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为了接应红军的转移,徐海东临危受命,率领部队与敌人进行交锋。
凭借红军顽强意志与徐海东的英明指挥,这场战斗以歼灭数千敌人而告终。国民党军队落荒而逃,上级的命令也顺利完成。
正当徐海东躺在藤椅准备休息的时候,门外却传来一阵豪迈的笑声,等到那人推门而入,徐海东才认出来人,原来是毛主席。
看到主席专程赶来慰问自己,徐海东顾不得休息,连忙给主席倒了一杯水。突然徐海东像是想到什么一样,连忙向主席推荐了一位猛将。
然而当毛主席听完后,眉头紧锁,犹豫片刻后便对徐海东说道:此人不能重用。
这位被徐海东推荐的猛将究竟是谁呢?主席又为何会说出不能重用的评语呢?
劣迹师长
而徐海东推荐给毛主席的正是73师的师长张绍东。
张绍东,陕西人,(也有说是出生在湖北红安),1907年生人。
23岁那年,张绍东才加入了红军的队伍,并且他参加革命的理由也十分简单,那就是不想在受到地主们的压迫。
虽然张绍东在红军战士中算是年纪比较大了,但是周围的战友对他还是保持十分友善的态度。来到红军后,张绍东便从一名战士做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绍东对于战争也逐渐了解,并且在一次次战斗中,张绍东的军事能力也得到锻炼,在队伍中也有响亮的名号。
直到后来红十五军团成立,张绍东也迎来自己的人生机遇。虽然带有军团之名,但是十五军手中却只管辖了三个师。
张绍东一直都在徐海东手下,徐海东也将他视为自己信任的班底,便让他担任了75师师长。
75师战斗力在整个红军队伍中都排得上,而且师团里也是人才辈出,就连“旋风将军”韩先楚都是出自这个团。
随着国内抗日情绪高涨,国共两党也冰释前嫌,共同抗日,尤其是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红军经过改编,部队的番号也改为八路军。
而徐海东的十五军,也挂上344旅的名头。虽然一样是抗日,但是改编成国民党部队的战斗序号,一些战士们还是颇有怨言,甚至一部分人还公开表示,不愿意当国民党。
后来徐海东的回忆起这段经历坦言道,改编的消息传来,战士们多多少少都会闹情绪,有些人虽然嘴上不说,但就不愿带上新帽徽,脾气执拗的当场就闹情绪。
然而张绍东却满不在乎的讲道:“既给军费,又给粮,当国民党也没什么不好,日子过得比之前还舒坦。”
他的这句话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公愤,战士们都说他忘恩负义,贪图富贵,念在他过去立下不少功劳,徐海东仅口头批评他几句便放过他了。
在后来的晋察冀边区反“八路围攻”中,张绍东也出色完成了徐海东的任务,率领部队完成了增援,这件事也被人抛之脑后了。
然而这件事刚过去没多久,张绍东竟然公然违反部队纪律,这也让徐海东对其大失所望。
战斗结束后,334旅便来到太行山区。正当部队在此地休整的时候,作为687团的团长,张绍东却动起了“歪心思”。
借助打土豪的名头,张绍东公然敲诈钱财,并且还与一位地主家的女儿纠缠不清。尽管张绍东如何隐瞒,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最终这件事还是传到了徐海东的耳中。
得知此事后,徐海东马上将他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严厉批评道:“你这是公然破坏纪律,我这么看好你,你太让我失望了。”
张绍东本应该受到严厉的处罚,可是在徐海东四处求情下,上级还是决定不追究,张绍东也被免除了处罚。
并且在之后的时间里,徐海东还给毛主席推荐张绍东,说他是可塑之才。要知道,徐海东与毛主席的关系可不一般,多次受到主席的夸奖。
那么徐海东又是如何跟毛主席认识的呢?
