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小鹏汽车在广州举办了“小鹏P7+三电技术沟通会”。
说实在的,现在新势力越玩越花,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之前 小米SU7 ( 参数 丨 图片 )开个技术发布会已经够新鲜了,像小鹏这样专门办某款车的三电技术沟通会,印象中还是首次。
不过必要性也还是有的,毕竟当前的智驾竞争已经如火如荼,能耗管理技术的竞争往往被人忽视,对于消费者来说却又至关重要。如果能将小鹏能耗领先的概念宣传出去,必将极大地提升小鹏品牌的美誉度。
小鹏在沟通会上说了啥?P7+的能耗处于什么样的水准?让社长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持续“抄底”特斯拉,四大准则立功
小鹏品牌“起家”,某种程度就是靠对标特斯拉。当年小鹏P7横空出世,能够迅速占领市场,靠的就是不输特斯拉的智驾能力。
而在沟通会上,小鹏技术总监也很坦诚,表示特斯拉与小鹏已经率先站在整车能耗的珠穆朗玛峰,依然是对标特斯拉的思路。
为此,小鹏准备了四大准则,即领先的设计与制造、高效的三电管理、智能热管理以及精确的驾驶控制。
首先说设计与制造,小鹏准备了16000吨超级压铸设备,打破了全球最大量产压铸规模记录,实现了大铸件及钢侧围的车身量产。
压铸的比例越高,车身越完备,就意味着车身越发轻质高效。相比上一代车型,P7+的车身减少了2000个焊点,实现了30kg的减重,光这一点就带来了8公里的续航提升。只是一体化程度越高,很可能导致后期费用看涨,这个之前的特斯拉车主,已经吃过教训。
另外更强的制造能力,也让车身的外形更加流畅动感,新车做到了Cd 0.206的同级领先风阻系数,带来了23.3公里的续航提升。再加上全新的Formula E低滚阻橡胶配方轮胎,又贡献了9公里的续航里程。
小鹏是国内最早采用800V超级电驱系统的企业,可以让电机损耗减少17%。全新SiC功率模块,也拥有更高的效率。另外小鹏提到了AI智能配电功能,可以降低低压能耗。总体而言,三电管理让小鹏P7+获得33.6公里的续航提升。
除了三电系统之外,小鹏自研的X-HP3.0智能热管理系统也至关重要,简单来说就是针对不同场景采用不同的热管理策略。
高速合理利用自然风量,减少主动制冷;高温情况提升温控能力,做到智能补偿,尽量减少制冷消耗;低温场景会运用主动循环保温,优化能量循环路线。
再就是动力系统标定和动能回收标定了,可以降低20%的动能损耗。至于小鹏说的AI鹰眼视觉智驾方案更加节能,主要还是智驾的系统架构优化了,传感器变少,总系统功耗降低。
方法都不难,简单来说就是从P7到P7+,小鹏做了一轮“精标”,百公里电耗从13.6kWh降低到了11.6kWh。之前是64.4度电续航550km,如今是60.7度电续航602km。不用多说,感官上就是极大的提升。
(2)省过特斯拉,强过小米?
升级后的小鹏P7+,在当前的汽车市场,能耗算什么水平呢?这个可以回答大家一下,就是无可争议的行业第一档。
我们对比几个最直接,大家也最容易比较的对手。
首先是特斯拉 Model 3 ,很多人将特斯拉作为行业标杆,Model 3的电耗也确实低,只有11.3kWh/100km。但这个得说一下,小鹏P7+的车身尺寸是5056*1937*1512mm,轴距3000mm,相比Model 3大了足足一圈,重了200多公斤,0.3kWh/100km的电耗差异并不算多。
基于这些条件,其实我们可以认为,小鹏的能耗管理已经超过了特斯拉。当然,Model 3的基础架构来自2017年,已经多年没有大改款,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斯拉还是挺神的。
然后是小米SU7,也算是节能标杆了,电耗12.3kWh/100km。不过小米SU7的电池更大,入门就是73.6kWh的电池,并且入门版本还是400V的平台。从这个角度讲,其实小米的能耗控制水平至少不比小鹏逊色。
比亚迪汉是混动与纯电共用平台,一般这样的车冗余都要比专业纯电平台的车要多一些,电耗13.2kWh/100km完全在意料之中。
倒是乐道L60作为SUV,电耗做到了12.1kWh/100km的水平,并且重量居然只有1885kg,比自家的 蔚来ES6 轻了几百公斤,这一点是很值得研究。
其实从这个数据就很容易看出能耗管理的优势了,小鹏P7+相比 汉EV 的尺寸更大,重量也更重,两者电池容量基本一致,然后P7+的续航长了将近100km。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买一辆续航500km的车,与买一辆续航600km的车,观感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再提一个有趣的数据,小鹏MONA M03的电耗是11.5kWh/100km,与小鹏P7+基本持平。
(3)能耗管理,电动化时代的“马力”?
在沟通会上,小鹏提出了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纯电车不应该一味地堆电池。100度的电池和60度的电池,肯定是100度电池的车续航更高,但同时重量也会更重,成本也会更高。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多的时候其实是背着一个超重的大电池在空跑。
相比增大电池,确实降低电耗带来的“收益”更加直观,也更加立竿见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这个其实很像燃油车时代的“马力提升”。早先的燃油车,其实也是“群魔乱舞”,各种排量的发动机都有。以日产 天籁 为例,一款B级车,曾经也装过3.5L V6的发动机。
后来大家慢慢意识到,靠增大排量增大马力,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动力确实上去了,但油耗也变高了,占用的空间也变大了。慢慢地,燃油车市场就只剩下两种动力,1.5L和2.0L,在相同排量下实现更强的动力,成了车企争夺的焦点。
记得最终哈弗的1.5T发动机,最大马力只有150匹。到了本田 冠道 搭载的L15CM,同样是1.5T的动力,最大马力已经能达到188匹。关键这还从国三升级到国六了,中间还有三次法规加严。正因此,本田才经常被认为是燃油动力的天花板。
对于如今的新能源车来说,马力已经是“唾手可得”,甚至P7+的入门版本还主动将马力限制在245匹(原本是313匹)。对于新能源车来说,要取得6秒级的加速,实在是太容易了,反倒是能耗控制成为新的关注点,也是消费者最敏感的点。毕竟配置越来越同质化,接近的配置做到更长的续航,绝对是一大亮点。
这一次P7+算是开了个头,后续可能是各大车企争夺的新高地。
小鹏P7+的这次三电技术沟通会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虽然个人认为从技术的角度,小鹏倒是没比小米和乐道更强,但相比所谓的能耗“标杆”特斯拉,国产车确实已经迎头赶上。
能耗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既涉及车辆的设计、制造,也关乎电机效率,控制策略,轻量化。小鹏能够将一款5米多的车电耗控制在百公里12度电以内,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
只是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电机效率已经逼近极限,车身风阻、轮胎滚阻、车重、线缆阻抗这些也已经被各大车企关注到。下一步,还要从哪个方向卷呢?
热门跟贴