如今,我早已从孩子们眼中那位青涩的知心姐姐,成长为他们喜爱的知心妈妈,我希望能继续成为学生们信赖的依靠、家长们安心的港湾。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角色远不止于传授知识,更在于成为孩子们人生道路的引导者和伙伴。以爱育爱,以心传心,我期望能以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为这个时代增添一份温暖,成为照亮学生心灵的那座温暖的灯塔。
供稿:区教育局
编辑:陈奕宁(见习)
初审:赵若楠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