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是开国第一大将,他的一生,是为战争而生的一生,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一生太丰富了。如何了解粟裕的历史呢?当然是读他的战争回忆录。
其实呀,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在身体条件相对比较好的时候,粟裕是不愿意写回忆录的,他不愿意回忆那些痛苦的流血的战争,更不愿意过多地宣传自己,所以妻子楚青多次劝他写回忆录,粟裕都拒绝了。
直到晚年,粟裕对国际局势非常担忧,觉得自己作为一位老兵,有责任告诉世人什么是战争?如何精心组织一场战争,来保家卫国?他才拿起笔,开始写作自己的战争回忆录。
刚开始写的还是比较顺利,我们读这部回忆录的前半部,粟裕回忆了自己成长的经历,以及红军时期的艰难岁月,尤其是长征时期,那段九死一生的经历,内容非常详实,叙述非常完整,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值得吸取的教训。
可是,往后读,大家就会发现,这部回忆录少了一块重要内容,那就是粟裕一生最为精彩的淮海战役。淮海战争是粟裕提出来的,后来越打越大,成为国共决战中原的生死对决。
毛主席曾经是说,淮海战役,粟裕当居首功。对于这一段历史,粟裕为何没有写呢?因为到后来,回忆录的写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粟裕的身体不行了。
粟裕一生多次负伤,他的身体饱受战争的摧残,留下了多种病痛,比如头痛病,比如晚年的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等,那都是要命的重病。粟裕的语言出现障碍,思维也跟不上了,记忆力逐渐衰退。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完成回忆录了。放弃吗?粟裕不甘心,这是他晚年的一大心愿,而且已经写了好大一部分。为了帮助粟裕完成这部回忆录,妻子楚青就采用问答的方式,记录他和粟裕之间的谈话。
在粟裕意识比较清醒的时候,楚青就赶紧提问,然后迅速记下粟裕的回答。可有时候,对一个问题,楚青反复问了很多遍,粟裕却闭口不言,呆呆地看着她。楚青实在不愿意再问下去,扭头满脸是泪。
为什么呢?因为粟裕心里是清楚的,可是他表达不出来了,无法组织自己的语言。楚青觉得不应该如此折磨摧残一位老病人,可还是强忍悲痛,继续向粟裕提问。
在粟裕不幸逝世后,楚青在中央的帮助下,把粟裕的谈话整理出来,这才有了《粟裕战争回忆录》的问世。美中不足的是,回忆录并不完整,少了整个淮海战役那一大块,也没有建国后的一些内容等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