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四川是如何高水平打造“森林钱库”,高效推进生态价值转化?目前已经形成了哪些地方经验?10月30日,省林草局改革与产业发展处副处长李大明在省政府政策吹风会上介绍了四川主要推进“森林钱库”建设的四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现场

首先是促进森林物质产品更能“卖钱”。2023年,四川省木材产量330.99万立方米,大径竹4636.04万根,还有的林下产品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增加了林农收入,根据国家林草局测算,全国直接从事林业产业就业人数达6000万,一些林区山区农民收入的20%左右来自林产品,部分林业重点县超过60%,四川山区占70%以上,许多山区林业收入成为了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

其次,促进森林文化资源更能“变钱”。“积极推动发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实现‘不砍树能致富’,如青川县阴平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全村依托森林旅游资源,积极建设民宿,参与经营200余户,2023年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次,生态旅游收入3800余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三分之二。”李大明介绍,全省依托丰富的林草资源推进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综合收入约1900亿元。

然后是促进森林保护修复更能“换钱”。全省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一直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全省年下达护林员管护资金3.4亿元,生态补偿17.7亿元,可直接为山区农民增加劳务收入和补偿收入。

最后是促进森林生态价值更能“藏钱”。四川森林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方面的生态服务价值,从2012年的1.4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8%。李大明介绍,随着“天府森林水库”“天府森林碳库”“天府森林粮库”的建设,全省森林质量和生态效益都将得到显著提升,到2030年,全省森林生态服务价值2.4万亿元的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李大明表示,2023年全省林草综合产值超过5200亿元,同比增加10.4%。下一步,四川通过“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力争到2030年,建成万亿元级“天府森林钱库”,全省林业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万亿元,农民从林业上获得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到2.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