大将徐海东
“他是我见过的将领中,阶级意识最好的将军。”被毛主席誉为最了解中国与毛泽东的美国记者斯诺,当他遇到徐海东的时候,给予了他这样的评价。
1900年,徐海东出生在湖北新城。直到1925年,徐海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年后,他又参加了麻黄起义。
当来到红军的时候,徐海东手下并没有多少士兵,一切只能从头开始,靠着一支手枪,徐海东与其余17人便在湖北组建队伍。
后来这支队伍也成为红25军的支柱力量,他们也因为参军年龄小,而被毛主席称为“娃娃军队”。
然而这支娃娃兵刚成立便开始了长征,好在之后的时间里,徐海东与刘志丹等人成功会师,两股部队便融为一支,改编为15军团,而徐海东则是出任了军长职务。
在当时,陕北地区土地贫瘠,物资匮乏,想要在这里供养军队,着实是一件难事,对于部队的后勤问题,徐海东也十分头疼。
后来中央红军到达此地,刚与徐海东碰面,毛主席便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海东同志,我想找你借一点钱,战士们过冬不能没有棉衣啊。”
然而红15军也是扎紧裤腰带过日子,但是徐海东没有丝毫犹豫,马上便答应下来:“中央有困难,我们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尽管队伍中还有战士们没有棉衣穿,可是徐海东还是从家底里拿出5000大洋交到了毛主席手中。
有了这些钱,中央红军才勉强度过这个难熬的日子。每当想起刚进陕北的时光,毛主席都要提起徐海东的功劳:“没有徐海东支援的5000大洋,中央红军可就难喽。”
徐海东与主席的关系也就这样延续下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评定军衔时,毛主席用一句:徐海东对革命有大功,便定下了他大将的军衔。
所以徐海东向毛主席推荐人才时,主席都会认真考虑,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然而对于张绍东,主席却早有耳闻,对他的品行也十分了解。
即使徐海东再三推荐,主席也没有选择接纳,反而对徐海东说道,此人不能重用,甚至还提醒他要留意张绍东的举动。
那么主席的目光是否如一如既往的准确呢?
叛逃国民党
后来证明,毛主席的眼光果然没有出错,没过多久,张绍东便投靠了国民党的队伍。
与毛主席谈话结束后,徐海东也将张绍东叫过来,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他,只不过这次徐海东留了一个心眼,没将主席对他的评价说出来。
得知主席不肯重用自己,张绍东十分焦急的辩解道:“旅长,我为革命付出那么多,难道不该受到奖赏吗?”
无奈,徐海东只能尽力安抚他,毕竟徐海东也一直将张绍东当然自己的心腹看待:“以后多规范自己的行为,嘉奖自然少不了你的。”
等到张绍东回到驻地,他却愤愤不平,不就是从土豪那里弄了些粮食,至于记到现在,既然这个地方不如意,干脆投靠国民党。
越想越生气的张绍东更加坚定了内心的想法,于是他叫来团里的参谋长,威胁道:“上级一直抓着我们打土豪的事情,恐怕要严惩我们,树立典型。”
一听到要严惩自己,参谋长兰国清顿时大惊失色,恐慌的他只能将求助的目光看向张绍东。见状,张绍东只好为难的说道:“如今的出路也只有走为上策了。”
在两人的商讨下,一个叛逃计划也制定完成。
借着观察地形的理由,张绍东带领着团里的机关干部逃离了驻地,当众人越来越偏离自己的驻地,副团长田守尧与政委吴信泉察觉事有蹊跷,连忙拦住张绍东。
张绍东见状也只好透露自己的计划,并且还想策反两人跟他一同叛逃,然而他却没想到,这个提议却遭到了两人一致反对。
吴信泉痛心的说道:“你这是背叛组织的行为,只要跟我回去,组织念在你之前的功劳,不会对你处罚。”
但张绍东却是铁了心要离开,在一番交涉下,张绍东带着一行人离开此地,而剩下的人则是跟随吴信泉重新回到部队。
听闻此时,徐海东气急攻心,吐口一大口鲜血,他也十分后悔,为何自己没有听从主席的建议。
张绍东叛逃的消息也惊动了中央,得知此事后,为了缓解徐海东的郁闷,毛主席特意让朱老总前往344旅进行整顿,顺便看望徐海东。
在朱老总临走时,毛主席还交代道:“张绍东是个人行为,与344旅无关。”也因为这件事,延安开展了整风运动,避免这类事件再次发生。
再后来,元气大伤的徐海东虽然恢复健康,但是身体也承受不住高强度的工作,他也选择卸任,不再指挥作战。
参考资料:
《张绍东叛变始末》 留园网 史海钩沉专栏
《最好的共产党员——徐海东》 人民周刊 卓爱平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免责声明]
文章叙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