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如果看到这两种树扎堆,说明附近会有古墓,但盗墓贼不会去盗
文/思源
近些年来随着对历史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常常感叹,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别的不说,单看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诸葛孔明,他不仅精通谋略,在机械制造上也很有一手,比如已经失传的木牛流马,不用柴油不用电,靠纯木质结构就能让它动起来,真是无比神奇。
其他的如诸葛连弩等发明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古人不光有这样的大智慧,耍起小聪明来也让人着实佩服。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以前东北地区流行一种虎皮帽,高高大大、厚厚实实的,大冬天戴头上既保暖又很有面子,颇有点像今天女士们挎名包的感觉。
不过这样值钱又实用的东西自然常会惹人眼红,尤其是一些小偷,于是他们常发明些奇特的伎俩偷帽子。一般小偷会悄悄站在目标的侧后方,先在脑袋上勒条橡皮绳,然后趁对方不注意一把将帽子掠过来迅速戴在自己头上。失主头皮一凉肯定要四处寻他的帽子,这时候小偷指着别的方向说,帽子被偷了吧,像我用皮筋绑上别人就偷不走。
这真是现实版的贼喊捉贼,不过这样的笨方法也就是一般毛贼用用罢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真正的大盗,据说他们只要看一眼哪里种着什么树就能很快找出古墓的位置,比考古队还厉害,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玄机呢?
一般盗墓贼看到柳树肯定不会下手,而看到成排的冬青树更不会下手,据说杨柳树旁边都是平民的墓,没啥值钱的东西,而冬青树一般只有帝王墓才能种。虽说君主的墓里肯定少不了宝贝,但是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规矩,一般的盗墓贼根本不会对这种墓下手,最怕的就是有命偷没命用。
关于古人为何要在墓周围种树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持有不同看法,有人说这是为了给逝者遮阳,也有人说这是为了表达思念。不过最能让人接受的说法是,古人对自己的身躯十分重视,讲究死后留全尸,而这些树的功能就是为了驱赶食尸的怪物。这种说法虽荒诞至极,但却很符合古人的一贯思维。
言归正传,古人在墓周围种树这是一种风俗,不过向来帝王墓和平民墓前的树好像都是不同的,这又是为何呢?其实有些网友应该猜得到,这就是封建社会等级分明的表征,这种丧葬习俗在汉代就已经成型了。说起来这事和孔老夫子还有点联系,我们都知道他创立了儒家思想,而这一思想又非常注重君臣、父子等尊卑观念,所以那时候就连墓葬都得分等级,如此一来才有了什么身份该种什么树的规定。
其实这种观念在西汉时曾被皇上废弃了一段时间,但没成想到了宋朝时又被重新拾起。说到这我们又得提一个人,他就是朱熹。朱熹是个大文豪,同时他也是儒家思想坚定的推崇者,在他的努力下,三纲五常这样的等级制度更加严苛,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被放大。
在丧葬事宜上,宋代对种树这件事也列出了明确的规定,一般只有帝王才可以在墓前种植松树,大臣的墓只能种柏树且不得在正前方种植,一般百姓只能用柳树,还得种在墓的后面。虽说一开始朱熹是好意、为了强调长幼尊卑,但不想这无意中竟给盗墓贼提供了方便,他们再也不用费劲找王侯将相的墓葬,只要瞅一眼树的品种和位置就什么都清楚了。
其实冬青也好杨柳也罢,相信生者种这些树的目的都是为了逝者着想,大多情况下无非是想表达一种怀念,如果太注重排场而失了情感恐怕会适得其反,弄不好非但没能庇护逝者反倒引来了盗墓贼的光顾,真是得不偿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