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如今人们对于未来、理想和婚姻、道德的态度已经非常个性化。但在40多年前,当时的社会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如今迥然不同。

一份刊载在1981年某期《福建青年》期刊上的《福州市部分青年民意测验结果》的文章,如今再读,恍如隔世。

在这篇文章中写道,当年福州市团委将事先拟好选择答案的题目交给460名青年(男性221名,女239名),进行匿名民意测验,部分问题的回答结果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在20世纪内实行四化的看法:“充满信心”的占42.6%,“可能实现”的占29.3%,“不知道”的占2.8%,“没有信心”的占2.9%,“其他”占1.8%。

所谓四个现代化是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可见在刚刚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青年,对于未来祖国的发展还是充满信心。

对理想和志向的认同:“为人民造福”的占45.8%,“吃好穿好”的占10.5%,“建立美满家庭”占7.7%,“稳稳妥妥过一生”占6.6%,“多多赚钱”占6.8%,“没有理想”占0.9%,“理想破灭了”占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再回头看,当时人民的理想远高于现在,物质追求远低,充满奉献精神。

关于婚姻、恋爱问题:在回答“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对象”时,大部分人选择“心灵美”、“忠厚老实”、“志同道合”、“有事业心”、“勤劳”、“肯吃苦”、“聪明”、“有教养”、“热爱生活”、“有情感的人”。

只有1个男工人选择有钱人和华侨的女儿,四个女工选择聪明能干的国营工人,三个女工人要选择当官的。

在回答“恋爱和婚姻问题上最讨厌的社会风气是”,一个男青年写道“讨厌姑娘挑三拣四,不严肃,自命清高”,还有一个男青年写道“最讨厌叫我买手表的人”。一些女工人为“最讨厌奇装异服,奇头怪发的流氓汉,抽烟赌博、喝酒,不学无术的笨蛋”,八个男工人认为“物质与人交换可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当年回答问题的男女青年如今也年过古稀,如今在面对后辈人的婚姻问题时,是否有太多的感慨?

关于道德行为,在回答“你认为最高尚的道德行为是什么”时,大多数青年认为“遵纪守法”、“助人为乐”、“文明礼貌”、“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尊师爱徒”、“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爱店如家”、“光明磊落”、“为人民服务”、“为人诚实”、“克己奉公”、“不搞特殊化”、“不为自己子弟、亲朋走后门的干部”、“当一个人可以出卖人而没有出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列举一两个最不道德行为是,大多数青年认为“利用职权谋私利”、“挑拨离间”、“赌博打架、偷窃、耍流氓”、“口是心非”、“把别人当梯子向上爬”、“损人利己,两面三刀”、“缺乏公德”、“欺诈”、“把恋爱当儿戏、喜新厌旧”、“诬告陷害好人”、“腐化堕落”、“见钱眼开、不劳而获,谋财害命”、“见危不救”、“对犯错误的同志不理不睬,加以打击”、“学西方糟粕,不男不女、不伦不类”、“嫉妒他人”、“阿谀奉承”、“仗势欺人”、“讽刺挖苦人间不足之处”,还有人写道“最不道德的是浪费他人时间”。

如今40多年过去,物质极大富裕,科技快速发展,但不难发现,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精神上的富足,却让道德底线一降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